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
周恩来月下追何人? 1.林彪入城那天的傅作义 2.柳亚子与庄子 3.“四老”、“三通”、“第四方面” 4.进京赶考,千古绝唱 5.毛泽东怎么打麻将 6.周恩来深夜飞车 7.李宗仁与傅作义、于右任与张治中 8.斯大林有没有反对中共过江 1949年2月3日,北平城沸腾了。 几年来,在国民党统治下忍气吞声,学生上街游行就会遇到军警镇压。今天,人们可以放声呼喊,放声歌唱,因为,人民自己的军队入城了! 然而,并非全城同此凉热…… 1.林彪入城那天的傅作义 万人空巷,斯人独处。 西苑,重兵驻地,一位将领独自门坐。 就在几个小时前,傅作义将军还是“华北军政长官公署”司令长官,北平城无可置疑的主人。然而此刻,昨天的敌人变成主人,而昨天的司令长官,却成了最孤独的人。 他没有参加入城式。解放军没有邀请他,他呢,也没有主动报名。这种场合,没有他,大家方便。 全北平,似乎无人关心他的心情。 全国闻名的守城将军,不发一枪一弹就交出城池? 国军将领会不会骂自己是叛徒? 共军将领会不会嘲笑自己是败将? 傅作义沉闷地说:“读报!” 副官战战兢兢地朗读:“傅作义将军:贵将军接受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所谓剿匪勘乱之伪令,率领所部数十万反动军队向着绥远、察哈尔、河北、热河及山西北部解放区和人民解放军发动残酷的进攻……” 傅作义一把夺过报纸,这是1949年2月2日的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北平版创刊号。 头条——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时局的声明》。 二条——在人民解放军无敌威力下,古都北平宣告解放。 三条——林罗两将军曾致函傅作义:任何顽抗必遭覆没,和平解决可望折罪! 林彪、罗荣桓的信件一一列举傅作义攻占的解放区上百座名城、重镇、县治、乡村,谴责道:“贵将军军行所至,屠杀人民,奸淫妇女,焚毁村庄,掠夺财物,无所不用其极。在贵军管辖地区则压迫工、农、兵、学、商广大人民群众,出粮、出税、出力,敲骨吸髓,以供贵将军及贵属所谓‘勘乱剿匪’之用。在贵将军及贵属统治之下,取消人民的一切自由权利,压迫一切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使其丧失合法地位,压迫青年学生们的爱国运动。贵将军又复下令破坏保定公共建筑及公用物资,炸毁北宁路滦河铁桥,在北平城外平毁村庄,在北平城内逮捕无辜人民,斩伐风景林木,拆毁古迹材料。贵将军及贵属在天津城内外之措施,亦复如此。本军奉命征讨,全为吊民伐罪。” 傅作义看得出——共产党给自己记了一笔细账! 信件中还说:“贵将军不敢野战,率领数十万军队退入平津,据城抵抗,使两城人民受尽痛苦……”信中回顾,解放军曾提出和平缴械或出城改编两项办法,但是,“贵将军徒于最后时机,命令天津守军坚持匪首蒋介石伪令抵抗到底”,“现在,天津业已解放,人民重见天日,欢声雷动,迎接人民解放军。北平被围业已月余,人民痛苦日益增重,本军一再推迟攻击时间,希望和平解决,至今未获结果……” 想起边抵抗边谈判的那些日子,傅作义不禁紧张…… 林、罗在信中以吊民伐罪的语气说:“贵将军身为战争罪犯,如果尚欲获得人民谅解,减轻由战犯身份所应得之罪责,即应在此最后时机,遵照本军指示,以求自赎。”信中在列举办法后说道:“如果贵将军及贵属竟敢悍然不顾本军的提议,欲以此文化古城及二百万市民生命财产为牺牲,坚决抵抗到底,则本军为挽救此古城免受贵将军及贵属毁灭起见,将实行攻城。攻城时,本军将用精确战术,使最重的打击落在敢于顽抗者身上;而对于不愿抵抗之贵属,则不给任何打击,并予以宽待。” 信件的结尾更是最后通牒:“城破之日,贵将军及贵属诸反动首领,必将从严惩办,决不姑宽,勿谓言之不预。” “此公函系于一月十六日在平津前线司令部当面交给傅作义将军的代表邓宝珊将军和周北峰将军者。”这个注解表明此信写于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之前而且事先转交,但是,在大军入城之时公开发表,傅作义难以接受。 这是共产党要秋后算账了?傅作义扔掉报纸,飞笔写信:“林彪、罗荣桓将军:两年半勘乱战争的严重灾难,我愿担当错误责任,愿意接受任何惩处。请即指定战犯管理所……” 傅作义不知,这封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指挥部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名义发表的信件,原来是毛泽东起草的。 1月16日,关于平津前途的谈判正在进行第三轮会谈,固守孤城的傅作义仍在讨价还价…… 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中,傅作义一向以善于守城著称。 1927年,山西军阀阎锡山背离奉系投向北伐军,率军进攻奉军大本营北平,晋军师长傅作义奇袭涿州得手。实力强盛的奉军立即反击,把晋军赶回山西,惟有傅作义固守琢州孤城。 重兵围困,援军不至,多方劝说议和,但傅作义仍坚守三月,遂至一战成名。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国共两军争夺西北要地,中共悍将贺龙率军进攻归绥、包头。傅作义调兵遣将,顽强固守,贺龙部一度攻入城池,但还是被打退。傅作义守城名声更响。 此后,傅作义纵横西北、华北,与聂荣臻作战也是旗鼓相当。傅作义成为国军中公认的能战将领,就连一向歧视杂牌军的蒋介石,也不得不把‘华北剿总”的大权交给傅作义。从绥远苦寒之地进入辽阔的华北平原,傅作义踌躇满志,有信心与共军决战,力挽狂澜! 然而,林彪入关,东北野战军与华北野战军联手,傅作义的实力就占了下风。毛泽东又巧妙布局,迫使傅作义被动挨打,使其处于固守孤城的境地。 别人害怕被包围,可是,傅作义是守城将军。虽然解放军兵临城下,傅作义仍坚持抵抗。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向国民党提出和谈的八项条件,同时决定攻打天津。傅作义也搞两手政策,一方面派邓宝珊、周北峰出北平城和谈,一方面指示天津城陈长捷坚守。 不承想,固若金汤的天津,仅仅抗拒二十九个小时就被拿下!守城将军声望尽失…… 1月16日,毛泽东起草中央军委给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电报,布置谈判与作战的策略:对傅作义要求军队出城不要太远、太分散,都可以同意,关于补给也要负责协助。同时,积极准备攻城,但此次攻城必须作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它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 当天,毛泽东亲自执笔,以林彪、罗荣桓的名义,写信给傅作义,敦促他放下武器,接受和平改编。 毛泽东曾说,解放战争翻过山顶之后,就可能出现传檄而定的局面,那将加速胜利,减少牺牲。 现在,毛泽东向傅作义传檄了! 毛泽东给傅作义留下的思考时间是三月17日上午1时至21日下午12时。如果傅作义不接受提议,解放军将实行攻城。 这确实是最后通牒! 不承想,已经丢掉天津城的傅作义,还没有见到最后通牒,就下决心交出北平城了。 当天下午,谈判双方达成《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议》。 告别时,林彪把一个信封交给邓宝珊,委托他转交傅作义。 这是一封没有密封的信件,信封里装的正是毛泽东起草的檄文。 邓宝珊深知傅作义强烈自尊的个性。这封措词严厉的信件会不会激怒傅作义?何况,信件提出的要求,傅作义已经接受了…… 为人厚道的邓宝珊自作主张;把信件压下了。邓宝珊也不知道这封信是毛泽东的主意。 后来,解放军代表苏静奉命催问,邓宝珊才在解放军进城前把信件交给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托她转交…… 谁也没有想到,毛泽东起草的信件,并非只给傅作义一个人看的。