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县赵县





  【阵庆歼灭战纪念碑】

  在河北灵寿县西北横山岭水库主坝旁山头。以平面五角形的汉白玉石雕成,高2米,下有1米高柬腰式碑座。正面碑文为“陈庄歼灭战纪念碑”,其余三面为碑文,记载了这次战役歼敌经过。1939年9月,日本侵略者纠集日伪军两千余人,对晋察冀边区抗日重镇陈庄围攻。八路军一二○师师长贺龙率部星夜赴敌,与侵略军展开激战。在当地群众配合下,经过六日五夜喋血战斗,歼敌一千五百余名,击毙敌水原旅团长与田中大队长,缴获大批武器。为纪念这次战斗的辉煌胜利和牺牲烈士,1959年10月1日立碑为志。

  【幽居寺塔】

  在河北灵寿县西北山区的沙子洞村,距县城55公里。群山迭翠,环境清幽。据碑文记载,寺为北齐天保八年(公元557年)赵郡王高睿所建,早年圮毁,仅存方塔一座和碑、幢及石佛像。方塔平面呈正方形,建于方形石基上,七级,高约20余米。第一层正南面有拱券门,可以入内。第二层以上,面阔和高度逐渐递减,每层塔檐为菱角牙子叠涩外出,塔顶用仰莲花承托塔刹,独具特色。

  【透雕石牌搂】

  在河北灵寿县城北关西街。建于明崇帧十四年(1641年)。牌楼东西向,高12.1米,宽8米,通体用细青石仿五楼四柱三重檐的木结构透雕而成。斗拱主间六朵,次间上楼三朵,下楼两朵,布局匀称。三层额仿上有流云、仙鹤、行尤、双凤等深浮雕图案,雕工细致,构思巧妙,正中匾额楷书“三世中枢”四字。各柱两边的夹柱石上,雕有大小不同的狮子数十个,跃立坐卧,形态各异,极为生动。

  【大观圣作之碑】

  在河北赵县文庙内,刻于北宋大观二年(1108年)八月二十九日。高4.8米,宽1.5米,龟跌座,石雕双龙碑额。碑文四周浅刻两方连续卷尤缠枝牡丹图案纹饰,刻工精细。大观元年宋徽宗下诏建立八行取士科,郑居中将御笔诏旨摹刻石碑,立于宫学、太学、辟雍及各郡县。碑由书学博士李时雍仿宋徽宗瘦金体摹写,共一千零二十一字,现残缺六十二字,笔法瘦劲俊逸,风格独特,有银钩铁划之感。碑额“大观圣作之碑”六字为蔡京所题。此碑对研究宋代学校、科举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永通桥】

  在河北赵县城西门外清水河上。据《畿辅通志》载:金明昌年间,赵人衷钱所建,小于安济(大石)桥,艺术风格和结构型式则近似,故又称小石桥。为单跨敞肩拱,用一孔石拱横跨清水河,跨度26米,桥东西长32米,南北宽7.7米,弧矢5.2米,桥面弧度很小,近于水平。桥由单券二十道排比而成,大券之上伏有小券四个。桥上有正方形望柱二十二根,现存石栏板分两类:一为两端雕斗子蜀柱,中间用驼峰托斗,华板通长无格,上有优美浮雕;一为荷叶墩代斗子蜀柱,华板分两格。在各小券的撞券石上都有河神浮雕,北面东端小券墩上雕飞马,西端券面雕鱼,形象生动。俗传鲁班修大石桥时,其妹鲁姜修小石桥,兄妹争胜,限一夜完工。鲁妹技艺不如乃兄,小桥处处仿造大桥,天色将曙,工犹未竣,幸天神过境,暗中相助,妹竟胜兄,且若干部分较大桥尤为精美。历年文人学士题刻甚多,宋杜德源诗有,“并架南桥具体微,石村工迹世传稀,洞开夜月轮初转,蛰启春尤势欲飞”句,流传至今。

  【安济桥】

  在河北赵县城南2.5公里处,横跨洨河之上。赵县古称赵州,故又名赵州桥,当地俗称为大石桥。建于隋代,据唐中书令张嘉贞撰写的《石桥铭序》载:“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桥为单孔,圆弧,南北向,全桥长64.4米,宽9米,由二十八道独立石拱纵向并列砌筑,净跨37.02米,跨度大而弧形平。桥拱肩敞开,大石拱上两端各建安济桥两个小拱,靠桥堍的两小拱净跨3.81米,近桥中央的两小拱净跨2.85米。此一设计,既减少水流阻力,又减轻大拱券和地脚的载重,构思精巧,在世界桥梁史上是一项极其伟大的成就,特别是拱肩加拱的“敞肩拱”型桥,是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桥两侧栏板、望柱雕刻精美,跌宕多姿。由于桥身巨大空灵,稳固坚轻,寓秀美于雄伟之中,巧夺天工。宋人杜德源诗有“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但平前直千人过,驿马驰驱万国通,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水去朝东”之句。民间流传的歌舞剧《小放牛》赞誉此桥,反映了人们对造桥匠师的钦敬。

  【赵州陀罗尼经幢】

  俗称石塔。在河北赵县城内。原系开元寺建筑之一,寺已毁,现仅存经幢。北宋景祐五年(1038年)由赵州人王德成建。全部用石料迭砌而成,共七级,高约18米,是我国现存石经幢中最高的一座。平面为八角形,建在一个方形石基上,石基束腰部分周围刻有妇人启门图案,四角刻有金刚力士,形象健美。台基上是八角形束腰式须弥座,周围雕刻伎乐、神佛、菩萨、蟠龙、莲花等。经幢一、二、三层刻陀罗尼经,其余各层满刻佛教人物、经变故事、狮象动物、建筑花卉等图案,极富装饰性。幢顶以铜质火焰宝珠为刹,轮廓庄严清秀,展现了宋代造型艺术的高度成就。

  【柏林寺塔】

  在河北赵县城内东隅,原名真际禅师塔,系柏林寺建筑之一。寺始建于汉未,隋唐年间为观音院,金、元时期改为柏林禅院。寺内原有真际禅师宝殿,殿壁有彩色壁画,画上水势奔流,相传为吴小仙遗墨,或云吴道子真迹。今已无存,仅留此塔。建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共七级,高约40米。第一层四面雕有格子门窗,下有方形塔基。塔基上为束腰式须弥座,座上有两层砖刻图案纹饰,上层是伎乐、金刚,力士,下层是尤、象、鹿、牡丹等,图案结构活泼,形象准确,技法娴熟,刻工遒劲,具有浓厚民间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