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花看人采方知惜

  清代大文学家袁枚,一生中只写了一首词。而且,这一首词的写作还是事出有因。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袁枚讨厌填词。填词要依谱入韵,拘禁颇多,这使他觉得很恼火。而袁枚平日与朋友交往,吟诗赠答,对于诗的格律也不太遵守,往往有所突破。他认为:只要能表达意思,形式并不重要。
  但是,袁枚三十三岁的时候,有一件事却使他勉为其难,用自己感到别扭的形式填了一生惟一的一首词。
  这一年,袁枚在南京江宁县当县令,他在南京购置了“随园”,颇有点绝意仕宦的念头。这时,他的好朋友李宗典从外地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我的官府上有一位姓王的女子,长得不错。你如喜欢,我可以赠给你作妾。”袁枚见此,立即雇船到了扬州,在扬州观音庵中,他见到了姓王的母女二人。只见此女子长得风韵标致,面色红中透艳,举止落落大方,任凭袁枚怎么看她,她都毫不害羞。袁枚见过,心中很想娶她,但就有点嫌此女肤色不太白,因而当时没下决心。于是,他就继续乘船到了苏州。到苏州后,一直在心里盘算此事,最后还是决定再去娶她。
  便派人再回扬州去看看。差人回来报告说:“这位女子已经被江东一个小官吏娶走了。”袁枚听后,大悔不迭,连叫:“后悔,后悔,失之交臂!”于是提笔写了一首《满江红》,表示他的惆怅之情:  
  我负卿卿,撑船去、晓风残雪。曾记得,庵门初启,婵娟方出。玉手自翻红翠袖。粉香听摸风前颊。问姮娥、何事不娇羞?情难说。  既已别,还相忆。重访旧,杳无迹。说庐阳小吏,公然折得。珠落掌中偏不取,花看人采方知惜。笑平生、双眼太孤高,嗟何益!
  这首词,直抒胸臆,内容平平,并不算上乘之作,这也许因为袁枚不善填词的缘故吧。但结尾的“珠落掌中”几句话,却的确表达了他的悔恨之情。但这种悔恨之情并不是男女相恋不能结合的悔恨,而是表现出在当时社会中身为官吏的袁枚择女不能到手的悔恨。袁枚一生中风流韵事颇多,他招收女弟子,出入酒席、歌场,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寻花问柳”,说自己不过是“《国风》之好色耳”。在六十岁时还在苏州召集一百个妓女,让她们唱百年歌,为旧相识、女校书任氏题扇头诗,称为“雅会”。在老年之时,还同县衙役一起到管押处看被管押的二个妓女,为此俞樾讥笑他:“可笑笯鸾囚凤处,先生也为看花来。”章学诚曾对他的作为甚为不满,讥他为“清客”。赵翼还戏写了一个《瓯北控词》,说他是“园伦宛委,占来好山好水;乡觅温柔,不论是男是女”,“虽曰风流班首,实乃名教罪人”等等。诸种批评,有的严肃,有的戏谑,却都可见袁枚的作为在当时士大夫中招致非议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