按照部署,林彪、罗荣桓致傅作义信在入城之日公开发表。 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即领会中共中央对傅作义的宽容政策。战犯怎能一夜之间变成功臣?战场上与傅作义部队打红眼睛的解放军官兵,北平城里受尽欺压的革命群众,不服气啊!看到毛泽东起草的这封信,得知中共的政策并非抹煞过去,他们才消了气。 可是,傅作义看了这封信,却添了气。 毛泽东另有布置…… 2月8日,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宴请傅作义、邓宝珊。 北京饭店,小宴会厅,宾主就座,一言不发。 鸿门宴?傅作义目视前方,用余光观察:面无表情的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稳重和善的华北野战军司令员聂荣臻,儒雅自如的北平军管会主任兼市长叶剑英…… 傅作义油然而生敬意。说实话,自负的傅作义对于蒋系将领是不大放在眼里的,但今天这些能征惯战的共军将领,个个堪称对手。只是,最恨自己的,怕也是这些人。 林彪终于讲话了,语气倒还和蔼:“北平和平解放,傅将军是立了功的,共产党对于有功人员决不亏待。党内党外同志要互相合作。” 礼尚往来,傅作义也谦恭地说:“我过去,主观上也想为人民做事,但客观上替地主资本家当了保镖。今后我听共产党的,北平的接管,共产党认为怎么办好就怎么办。” 叶剑英友好地说:“傅将军的自我批评精神令人钦佩,我相信我们会很好合作。” 傅作义谨慎地点头。这位叶将军曾代表解放军与国军谈判,似乎是个善解人意的人。 林彪言辞清晰地解释:“那封一月十六日的信,是对博将军过去的一个结论,以便我们开始新的合作。我们主张功过分明,既不因过去之罪抹煞今日之功,也不以今日之功含糊过去之罪。” 历史将证明:这功过分明的话,不仅对傅作义适用,对于林彪自己,也是至言。 傅作义闻此释怀:“今后,我愿意尽量做些好事。只是,贵军将领才能甚高,怕是用不到我……” 林彪听出话音。傅作义其人自视甚高,蒋介石劝他南撤不听,民主人士劝他接受共产党改编不听,就是因为傅作义自以为自己能打。林彪说道:“至于作战之胜负,我以为并非个人才能问题,关键在于人民的意志。国民党被人民唾弃,无论谁指挥也要打败仗的。” 说实话,傅作义对于林彪的军事才能还是钦佩的。天津一仗,自己几无还手之力。可是,林彪却这样解释个人的作用……还是共产党有一套! 聂荣臻也说:“我们建立的政权,也是向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少数反动分子实行专政。” 傅作义认真点头。傅作义早就承认共产党就是比国民党得人心,傅作义早就在绥远悄悄学习共产党。共产党搞土改,傅作义也“整理土地”:对于地主的土地,清丈之后,限制地租;对于领主、地商开垦土地未交地价的,收归国有,永远租给佃农…… 傅作义还从延安请来抗大毕业生创办政工人员训练班,出版《奋斗日报》和军政刊物,处决贪污干部,开办奋斗中学、奋斗小学…… 傅作义从来不把自己看作军阀,傅作义从来不穿中央军将领的呢子服而是穿着和士兵一样的棉布军装,傅作义生活俭朴,爱兵如子…… 谈到为人民服务,傅作义就找到自己与共产党的共同点。 陪同傅作义与会的邓宝珊爽快地说:“我的心愿同你们一样,就差个不是共产党员。今天,我们算是把话谈清楚了!” 众将起立,昔日的战场对手碰响手中的酒杯! 消气之后,傅作义才想到:自己是否缺礼了? 没有出席解放军入城式可以谅解,可没有为解放军举办欢迎宴会却是违反人之常情。中国人讲究“尽地主之谊”,傅作义怎么能让林彪先宴请自己呢? 一场盛大宴会在傅作义的西苑总部举行。 傅部全体师以上的军官戎装冠带,恭敬等候。政治处主任王克俊高声宣布:“自从我们接受改编以来,弟兄们都不容易,有的还和共军起了摩擦。今天,傅总司令专门召集高级军官,宴请林彪将军,大家必须注意礼貌!”全场军官挺直身子。 傅作义一言不发,深情地看着部属。 有人小声议论:“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咱们得替傅总作脸。” 傅作义不禁有些羞愧,傅作义不是巴结别人的人啊。 宴会厅里,酒菜上齐,客人依然未到。 望着蒸腾的热气,军官们坐不住了。傅作义起身,在屋里巡视。傅作义不发一言,只是亲切地用目光交流。 军官们望着显出老态的总司令,不禁流露出同情、怜悯、感伤…… 王克俊进来报告:“林彪将军说有病……” 傅作义似乎有所预料,默默离去…… 厅堂乱了:“这叫称病不来,成心给傅总下不来台!” “共产党有什么了不起,要不是看在傅总面上,老子就跟他们拼了!” 一场欢宴流产了。 谁也不知道林彪为何称病不至。林彪这人确实有病,林彪这人也确实不好应酬。但是,如此重要的宴会,是不应该发生这样的失误的。 这使傅作义的部下感到受了轻蔑。 接受和平改编以来,他们本来肚里就一直憋着气。他们不得不承认,傅总带领的和平改编,是谁一现实的出路。他们又十分恼火,为所欲为的统兵将领,居然要听从对手安排自己的命运! 除夕夜,前几天刚刚宣布达成和平协议,北平市民松下一口气过年。突然,全城枪声四起! 傅作义急忙派人追查,原来是士兵自行放枪。高级军官到处制止,枪声却此发彼应,响了一夜。基层官兵要撒气! 傅作义担心部队失控,傅作义更担心部队与解放军发生摩擦。 解放军部队从南城的永定门入城,傅作义部队从西直门、阜城门、复兴门“西三门”出城。尽管安排周密,还是要发生部队换防的接触。 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四十一军政委莫文骅奉命率一二一师进城,可是,守城的傅部说是没有接到允许解放军入城的命令,将一二一师阻于城门之下。 四十一军是塔山阻击战扬威四方的主力部队,哪里受得这个窝囊!可是,按纪律又不能打。在一个学生的带领下,莫文骅找到联络官:“我一个师有二百七十门炮,三门德国大炮是世界上最大的口径,几炮就能把城门轰开!” 双方联络官赶紧联络,解放军部队才得以顺利入城。 傅作义出城后驻扎西苑,特调全部美式装备的独立三一一师,由师长孙英年率五个精锐团,以五角星阵势拱卫总部。 部队刚刚布置停当,“西三门”又起争端。 傅作义部队出城后,解放军部队奉命接管城门防务,而孙英年也奉命把守城门。双方各不相让。解放军一个营包围守城的三一一师三个排,准备缴械! 孙英年赶紧找到军管会,经军管会副主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陶铸与军管会副主任、傅作义部队副总司令郭载阳协调,孙英年的三个排才得以归还建制。 现在,刚刚度过换防的紧张阶段,又遇到一次不愉快的宴A 傅作义不可能要求林彪解释,然而傅作义又何以向部下交待? 所幸,军管会很快召集傅部师以上军官开会。第一次听共产党领导训话,到会的将领不免紧张。 讲话的是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叶剑英开口就说:“我过去也是一个旧军官……” 旧军官!国民党带兵将领,谁人不知叶剑英? 叶剑英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卫队营营长,北伐时乃第四军参谋长,在粤军诸将中,叶剑英与蒋介石的关系最为深厚。 叶将军多谋善断,叶将军风流儒雅,叶将军在国军中月薪五万,叶将军行军途中用白兰地洋酒洗手! 最令国军将领不解的是:叶剑英为什么放弃国军中的无边前程投向共产党? 叶剑英坦率地说:“我参加革命,曾经犹豫了半年时间:是要钱还是要革命?” 更令在座将领纳闷的是:叶剑英这样的人参加共产党怎样得到信任? 叶剑英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参加革命之后,立场变了,经过学习,思想感情也会改变,就能适应革命部队的作风。” 叶剑英又代表中共保证:傅部军官原职原薪不变。 连叶剑英这样的旧军官都能参加革命,我们算什么! 紧张的心情放松了,疏远的距离拉近了,傅部军官愉快地参加军管会举办的晚宴。 北平城外,改编为解放军的原傅作义部队逐步安定。中共中央称之为“北平方式”,将在全国推广。 北平城里,国民党潜伏特务却在四处活动,寻找、制造傅部与解放军摩擦的时机。蒋介石也要把傅作义投共的教训传给自己的统兵大将。 傅作义的境遇,依然令人关注。 北平解放前,傅作义驻扎中南海,解放后傅作义主动让到城外西苑。