★灵石县榆社县介休县





  【灵石】

  在山西灵石县旧城北门外吕袒庙内。石块满身孔洞,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露于地面部分高1.6米,直径1.5米,体积约2.4立方米,用栏杆围护,据《灵石县志》记载,此石为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挖掘河槽所得。其时“文帝驾幸太原,傍汾河开道,获得此石,石上文曰‘大道永吉’,因以为瑞,遂于其地建设县治”。旧时附近乡民视此为神石,每逢春秋佳节,扶老携幼,前来焚香膜拜,祈求平安。据有关学者按其石质、形状考察,这是古代降落的一块陨石。

  【资寿寺】

  在山西灵石县城东10公里苏溪村。东临绵山,西傍汾河,古树交荫,风景秀丽。寺创建于唐,重修于宋,金未毁坏,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建。元末又毁,明代再度重建。规模宏敞,布局完整,塑像壁画分置其中。主要建筑有天王殿、雷音殿、罗汉殿、地藏殿、药师殿、二郎殿等。结构奇巧,屋檐翚飞,雕梁画栋,碧瓦凌空,屋顶三彩琉璃制作工精。各殿塑像七十九尊,以菩萨和十八罗汉塑工最佳,形体秀美,姿态娴雅,衣饰变化不拘一格。壁画为佛菩萨及释迦牟尼传记故事,笔力雄健,设色浑厚,历经沧桑,仍完好无损。

  【响堂寺石庙】

  在山西榆社县城西南5公里庙岑山。北魏至唐时依山造像,随之即像造宫,建成寺院,明清重修,现寺宇己毁,佛像尚存,并有千佛洞一区。坐佛像高3.3米。面形方圆,肩披袈裟,结跏跌坐,确为唐风。千佛洞在寺之东北隅,窟近方形,西南角辟门,面积约15平方米。窟内有较大佛像六躯,四周千佛围绕,达一千零九十尊,高鼻深眼,宽衣博带,沿袭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为北魏之作。石窟东北山巅有方形唐塔,单层,高约4米,名禅师塔,建造规整,形制秀美,是响堂寺唯一建筑遗物。

  【祆神楼】

  在山西介休县北关顺城街。是三结义庙(旧为无神庙)前的乐楼,又是街心点缀的过街楼。明万历年间改建,清康熙、乾隆间重修,规模不大。另有大殿和献亭,均为清建。楼平面“凸”字形,总深度20米,前部面宽三间,街心部分面宽五间。周设回廊,下层为庙门,上层为乐楼,中心为神龛。楼高二层。

  约25米,腰间设平座勾栏,上部覆盖重檐,实为四层。四根通柱直承上层梁架,山门戏台上下叠构,楼顶十宇歇山式,檐下四向凸出山花,瓦件脊饰全为琉璃制品,设计巧妙,构造奇特,雄健稳定,瑰丽壮观,为我国建筑史上的精品。

  【回銮寺】

  在山西介休县城西南20公里兴地村。在绵山脚下。据碑记考证,原名空王灵溪寺。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至此回銮。后信宗赐名“回銮寺”。五代时遭乒燹,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重建,名兴国寺,金天会至大定间于故基重建。大殿明间脊檩襻间枋下有“大无国至大无年岁次戊申二十七日王午丁未时重建”题记,明、清均有修葺。寺内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垛殿。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前檐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后檐斗洪为四铺作革昂。殿内用减柱造,梁架简洁,保存元代结构手法。院内龙槐翠柏郁郁葱葱,别具恬静之趣。“回銮古刹”曾列为介休十景和绵山十景之首。

  【后土庙】

  在山西介休县城内北隅。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南朝宋大明元年(公元457年),梁大同二年(公元536年)皆重修。后毁于地震,元延祐五年(1318年)复建,现存殿堂多为明、清建筑,庙为五进院落,包括影壁、山门、过殿、东西廊房、三清楼、钟鼓楼、后殿等。布局紧凑,结构合理,屋顶多用重檐,气势雄伟,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寺庙建筑。其中三清楼最为突出。三重檐前有抱厦,后连戏楼,屋顶为十字歇山琉璃顶,有琉璃莲花脊筒以及龙吻、兽头等。寺庙建筑全部饰以琉璃瓦件,多为清嘉庆、道光年间作品,其中少数明代琉璃瓦件极精美。琉璃构件量多、类全,造型优美,制作精巧,为情代琉璃瓦件中之精品。

  【洪山源泉】

  古称鸑鷟泉。在山西介休县城东南13公里洪山之麓。泉清见底,游鱼可数,渠道纵横如网,浮萍四季长青。洪山为绵山支脉,古称狐歧山。洪山泉为山下泉水主源之一,秒流量1.2立方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石桐水北流而注于汾”的记载。附近山青水绿,杨柳夹岸,梯田如画,有江南风光。源泉之上有源泉神祠,俗称源泉庙,建造富丽,誉为“华宫”。未、明多次重修,现存为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移地重建之物。正殿五楹,东西配殿各三间,乐楼一座。农历三月初三传为源神诞辰(一说为源神降水诞辰),旧时村民来祭,焚香鸣炮,以酬神恩。祭毕将祭品抛入池内,名曰神食。宋代以来沿袭相承,形成庙会。

  【绵山】

  又称介山。在山西介休县城南20公里。周匝百余里,山势巍峨,古木繁茂,溪侃屈曲,鸟语花香。同蒲铁路沿山直去,汾河依峡南流。自古迄今,为晋中一大名胜。相传春秋时,介子推挟晋国君重耳不赏之嫌携老母隐于此,君遍觅不得,焚林迫介出,俟火熄,方知母子已枯焦,后人怀念介,于清明前二日禁火三日,名为寒食节,山与县亦以介为名,,又传唐太宗之妹曾修道于此,故崖名李姑。山巅有寺,名云峰,四面环山,一坪如砥,峭壁下一岩穴,名抱腹岩。附近梵宇禅林多已毁坏,壁上有巨掌痕,传为佛之手印。岩下一皿泉水,日夜琮碀,拾级而上,群峰邃壑,万点云烟,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