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的女人

 

  作者:何大草
  1958年,12岁的少女玛丽亚·儿玉第一次见到博尔赫斯。面对着这个"像金字塔那么古老"的男人,玛丽亚感到他平易近人,但她自己仍羞涩得说不出话来。1986年,40岁的玛丽亚嫁给了87岁的博尔赫斯,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8周之后,博尔赫斯与世长辞,安葬于远离祖国的日内瓦。
  美国作家詹姆斯·伍德尔在他的传记《博尔赫斯——-书镜中人》中告诉我们,博尔赫斯是在玛丽亚悲痛而又温情的注视下死去的。但是,他看不到这些。甚至他认识了玛丽亚20年,他也一直没有看清过她的眼睛以及她东方人柔和的轮廓。因为,他晚年失明,成了一个瞎子。他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曾和好几个女人有过深深浅浅的关系。但与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巨大光荣相比,他所获得的幸福非常的少。我所说的幸福,是专指一个男人在和女人的亲密交往中产生的那种感觉。母亲去世之后,博尔赫斯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我犯下了人们所能犯的
  最深重的罪孽:
  我从不感到幸福。
  那时候,他已经76岁了,才刚刚开始像一个成熟男人那样反思自己的生活。这就注定了这种反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不可能因此而重新安排人生。
  博尔赫斯属于那种脆弱的天才。他选择书斋、图书馆消磨长日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躲避。躲避现实、激情和女人。在他的小说中,充满了智慧,却让现实、激情和女人缺席。他其实渴望这些东西,但当它们到来的时候,他表现得惊慌失措,完全不知道该怎样来应付。18岁那年,他父亲强迫性地让他去和一个妓女幽会。当他从妓女的房间走出来之后,他感到自己被很深地伤害了,而且可能已经明白,自己对女人的看法将永远伴随着陌生感与恐惧感。1939年和1945年,博尔赫斯曾经追求或热恋着两个漂亮的女人:艾德·兰赫与埃斯特拉·坎托。在他与她们留下的合影中,女人光彩照人,而博尔赫斯则显得相当紧张而且平庸。他身材臃肿,穿着拘谨,很像一个铁路工程师或者市政厅的职员。他与她们的关系,没有产生强烈的动力,没有出现耀眼的光芒,也就没有使他从绵密深沉的内心生活中解脱出来,觉得喧闹的现实、有体温的女人更加可亲。
  博尔赫斯只信赖一个女人,那就是他的母亲。她美丽、坚强而且长寿,一直活到了99岁。在父亲早逝之后,博尔赫斯就一直生活在母亲的庇护之下。她是他的母亲、秘书、经纪人、向导,陪伴他到各地旅行、签合同、演讲等等。博尔赫斯和母亲曾在自家的阳台上和飞机场合影,母亲满头银发依然仪表高贵,而博尔赫斯自己也是一个60多岁的老人了,却带着轻松的微笑,像一个惬意、满足的孩子。然而,这只是一种母亲和儿子相依为命的关系。事实上博尔赫斯是不满足的。因为,他的生活中没有爱情。没有爱情,所以他感到自己从来都不幸福。玛丽亚·儿玉后来填补了因博母去世而留下的空白。博尔赫斯由于失明而只能想象她的形象。他没有正面说出过他对玛丽亚的想象,但我们可以揣测,玛丽亚和他的母亲是重叠在一起。他和她曾留下这样一张照片:博尔赫斯拄着拐杖,挽着玛丽亚的手在塞纳河畔散步。博尔赫斯已是风烛残年,但是他的神情,就如同他正依靠着自己的母亲。而玛丽亚虽然比博尔赫斯要小40多岁,但她的眼里确有着母性的仁慈和怜悯。光荣与幸福总是难以兼得的。有母亲和玛丽亚·儿玉抚慰人生的孤独,对于博尔赫斯这样的天才来说,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200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