最近,军管会表示,为了傅将军安全,请他搬回城里,驻扎西城钓鱼台。这样,傅作义就离开五个团的拱卫。傅部刚刚离开西苑,解放军就接管附近的颐和园、香山,准备在这里迎接中共中央总部。 钓鱼台,傅作义的家里乱糟糟的,到处都是行李。原来,傅作义的一些家眷借住在银行宿舍,北平解放后,邻居们说傅作义强占民房,把他的家眷轰出来了。 傅作义不再恼火,傅作义已经明白,自己的根本失误就在于得罪了老百姓。 此时电话又响,听筒里面的声音很冲:“我代表西城区人民政府通知你,立即到人民政府登记!” “我是傅作义呀!”傅作义提醒对方。傅作义已经起义,怎么还能当旧军官对待呢? “通知的就是你傅作义。”对方十分强硬,“北平人民政府通告:凡国民党军、警、宪、特人员,必须限期登记!你难道不是国民党军官?” “我……”傅作义不知如何回答。背离了国民党,又不是共产党,傅作义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 虎落平阳遇犬欺。当年威震北平的总司令,如今要听区政府小职员的摆布! 所幸,共产党高层还是礼遇傅作义。军管会副主任陶铸时常登门拜访,送来解放区出版的《毛泽东选集》,送来军管会文件,还多次批评下级工作人员的不正确态度。 但是,有关傅作义处境的流言还是在全国流传。尚未接受改编的绥远那边总是有人来问:傅总还有自由吗? 共产党的意思是,由傅作义将军向全国发表一个通电。于是,傅作义组织了一个班子撰写。草稿很快出来了,可是,两个月过去,还是不能定稿…… 这天晚上,邓宝珊进城看望傅作义,到了城门,被解放军岗哨拦住。邓宝珊不知道解放军的口令,解放军岗哨就不准他进城! 副官解释,这是邓将军。解放军岗哨看到他们的服装却如临大敌:“你们是反动派?” 还是邓宝珊大度,他说:“我过去是反动派,现在想反也反不动了……” 堂堂的副总司令被城门小哨扣留,直到陶铸出面,邓宝珊才得释放。 傅作义的心事可对谁说? 对于共产党干部对自己的态度,博作义也理解,下层工作人员政策水平有限;可是,高级干部又会如何? 华北的聂荣臻一向是自己的战场对手,东北来的林彪拒人千里…… 博作义在辛亥革命年间从军,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林彪上黄埔军校的1926年,傅作义已从上校升到中将! 傅作义不是小喽啰,傅作义不是一般将领,决定傅作义命运的只能是中共最高领导人! 绥远长官董其武飞到北平,请示傅作义,绥远怎么办。傅作义说:“见到毛泽东再说!” 可是,毛泽东能原谅自己吗? 国民党将领中,得罪毛泽东最深的,要数傅作义。 2.柳亚子与庄子 柳亚子没有得罪过毛泽东,非但没有得罪,而且是毛泽东的诗友。 不断得到老朋友节节胜利的消息,柳亚子在香港早就呆不住了。在毛泽东的邀请名单里,柳亚子名列第五,可是,去解放区,却被安排在1949年2月28日的一批。 许多历史书籍记载,柳亚子与李济深同行。其实,柳亚子的出行比李济深晚了两个月,乘坐的不是同一条船,登岸地点也不同。何况,从两人关系看,柳亚子也不宜与李济深同行。 柳亚子出生于江苏吴江分湖的文学世家,十六岁考中秀才,跟着就投身反清革命,后来又与同乡陈去病等筹组诗社。1909年,各地诗人十七人雅集苏州虎丘,创立南社。中国文坛艳称:“虎丘三百年无此盛会”。 柳亚子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1926年,柳亚子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身份到广州出席国民党二中全会,恰逢蒋介石制造陷害共产党的中山舰事件。柳亚子面见蒋介石质问他到底是孙中山的信徒还是孙中山的叛徒? 柳亚子深感蒋介石将比北洋军阀还坏,当夜,他单独会见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共产党人郓代英,建议刺杀蒋介石。当郓代英拒绝时,柳亚子沉痛地说:“你不杀他,将来他要杀你!”五年后,郓代英果然被蒋介石杀害于南京。 在广州,柳亚子还与担任国民党中宣部代部长的毛泽东品茗深谈,提醒毛泽东不要上蒋介石的当。 国民党二中全会,蒋介石提出整理党务案,限制国民党内共产党员的活动。当时,毛泽东力主顶住,但共产党代表张国焘在陈独秀的授意下妥协退让。通过蒋介石提案时,国民党妇女部长何香凝、海外部长彭泽民、监察委员柳亚子三人激烈反对。廖夫人顿足、柳亚子击掌、彭泽民痛哭,传为二中全会痛史。亲眼目睹的毛泽东称赞他们是“真正忠于孙中山先生的国民党左派,硬骨头!” 1945年,柳亚子在重庆又见毛泽东,赋诗“阔别羊城十九秋”,毛泽东亦答“饮茶粤海未能忘”。毛泽东名满天下的《沁园春·雪》,就是题赠柳亚子传出来的。 柳亚子将毛泽东奉为知己。 《沁园春·雪》诗云:“……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柳亚子和道:“……君与我,要上天入地,把握今朝。” 毛泽东将柳亚子视为战友。 柳亚子激烈反对蒋介石,毛泽东致信提醒:“赤膊上阵,有时可行,作为经常办法则有缺点。” 柳亚子却道:“‘吾以吾血荐轩辕’,迅翁旧句,润之不许余‘赤膊上阵’,余甚引为憾事也。” 现在,眼看毛泽东夺得天下,柳亚子恨不得即刻前往! 2月28日早晨,柳亚子与众多朋友化装登上挂葡萄牙旗的“华中轮”。不一会儿,海关人员上船检查,从马寅初的皮箱里翻出一些照片。 马寅初现在的打扮像个土商人,可照片上全是西装楚楚之辈。 海关人员说:船上有重要人物,不能走! 最后,还是经过护送的中共干部反复交涉,又悄悄塞上几十元港币才得以放行。 与柳亚子同行的多是文坛巨子:陈叔通、叶圣陶、马寅初、张炯伯、沈体兰、傅彬然、刘尊棋、宋云彬、徐铸成、赵超构、郑振择、包达三、王芸生、曹禺……文人浮海,诗兴大发。晚会上,叶圣陶出了个谜语,谜面:我们这一批人乘此轮赶路;谜底:《庄子》篇名。一群知识分子北上?宋云彬猜中——“知北游”! 诗人柳亚子倾慕庄子诗意,赋诗道: 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 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 正用上庄子“北溟有鱼”,鹏程万里的豪气! 随着战场上的胜利,随着会议内容的具体化,中共关于召开新政协的号召大得人心。各方人士风起云涌,采用各种途径,奔向北平…… 海南的王国兴从部落头人成长为革命起义的总指挥,是公认的黎族领袖,被推选为新政协代表。他和护送人员怀揣手榴弹深夜出海,渡过琼州海峡,又化装成泰国华侨,从香港乘船到达青岛解放区。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主席谢雪红,组织台湾“二二八起义”遭到国民党血腥镇压后潜逃上海,吴克坚委托锦江饭店女老板蒋竹君营救。蒋竹君派人以律师身份出面,在特务的眼皮子底下,把女扮男装的谢雪红送上货轮。 南洋侨领陈嘉庚,从新加坡乘船北上。 美洲侨领司徒美堂,拒绝徒弟的挽留,从美国辗转回国。 刚刚登上总统职位的李宗仁,在争夺知名人士上,远远落后于周恩来。 北平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派专机去接名人,胡适夹着《脂评石头记》上了飞机,冯友兰等更多的教授却不走,留下来护校。 1948年秋,周恩来布置中共地下组织把各界知名人士转送解放区。于伶、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张骏祥、柯灵、曹禺、张瑞芳、舒绣文、欧阳予情、白杨……文艺明星几乎都到解放区了。 柳亚子从烟台登岸,乘汽车远行。莱阳三里庄,农民群众为欢迎柳亚子举办露天晚会。柳亚子极度兴奋,即席赋诗: 老夫又纵仪秦舌,一唱能教万和来。 民众翻身今日事,元凶早上断头台。 华东局晚宴,葡萄美酒夜光杯,柳亚于接连痛饮二十杯,飘飘若仙。 路途参观收容国民党军官的营地,柳亚子义正辞严地教训王耀武“回头是岸”,还追问杜聿明为何在西安杀害民盟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杜斌丞。 柳亚子的“知北游”远胜庄子的北溟远翔,到得自己地盘,大诗人真个是千里豪饮,千里留诗! 3.“四老”、“三通”、“第四方面” 到北平来的,不止是参加新政协的民主人士。 