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深契棋道

  杜牧的围棋下得如何,现已不得而知了,但他这首《送国棋王逢》却写得深契棋道: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据苏鹗《杜阳杂编》记载,日本王子来大唐时曾说过,日本之东有集真岛,岛上有个手谈池,池中“生玉棋子,不由制度,自然黑白分焉,冬温夏冷,故谓之冷暖玉。又产如楸玉,状类楸木,琢之为棋局,光洁可鉴”。这里的玉子、纹楸,只是借这个典故形容棋具的高雅名贵。一路饶,则是泛写王逢的棋艺高明。据《北梦琐言》记载,滑能“棋品甚高,少逢敌手”,有一个少年来找他下棋时,请他“饶一路”,杜牧这里也用“一路饶”来说王逢棋高一筹,所以首联的意思就是说高雅的棋具,高明的棋手,最能伴人在萧萧雨声中消遣养生。末联中的“七十更万日”是说要到“古来稀”的七十岁还有一万天,因为杜牧当时只有四十二三岁,所以他说,剩下的一万天里,希望能和王逢一起在棋盘上度过。
  这首诗是写来为国手王逢送别的,诗人要表示对国手的尊敬,表示自己与棋士的共同爱好,表示自己恬退淡泊的志向,所以首联尾联当然要这样写,这不过是客套话,换了个人也能写出这些句子。但是,这首诗的中两联却写得深契棋道,颇有理致,试看“羸形”以下四句:
  “羸形”,指弱形,围棋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在某个局部自己的棋势较弱而对方的棋形稳固,在这种彼强我弱的情况下就不能硬碰硬地正面开战,而是要避实就虚,不露痕迹地补强自己。相传唐代大棋手王积薪所作的《围棋十诀》中有“贪不得胜”、“彼强自保”、“势孤取和”三条,说的正是这个意思,所以“羸形暗去”之后,才能使棋形如“春泉长”。“拔势”一句则相反,当自己棋势牢固时,就一定要“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雷霆万钧、野火燎原之势,拔地而起,横冲直撞,《围棋十诀》中的“弃子争先”,传为应玚所撰《奕势》中“淮阴之谟,拔旗之势”的后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下句中的“周伏柱”,指老子,《老子》中讲究“抱雌守弱”,淡泊无为。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是老子“守道”的精髓,而围棋中人也极注意“慎勿轻速”,那种莽撞无理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当代日本棋手高川格自称“流水不争先”,武宫正树自称“自然流”,都是这种“守道”的态度,而大竹英雄曾说过,下棋要讲究“感觉平衡”,而“凡人多少有一点贪婪之念,因此下棋时也不易保持平衡,自己得二十目,却不愿看到对方围起十目,如此贪婪,一旦遇到强手即会遭到反击”,这与杜牧这句“守道还如周伏柱”也正相吻合。下一句,是说战斗时要极其果敢勇猛,“霍嫖姚”指西汉大将霍去病,他打仗以迅速锐利著称,那么在围棋盘上的战争也自应如此,不必多说。
  这四句讲了围棋的哲理,这个哲理的要点即自然,自然,即不违背规律;不违背规律,即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正像宋人马永卿《懒真子》中所说:
  棋贪必败,怯又无功。“羸形暗去”则不贪也,“猛势横来”则不怯也,“周伏柱”以喻不贪,“霍嫖姚”以喻不怯,故曰高棋诗也。这种顺自然之势的道理与清代大国手梁魏今的话也若合符节,施襄夏《奕理指归·序》中引梁氏话说:
  子(指施襄夏)之奕工矣,盍会心于此乎?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任其自然而与物无竞,乃奕之道也。据说施襄夏听了这番话,“因悟化机流行,无所迹象,百工造极,咸出自然”,果然成了一代围棋大师。
  中国古代的“道”常常是无所不贯的,而“道法自然”绝不仅限于棋,它也是人生之道。当杜牧以“羸形”等四句诗讲这番棋道的时候,他心里一定在想着人生之道,这人生之道的核心也是“自然”:淡泊而平常的生活、闲逸而随遇而安的心态,优游从容不疾不徐的举止。也许,只有对这首诗作如此的阐释,才能使全诗有一个整体和谐的格局,才能对奕理与天道、人生与下棋的互通之处有一个正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