上海的和平代表团也来了。 李宗仁初任代总统即致信毛泽东提出和谈,但是,毛泽东认为,国民党方面“口诵八条,手庇战犯,眼望美国,脚向广州”,没有和谈诚意。中共回答:和平谈判的准备工作尚未做好,目前无从谈起。 李宗仁又派甘介侯博士去上海恭请社会名流出面推动和谈,也是到处碰壁。大家都要看看,这位代总统是否真有和谈诚意。李宗仁又派黄启汉、刘仲华到北平要求和谈,周恩来要他们转告李宗仁:应即迅速与蒋决裂,中间道路是万万走不通的!否则,中共无此余暇与之敷衍。 代总统真个用心。2月8日,李宗仁亲赴上海,终于请出邵力子、颜惠庆、章士钊、江庸四位老人,以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的名义出访北平。 李宗仁确实聪明,这“四老”,毛泽东不能拒绝。 1920年,毛泽东筹划赴法勤工俭学,请求湖南同乡章士钊赞助。章士制其人一向侠义助人,接到并不熟识的毛泽东的请求,立即多方筹措,赞助两万银元。这笔巨款,一部分赞助湖南青年留法,一部分成了毛泽东回湖南造反的革命经费。由此,毛泽东深深敬重章士钊。 “四老”出面,又引起人们的警惕。 “四老安刘”,是中国历史的著名故事。汉室初创,开国皇帝刘邦偏爱妃于所生幼子,太子地位发发可危。经高人策划,太子卑词厚礼,拜“商山四皓”为师。隐居商山的这四位老人名声远播,贵为皇帝的刘邦多次请他们出山都没有请动。可是这天,四位白发老人伴随太子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刘邦叹息:“太子羽翼已固……” 如今,四老也来安“李”? 四老来北平,毛泽东预先提出条件:只接待他们以私人资格参观,不能代表南京政府。 就在四老访问北平之际,毛泽东又想到另一个汉朝故事。 诗人毛泽东刚刚得到一首诗: 射虎将军右北平,只今乘醉夜难行。 卢沟未落登埠月,易水还流击筑声。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个典故:汉朝的飞将军李广曾经担任右北平校尉,被免职后,夜间想出城,却被一个小小的门卫阻拦。 后两句,说的就不是李广了。“登陴”,乃守城之意,而李广擅长野战,从未守城。 毛泽东立即明白:这是守城将军傅作义闹情绪了! 毛泽东立即布置:请傅作义、邓宝珊同上海代表团一起来西柏坡。 正好,傅作义也向叶剑英提出要见毛泽东。 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四老,谈话融洽。 谈话题目集中在“三通”问题上。前些日子,全国及上海轮船业公会致电中共,提出与华北通航。毛泽东认为,南北“通航。通船、通邮、通电、通汇”,都应当看作大事去做。四老与上海工商界关系深厚,当然对“三通”很感兴趣。当年的谈判者不会想到,几十年后,“三通”又成为海峡两岸的热点问题。 李宗仁也不是没有收获。由于四老反复表明李宗仁确有和谈诚意,毛泽东终于答应与南京开始和平谈判。 来到西柏坡的傅作义还是心存疑虑。 国民党将领多多,惟有他傅作义曾经点名毛泽东与之叫阵。 那是1946年,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反共内战。贺龙的晋绥军区、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会攻战略要地大同,口号:“进大同吃月饼!” 解放军攻势凶猛,阎锡山部队驻守的大同眼看不保。蒋介石灵机一动,决定把大同划归傅作义的十二战区,调动傅作义解围大同的积极性。 傅作义果然积极,而且机智。他一面派周北峰去解放区和谈,一面派部队奇袭集宁,支援大同方向。 经过激烈战斗,傅军攻克集宁,解放军部队不得已撤围大同。 一战成功,傅作义得意得不可一世,发表了《致毛泽东的公开电》。 傅作义谴责中共发起内战:“一年来的惨痛事实,竟证明这是你们经过长期准备的计划,并不是一个偶然的错误,因而和平商谈永无结果,而全面战事乃日益扩大。” 傅作义讥讽解放军:“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且已宣布本战区国军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了一个无情的证明,证明被包围、被击溃、被消灭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的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姚绍等的全部主力…… 傅作义夸耀战果:“在这次战役中,你们摆在战场的尸体,至少在两万人以上,我们流着眼泪,已经将他们掩埋了。你们在溃退途中,因恐惧国军追击,竟至拼命奔逃,口鼻流血,倒身路旁者比比皆是,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图画!” 傅作义斥责毛泽东:“如果他们是在你的错误领导之下逞兵倡乱祸国害民,那就是你杀死了他们。在夜阑人静时,你应该受到责备,受到全国人民的惩罚。” 傅作义教训毛泽东:“做一个自命为革命领导者,应该懂得所谓革命形势是客观实在的,并不是主观强求的,否则削足适履,以人民之所恶强加之于人民,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傅作义还要替国民党招安共产党:“我热诚希望你们能接受血的教训,立刻改变政策,放弃武力万能的观念,速参加政府,结束内乱,让全国人民开足马力建设我们的国家。” 好一番痛斥! 这令人想起三国时代陈琳起草的讨伐曹操的撒文,唐朝骆宾王起草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国民党《中央日报》全文刊登,大字标题是:“傅作义电劝毛泽东,结束战乱参加政府”。 傅将军文武全才,名满天下! 既然已经得罪毛泽东,索性得罪到底。直到1948年中共“五一口号”之后,傅作义还企图奇袭石家庄,活捉毛泽东…… 有此前因,傅作义再派周北峰出城谈判时,不能不担心自己的信用;有此前因,傅作义看到林彪信件时,不能不顾虑毛泽东是否记仇;有此前因,傅作义来到西柏坡,不能不想到这里曾是自己的攻击目标…… 来到西柏坡的傅作义心事重重…… 傅作义没有料到,毛泽东对自己的心情了如指掌。 共产党比老蒋更重视傅作义的那封公开电。 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全文刊登。 解放军朱德总司令指示西北解放军向连以上干部宣读。 曹操被一篇文章骂得狗血淋头,头痛病当时不治而愈。武则天阅读檄文后非但不恼,反而批评宰相没有发现写文章的人才。 共产党,也要拿傅作义的电报当反面教材! 为傅作义起草公开电的第十二战区长官部新闻处少将副处长、《奋斗日报》社长阎又文,其实是中共地下党员。周恩来指示阎又文,公开电要骂得狠些,要能够激起解放区军民的义愤,要能够导致傅作义部队狂妄自大。 傅作义身边,女儿傅冬菊是共产党员,智囊潘纪文是共产党员,共产党通过多条线索掌握傅作义动向,引导他投向和平。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以后,新华社2月2日公开毛泽东起草的林彪、罗荣桓致傅作义信。2月3日,毛泽东从西柏坡指示北平:要告诉傅作义,他过去做的是错的,此次做的是对的。他的战犯罪行我们已经公开宣布赦免,断不会再有不利于他的行动。他不应当搞什么中间路线,应向我们靠拢,不要发表不三不四的通电,应发表站在人民方面即我们方面的通电。如果他暂时不愿发表这样的通电,也可以等一等,想一想再讲。 对于傅作义这个国民党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人物,毛泽东也要团结——批评——团结呢! 毛泽东会见四老之后,步行到招待所看望傅作义。 傅作义惶恐地表示:“毛主席,我有罪!” 毛泽东却亲热地说:“不!你有功!抗日战争你立了大功,现在,保留北平古都,又为人民立了大功。” 还是毛泽东知我!身经百战的傅作义,最珍视的战功还是打日本。 毛泽东又说:“傅将军,过去我们在战场上见面,清清楚楚。现在我们是姑舅亲戚,难舍难分。”毛泽东顺手向傅作义敬烟,傅作义不抽烟,但忙为毛泽东点烟,两人的距离一下缩短了。 毛泽东风趣地说:“蒋介石一辈子甩码头,最后还是被你把他甩掉了!” 傅作义在国民党高层多年,与蒋介石依然隔阂很深。哪里想到,与毛泽东却是一见如故。 谈到对傅部人员政策时,毛泽东大度地说:“我俘虏你的人员,都给你放出去!” 这令傅作义更加感动。傅作义知道,共产党对自己还是会给予礼遇的,但是,部下遭难,傅作义还是心中愧疚。前些日子,已经有些基层官兵找傅总要饭碗了! 傅作义没有想到,毛泽东还说可以把这些人送到绥远,而绥远此时还没有参加起义。 毛泽东豪爽地说:“绥远问题可以先放一下,让他们先学习学习,这些人,我们以后还要用!”毛泽东还安慰傅作义,“对于你们来说,走革命的道路,要过好几个关,但是最主要的是过军事关。这一关过好了,以后的土改关、民主改革关,将来还有社会主义关等就好过了。” 傅作义听说过共产党的洗脑手段,毛泽东的洗脑怎么令人如沐春风? 当毛泽东问傅作义将来愿意做什么工作的时候,傅作义诚恳地说:“我想不能在军队里工作了,还是回河套一带做些水利吧。” “你对水利有兴趣?”毛泽东立即说,‘哪河套工作面太小了!”毛泽东没有忘记傅作义是位战将,又特意说,“军队工作你还可以管,我看你还是很有才干的。” 英雄识英雄!中共统帅毛泽东也肯定自己的军事才干,自诩善战的傅作义十分受用。 离开西柏坡时,傅作义已经是别样心情。军委情报部部长李克农说:“傅作义来西柏坡见到毛主席以后,像换了一个人。” 傅作义回到北平,很快发表公开通电。 战犯名单中的人物,也能同共产党合作? 傅作义的命运在国民党营垒中引起连串地震…… 2月25日,东北民主人士由中共元老林伯渠陪同,乘火车到达北平。 李家庄的民主人士先行到达北平,在车站欢迎。 民主力量大会师! 车站的欢迎仪式十分隆重。年纪不小的民主人士也乐得忘情,纷纷把同伴抛向空中…… 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北平市人民政府、中共北平市委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在中南海怀仁堂举办欢迎大会。 林伯渠、董必武、彭真、林彪、薄一波、聂荣臻、叶剑英等中共负责人,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等东北来的民主人士,周建人、符定一、胡愈之等李家庄来的民主人士,还有傅作义、邓宝珊等起义人员,上海代表团邵力子、颜惠庆、章士钊、江庸等人,四百多人欢聚一堂,真是北平有史以来罕有的盛会! 同期,还有众多民主人士经由其它途径到达北平。 此时的北平,堪称群贤毕至。 有人却问:民主力量大会师,傅作义、邵力子这些人算什么? 刚刚到达北平,民革内部就有争论。 李济深主张:争取国民党军政人员投身革命。 谭平山提出:这些人起义投诚可以,参加民革不行。 中国政坛原有国民党、共产党、第三方面,现在怎么,又冒出一个“第四方面”? 新政协有没有第四方面的位置? 4.进京赶考,千古绝唱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老蒋最忌第四方面。 大势已去,国民党将领纷纷与共产党接洽,接连不断的战场起义使国军内外受敌,防不胜防。 长江战役,本指望在解放军渡江时重现赤壁大战的奇迹,但是,江阴要塞率先倒戈,口径巨大的岸防炮反而轰向国军阵地;海防第二舰队二十五艘舰结队脱离,放共军的木船渡过南京天堑。 “共军”在地面上势不可当,空中却还是国军的天下。蒋介石下令:轰炸北平等中共控制的城市! 出于对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中共中央没有急于进城。 毛泽东向米高扬解释中共的政策时曾表示:不急于进城,不急于建立外交关系,要“先打扫房子”。当时,米高扬不大理解毛泽东的意思。 可是中国老百姓都懂。接管一座房子,不等于这个房子就能待客了,还要打扫卫生,除旧布新。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出发进城。北平城已经完成大扫除了。 清晨的公路上,十一辆吉普车和十辆大卡车组成长长的车队。 “进北京喽——”小女孩儿的声音嘹亮。这是毛泽东的小女儿李纳,李纳可想进北京城玩了,李纳不知道那个城市现在不叫北京叫北平,因为妈妈和叔叔阿姨们总是说北京北京的。 毛泽东与周恩来心情激荡地并肩走向车队。 进北京,对于中国任何一个外地知识分子、外地政治家,都是无与伦比的心灵震荡。 有人说,农民出身的毛泽东,在心灵深处,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恐惧。其实,那是小看了毛泽东。 1915年,刚刚在长沙张贴“二十八划生征友启事”的毛泽东,写信给北京的师友黎锦熙:“北京如冶炉,所过必化。弟闻人言,辄用心悸。来信言速归讲学,并言北京臭腐,不可久居,至今不见征轺之返;又闻将有所为,于此久居不去。窃大惑不可解,故不敢不言,望察焉,急归无恋也。”那时的毛泽东,已经充分看到城市的腐蚀作用。 1918年,为筹划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来到北京。这时他投入的“冶炉”,却是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第二年,毛泽东因母病返回湖南,一个月后五四运动爆发,毛泽东发起并领导了湖南的学生运动。 1919年底,毛泽东又为驱逐湖南督军张敬尧事到达北京。在北京,毛泽东得以与李大钊频繁接触;在北京,毛泽东有机会阅读中文版马克思主义书籍。1920年5月,毛泽东从北京去上海,又接触了正在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陈独秀。 此时的北京,堪称革命“冶炉”! 毛泽东的这段北京生活,是一生的关键时期。也许,毛泽东的共产主义信念,就是在北京建立? 三十年前一书生,三十年后率大军。 1949年进京的毛泽东不再是云游书生,革命成功的毛泽东将坐镇古都,号令全国! 然而,毛泽东此时又非常清醒。他非但没有以改朝换代的皇帝自居,反而依然把自己摆在学生地位。毛泽东感叹:“恩来,我们是进京赶考啊!” 帝王时代,文人事业的最大考验莫过于进京“殿试”,中进士,考状元。现在,对于毛泽东这些共产党人,进城执政,将是更为严重的考试。 “我们备课了。”周恩来答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周恩来知道,毛泽东此时此刻想起了李自成。 抗战期间,郭沫若写了一本《甲申三百年祭》,讲述李自成胜利进城后骄傲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将其列入整风文献,号召全党学习。 黄炎培到延安访问时提醒毛泽东:“其兴也氵孛焉,其败也速焉,是历来新政权的周期率。” 毛泽东回答:“共产党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武器是民主。” 毛泽东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曾被党内反对派称为枪杆子主义,国民党也攻击毛泽东“武力万能”。在一些人眼中,似乎枪杆子就是暴政,选票才是民主。 共产党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共产党选择枪杆子,那是因为在蒋介石统治的中国,只有枪杆子的阵地,没有选票的席位。 共产党发动起义的时候,手里的枪比蒋介石少。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共产党的枪越来越多,蒋介石的枪反而越来越少。人们认为:这个过程,就是中国老百姓在用枪杆子选举共产党执政。 用枪杆子选举,堪称中国改换政权的特殊民主形式。但是,共产党执政之后,选举,就必须用选票了。 “新政协,一切要按民主程序办事。”毛泽东感叹,“恩来呀,我们也要准备有些人不投我们的票……” “民主的方式最有说服力。”多年从事政治活动的周恩来自信地说。共产党主张民主协商,共产党建设民主政府,共产党坚持实行民主政治,就能够团结一切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 民主! 中国传统政治未必全无民主色彩。宋朝就有“封奏”制度,对于皇帝下达的诏书,如果朝臣发现不妥,可以封回,请皇帝重拟。在朝者可以用权,在野者未必不可以上书议政。但是,那些有限的民主,从来不能上升到通过民主程序更换最高执政者的程度。 “民主是哪样?民主是哪样?民主是一杆枪,争到手来和平幸福才能有保障……民主是哪样?民主是哪样?民主是一个宝,争到手来子孙世代才能吃得饱……争取这杆枪,争取这个宝,自由幸福,和平康乐一齐都来到!” 此时流传的这首民歌,道出中国百姓对民主的崇高期盼和切实打算。 长期以来,民主,一直是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独裁的旗帜。可是,今后,共产党也要掌权也要执政,那么,如何继续举起民主的旗帜? 进京途中,毛泽东和周恩来仔细商讨新政协事项…… 从二十八年前的几个共产主义小组,发展到今天遍布全国的一个大党,共产党长大了,共产党成熟了,共产党在进城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会上,毛泽东给大家出了个题目:“进城以后到底怎么办?” 毛泽东特别强调,共产党进城以后,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经得起胜利的考验,千万不能当李自成。 中共中央领导人共同商定,约法几章: 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不拍掌,五不以个人名字当地名,六不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 关于全党工作,会议决定几项重大转变: 在胜利完成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军的主要任务从战斗队转向工作队,开展新解放区的工作。 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围绕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展开工作。 会议还决定了经济政策、外交政策。 这是一次制订夺取全国胜利和胜利后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决策性会议。这次会议,当然要决定建国大计。 毛泽东提出:“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现在一切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都站在我们方面。” 中共中央正式决定:通过开好政协会议,履行建国程序。 为了防止因胜利而骄傲,毛泽东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如今,毛泽东向北京城跨出第二步。 东方朝阳照耀,吉普车冲向北方…… 条条大路通北京。 各地民主人士到解放区参加新政协不再远绕东北的大连、丹东等地。山东的青岛、烟台等口岸都是解放区的天下,最近便的是由天津上岸,当日即可直达北平。 他们到达的北平,已然换了人间。 进入北平之后,共产党立即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政府,全面整顿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今天,北平又要迎接它的新主人了! 毛泽东进城,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但是,毛泽东不准举行群众欢迎仪式,即使是欢迎民主人士的那种规格也不准搞! 然而在进城途中毛泽东却发现,路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卫兵的刺刀指向路旁的老百姓。毛泽东喝令停车,毛泽东声称不进城了! 还是周恩来过来,命令卫兵一律向后转。 这样,卫兵就不是面对老百姓,而是面向公路,照样能够看到对面情形。 毛泽东这才上车出发。 周恩来发明的这种警卫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周恩来又与毛泽东达成妥协,不搞扰民的欢迎仪式,但是,与民主人士一起阅兵。 3月25日,北平西苑机场。 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马叙伦、傅作义等人,与中共将领在此恭候。黄炎培逃出上海,绕道香港北上,今天刚从天津赶来,没有休息就直接参加阅兵。 中午过后,毛泽东等中共五大书记乘车来到。 自从1945年离开重庆,毛泽东已经几年没有见到这些老朋友了!毛泽东朝郭沫若亮亮腕上的手表——那还是郭沫若在重庆送的。 郭沫若感慨,在重庆迎接毛泽东时还提心吊胆怕国民党特务暗杀,几年过来,现在竟然是欢迎毛泽东进城执掌全国政权。 盛大阅兵式! 中共与民主党派的领袖们乘坐的车队,威严地驶过威武的大军…… 5.毛泽东怎么打麻将 阅兵的车队离开机场,民主人士车队驶向城里的北京饭店,中共中央机关车队驶向郊区的香山。 驻在城外的香山,毛泽东就算进城了。 如今的北平无人再谈第三方面。 大家都是民主力量,大家都是新政协成员,都是一家人! 可是,大家都越来越多地面对“第四方面”。 上海代表团“四老”返回后,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于4月1日飞到北平。 代表团中的各位代表,全是同中共纠葛甚深的国民党人士。首席代表张治中更是与周恩来关系非常。 张治中是国民党阵营中惟一未曾同共产党直接交手的高级将领。有人因此说张治中亲共,有人却说张治中曾是蒋介石依为肢骨的侍从室主任,不可能亲共,那是老蒋专门留着他与共产党谈判。周恩来却知道张治中的真实立场。 黄埔军校期间张治中与周恩来共事,曾向周恩来提出加入共产党。广州四一五事变时邓颖超正难产住院,打算避难外地却没有旅费,还是张治中秘密支援五百元。张治中担任新疆长官期间释放被盛世才关押的共产党人,而且将他们安全送达延安。 对于共产党来说,张治中是一个只做好事不做坏事的真朋友。 对于李宗仁来说,张治中也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他也主张蒋介石让位呢。 能够得到双方的信任,张治中是最合适的和谈代表。 张治中一向礼遇共产党领导人。 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周恩来担心国民党制造飞机失事,张治中就亲自到延安迎送,用自己的生命作抵押。 1947年3月7日,美方派四架飞机送中共代表团返回延安。国民党代表张治中、邵力子,民盟代表罗隆基、叶笃义到机场送行,张治中对董必武说:“我是来给你送行的……” 董必武风趣地说:“两三年以后,我会在北平接你,你就变成客人了。” 两年后,董必武的预言果然实现! 可是,到达机场迎接张治中却没有周恩来,没有董必武…… 感到慢待的张治中来到六国饭店,只见门口悬挂着标语:“拥护真和平,反对假和平!” 进了饭店,张治中才见到周恩来。张治中心中的火气顿时爆发:“恩来兄,我们即使打了败仗,也还是政府代表吧?”张治中有资格责备周恩来失礼,张治中对待共产党从不缺礼。 周恩来顶撞道:“文自兄,你出发前去溪口做什么?” 张治中顿时语塞。 张治中出发前特地去溪口请示蒋介石,那是因为他和李宗仁都知道,没有老蒋的同意,国民党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可是,人所共知,只要老蒋干预,和平肯定没有希望。张治中请示老蒋当然会被共产党认为另有名堂。 所以,张治中秘密出行。不承想,还是被情报准确的周恩来知道了。 张治中吵不起来了。他出行的时候,南京十一所大专院校的六千多学生游行欢送,口号是:“拥护真和平,反对假和平!” 现在,张治中真想和平,但是,老蒋呢? 张治中如果知道南京后来的情况更会寒心。 南京游行的学生到总统府递交请愿书,又游行回到鼓楼中山大学操场,正要解散时,大批军警出现了。蒋介石直接授意南京卫戍司令张耀明镇压学生,当场打死学生两人,打伤学生一百多人…… 就在全国学生谴责南京“四一惨案”声中,国共谈判开始了。 中共的谈判策略与以往不同。双方集体会谈不多,个别交谈却频频进行。 毛泽东等中共干部、李济深等民革干部,都与南京代表团诸人个别交谈。 张治中尚不得知,他自己已经是“第四方面”的争取对象了。 4月13日进入正式会谈阶段,毛泽东在确定谈判原则的同时,特意布置:“应争取南京代表团六人都同意签字,如果李、何。白不愿签字,只要他们自己愿签,亦可签字。签字后他们不能回去,叫他们全体留平。” 无论和议是否成功,都要挽留对方代表。此种胸怀,古今中外罕见。 周恩来计划,在新政协中增加一个第四方面。 就新政协组成,李济深曾向共产党提出:蒋管区的实力派。地方政权,部队、地方团队,党派、政团、人民团体、社会贤达,这三方面人士参加新政协问题请中共考虑。后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规定新政协组成人员时加上一句:“也要邀请少数右派而不是公开反动的分子参加。”这就给第四方面留下了门。 第四方面中人往往掌握军政大权,更是中共策反目标。 济南,周恩来通过章伯钧与守军36军军长吴化文取得联系,吴化文率领两万部队战场起义,在解放军攻城时把坚固防御撕开一个大缺口。 上海,地下党在国民党海军最大的巡洋舰重庆号中建立“士兵解放委员会”,还取得舰长邓兆祥的合作,在渡江战役之前,重庆号驶出吴淞口,削弱汤恩伯的长江防线。 周恩来的目光相当广阔。湖南的程潜、陈明仁,云南的龙云、卢汉,四川的刘文辉,甚至西北的胡宗南、广东的余汉谋都是重点争取对象。 中共设想的第四方面甚至包括南京政府的最高负责人——“代总统”李宗仁! 李宗仁向有政治头脑,他的身边,有两位亲信政治幕僚:程思远负责联络右派,刘仲容负责联系左派。联系左派的刘仲容得到许多接触中共的机会,连自己也被左派感染,成了中共特别党员。在中共与桂系的谈判中,刘仲容成了双方信任的人物。 南京和谈代表团到达北平时,还有一个对外保密的刘仲容作为桂系代表先期到达。两个代表团同居高级饭店而不碰面,上演谈判的平行蒙太奇。 毛泽东、周恩来都单独会见刘仲容,仔细听取他介绍桂系情况。中共中央委托刘仲容转告白崇禧:不同意他关于解放军停止前进的要求,但是允许一些地方的桂系部队自行撤退,一些地方桂系部队继续驻防,而且可以商谈华中问题处置。 4月5日,南京代表团的专机从北平返回南京,下机的客人拒绝接见关注和谈的记者,被南京报界称为“神秘客”。 神秘客其实是民革的朱蕴山、李民欣,还有刘仲容、刘子衡。 他们的使命确实神秘。 朱蕴山给李宗仁带来李济深的口信:“只要李宗仁把总统印信带在身边,无论在哪里签署和平协议都可以,将来他就可以凭此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的副主席。” 李宗仁默然听着,没有表态。李宗仁相信,朱蕴山带来的虽然只是口信,却绝对可靠。 朱蕴山其人,乃中国政坛奇人。 朱蕴山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国民党、共产党,在八一南昌起义后又参加“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三党)”、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后来还参加民盟、民联…… 朱蕴山交游广泛,经验丰富,不仅在民革中担任中央常委负责组织工作,而且还在多个民主党派得到信任,同时担任多党中央常委,参与组织人事工作。朋友们说:朱蕴山就是梁山的朱贵,专门迎接各路好汉入伙。 朱蕴山临行前,周恩来还交给他一大把自己的名片,叮嘱朱蕴山交给南京的朋友,解放军进城时,持周恩来名片者保证安全。 李宗仁虽然相信朱蕴山带来的口信,但他有疑虑:自己那个战犯名义怎么办?朱蕴山立即报告北平,毛泽东当日回电表示不难解决。 白崇禧与中共谈判的目的是诱使解放军放弃渡江,现在刘仲容汇报:“中共方面态度坚决,政治要过江,军事也要过江。” 白崇禧顿时失望:“他们一定要过江,那仗就非打下去不可,还谈什么?” 白崇禧甚至考虑,把朱蕴山扣下来作人质,准备和谈失败换南京代表回来。 4月9日,李宗仁召集白崇禧、李品仙、夏威、邱昌渭、程思远会商。白崇禧提出,目前最大的危机是蒋介石在幕后控制党政军大权,德公没有掌握政府的权力。会议决定向蒋摊牌。 北平,毛泽东还在为争取桂系作最后努力。 香山的双请别墅本是一处幽静的地方,可是自从毛泽东住到这里,这里又成了政治活动中心。院中的石桌旁,围坐着毛泽东和南京代表团的黄绍竑、刘斐。 经过艰苦的谈判,南京代表团已经与中共方面商定协议的全部文字,现在,就等李宗仁签字了。桂系的核心人物是李、白。黄三人,所以,为了达成协议,张治中特派代表团中的桂系人物黄绍竑回南京说服李宗仁签字。而毛泽东,也特地在黄绍竑行前约见。 毛泽东亲切地说:“南京的签字,就拜托季宽兄了?” 蒙毛泽东器重,黄绍竑恭敬地汇报:“黄,是坚决主张签字的;白,主战的决心也不小。” “李是中间派?”毛泽东笑道,“你告诉德邻先生,调桂系部队到南京保驾,或是随时准备转移,他到哪里我们都同他签字,请他来北平出席政协,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连战犯名单中的第二位您都要?”刘斐惊异。刘斐参加代表团,是李宗仁亲自增添的。 “我们这里是三缺一嘛。”毛泽东风趣地借用一句麻将用语。可不,三人旁边空着一个位子呢! 刘斐意味深长地问:“您打麻将,是喜欢平和呢,还是喜欢清一色?” 毛泽东一愣,立即会意:清一色,是指新政权全由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等长期反对国民党的力量组成,而平和,是指各种政治力量包括国民党官员只要转向革命一概容纳。 毛泽东笑道:“平和卜平和!” 刘斐和黄绍竑顿时松弛。这两位在国民党中都是方面大员,联系军政高官甚多。 大势已去,国民党阵营的军政要员也在寻找出路,但都担心中共不肯接纳。这下好了,共产党最高负责人当面承诺,这就意味,自己,以及国民党阵营的其他朋友,只要投向革命阵营,就有出路。 告别时。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下次来的时候,多邀些朋友,我们和傅作义将军一起吃饭……” 黄绍竑认真地回答:“我们一定会来!” 与共产党打交道,黄绍竑不是没有顾虑的。1927年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从江西转战广东。李济深大为紧张,命令黄绍竑把共产党驱逐出境。黄绍竑率领部队顽强阻击,在三河坝把起义部队击溃。周恩来病重,在叶挺、聂荣臻的护卫下乘小船流落香港,朱德、陈毅带领残部转往江西。 1949年初,黄绍竑受白崇禧之托到香港接李济深,可是李济深已经先行投奔共产党。黄绍竑顿时醒悟,也在香港约见共产党人潘汉年,特意就和谈事项请教中共。识时务者为俊杰,黄绍竑此次参加南京和谈代表团,是事先得到中共同意的。 这次来北平,得以与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直接接触,更给黄绍竑带来宽慰,黄绍竑写下一首《感时·调寄好事近》: ……昨育小睡梦江南,野火烧寒食; 幸有一帆风送,报燕云消息…… 6.周恩来深夜飞车 黄绍竑下了香山,就要乘飞机回南京复命。考虑到此行任务难当,黄绍竑又向张治中求援。张治中又加派代表团顾问屈武随行。屈武是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的女婿,可以由他委托于右任督促李宗仁签字。 黄绍竑、屈武之行关乎大局:如果南京签字,将出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局面,大江南北不战而统一。如果南京拒绝签字,解放军必将渡江作战,那么,国民党必败不说,连代表团诸位的安全都成了问题——老蒋会拿他们泄愤。 时不我待,黄绍竑、屈武当夜出发。 当时的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处长童小鹏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十六日这天,黄绍竑和屈武要乘飞机离平回宁请示和平协定签字问题时,周恩来工作很忙,但他觉得应当到西苑机场同他们做行前面谈。在途中,他几次催促司机钟步云把汽车开快一点儿,说一定要在飞机起飞前赶到。当黄绍竑等人正在登机时,周恩来及时赶到并在舷梯旁与他们谈了话。在回中南海的路上,他表扬了司机钟步云。” 表面看来,这又是周恩来礼貌待人的一段逸事。但是,当时伴随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却认为,周恩来深夜冒险飞车,一定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成元功回忆,那天晚上,周恩来在中南海勤政殿独自办公,身边只有成元功一人。 月光笼罩勤政殿,到处静悄悄。 已是深夜,正在办公的周恩来突然想起什么,叫成元功要北京饭店南京代表团的电话。通讯条件差,电话许久不通,周恩来急了,立即派成元功要车。成元功见周恩来着急,不敢多问,立即叫来司机。 已是深夜,只有成元功一人护卫,周恩来驱车离开中南海。这时,北平刚解放不久,特务活动还很猖狂,上级对周恩来等人的安全保卫工作要求很严。成元功没有想到,周恩来命令司机直开西苑机场。从市中心的中南海到西郊的西苑有二十公里左右,远离市区保卫范围。成无功提醒周恩来:没有带警卫部队。周恩来却死盯前方,只是要求司机加速。见周恩来脸色沉重,成元功不敢再问,只是警惕地观察着前方。 吉普车飞驰,冲入黑暗。郊区公路没有路灯,路面颠簸,随时可能遭遇伏击或翻车。成元功紧握手枪,半身探出车外观察。周恩来却严厉地催促:“加速!加速!”司机钟步云是红军老战士,跟随周恩来多年,很少见他如此急迫,狠狠把油门踩到底。 吉普车飞驰,成元功偷偷看去,里程表上的数字,速度已经超过每小时一百二十公里! 周恩来还在催促加快。 吉普车赶到机场时,飞机已经发动,黄绍竑和屈武正走向飞机,送行人们向他们挥手告别。 吉普车风驰电掣地抢到前面,黄绍竑和屈武吃惊地发现,车门打开,从车上走下的竟是周恩来! 周恩来拦住黄绍竑和屈武,严肃地提醒:“请你们转告南京方面,和议签字,应该自拿主张,不要请示蒋介石!” 周恩来又把屈武拉到一边说话,成元功和黄绍竑踱步等待。 萧何月下追韩信,至今传为千古佳话。 周恩来月下追屈武,所为何事? 成元功知道,屈武是闻名全国的民主斗士。 五四运动,屈武是陕西学联派往北京的两代表之一。到京后,又是进入新华门谈判的十个学生代表之一。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傲慢地拒绝学生要求,屈武义愤填膺,以死力争,一头撞向墙壁,血流满面!消息传到新华门外,示威学生群情激奋。深夜一点,北洋政府不得不宣布拒绝在巴黎合约签字。屈武“血溅总统府”的壮举天下闻名,得到孙中山的当面称赞。后来,屈武成为陕西名人于右任的女婿,又与中共素有联系。 严格执行保密守则的成元功,自觉保持在不能听到谈话内容的距离,成元功也猜不到周恩来与屈武在商谈什么紧要的问题。 周恩来谈话的内容,后来还是从屈武的回忆录中找到—— 周恩来急切地对屈武说:“听说南京决定派于右任先生为特使来北平协助谈判,这很好嘛!我们欢迎他来。”我估计,南京政府批准这个和平协定的可能性很小,将来决裂了,我们就请他留在这里,出席新政协。” 于右任是国民党元老,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按照五院制度,于右任是仅次于“总统”的五位高官之一。李宗仁接替蒋介石之后,国民党内部蒋系人物阳奉阴违,行政院擅自迁往广州,而于右任却带领监察、立法两院委员留在南京,与“代总统”共存亡。 对于这样一位国民党的忠臣,周恩来却给予极大的关照,作为于右任的女婿,屈武不能不表示深深的感谢:“岳父一直感念周副主席对他的关怀。可是,张治中先生坚持要他留在南京,督促李宗仁批准和平协定。” 听说于右任不来北平,周恩来十分遗憾,思忖片刻,又机敏地说:“现在既然他不能来了,请你到南京务必转告他,如果南京政府拒绝批准这个国内和平协定,我们解放军决定在本月20日渡江,希望于先生千万留在南京不要动,到时候我们会派专机接他来北平,将来同李济深、沈钧儒、张澜等先生一起参加新政协,我们一起合作!” 成无功远远地望着,借着月光,他看了一下手表:凌晨四点。 飞机旁,周恩来坦诚的面容是那样动人…… 7.李宗仁与傅作义、于有任与张治中 此时的南京,却没有这般胸怀。 傅厚岗——李宗仁的官邸,满屋人个个沉闷沉重,空气紧张得要爆炸。 黄绍竑看看李宗仁,李宗仁皱着眉头沉默不语;黄绍竑看看白崇禧,白崇禧脸色铁青地细读协议文本;黄绍竑看看程思远,程思远屏气不动…… 黄绍竑知道,自己带回的协议文本不受欢迎。桂系的谈判意图,是共产党不要过江,桂系可以划江而治。但是,稳操胜券的共产党哪里会那么好哄? 黄绍竑苦口婆心地解释:“我何尝不想划江而治,可是,中共说,搞南北朝,就是分裂民族的罪人……” “谈不成就打!”白崇禧恼羞成怒地拍桌子,“我们还有半壁江山,百万大军!” “能打得过共产党我们还用得上谈吗?”黄绍竑反感白崇禧的感情用事。 “我回广西打游击!”白崇禧强词夺理。 “打游击?人家共产党才是游击战的祖宗!”黄绍竑讥讽地说,“你小诸葛就出这种主意?” “你替共产党说话?”白崇禧怒了,“当年你投奔老蒋,现在你又想背叛桂系!” 白崇禧这是揭了黄绍竑的老底。当年,蒋桂战争正在胶着之时,桂系大将黄绍竑受蒋介石拉拢临战撤兵,导致桂系大败。 黄绍竑恼羞成怒:“你不背叛?你拒绝和谈,不过是想当老蒋的国防部长!” 这又戳到白崇禧痛处。白崇禧怒吼:“我枪毙你!” “你毙!”黄绍竑一脚踢翻茶几,“你是统兵大将,你连德公的号令都不听……” 两个高官大斗,众人慌忙劝阻。 李宗仁却只是倒在椅上,痛苦地闭上眼睛。和不成,战不胜,这个代总统真没办法当下去! “拼!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白崇禧径自出门,“德公,我去武汉决战!” 黄绍竑也猛然起身。 “季宽!你去哪儿?”李宗仁惊醒。 “李、白、黄,如今只有分道扬镳了……”黄绍竑泪下,“我暂时去香港。德邻,我最后劝你一句,千万不能去台湾!” “王八蛋再上当!”李宗仁咬牙切齿地说。 黄绍竑泪水如注,转身就走。 李宗仁呆呆地并不相送。 程思远摘下眼镜拭泪。 李宗仁暗想,自己的下场,也许还不如傅作义…… 历史转折关头,往往也是个人命运转折关头。 李宗仁与傅作义同为非蒋嫡系的地方实力派,李宗仁离开北平行辕升任“副总统”时,正是傅作义接管他的中南海驻地。可是,傅作义在1949年签订北平和平协议,成为历史功臣。李宗仁却因拒绝和议签字而败走海外。 就在与共产党和谈期间,李宗仁还请求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为自己举行一次茶会。 茶会上,李宗仁面对美、英、法三国大使,再次述说中国人民的苦难;李宗仁提醒西方大国,不要放任共产主义在东方泛滥;李宗仁表示,不再要求物质援助,只是敦促三国大使发表联合声明,在道义上支持自己;李宗仁希望,这个联合声明会促成北平的和谈。 李宗仁没有想到,司徒雷登连话都不肯讲,只是推出英国大使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空话,联合声明更是没有后话。 离开南京,李宗仁曾回桂林,又不得不到广州充当名义总统。他还是寄望于美国,又派甘介侯去美国游说美援…… 1964年,多年居留美国的李宗仁,经程思远与中共取得联系,绕道巴黎返回北京。 李又见到黄!尽管李宗仁的回归比黄绍竑晚了十五年,但毕竟还是老友重逢。不久,白崇禧在台湾发表一篇斥责李宗仁的声明。看到老友这篇言不由衷的文字,李与黄判断:蒋又替白写文章了。白崇禧进入台湾以后,终生未能离开一步。 在欢迎李宗仁归来的宴会上,周恩来感慨:“李德邻先生回来,北伐军八个军长,就有四个在大陆了……” 大家屈指一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第六军军长程潜、第七军军长李宗仁、第八军军长唐生智,果然都在大陆。 这时,周恩来又招呼几位解放军将领与李宗仁干杯:“你们可是打过仗的,现在你回来大家欢迎你……” 宾主畅饮。 有人不禁想到:李宗仁的广西北伐部队是第七军,邓小平在广西百色起义建立的红军也是红七军;李济深的广东北伐部队是第四军,他的部下叶挺后来在抗日战争中率领的共产党部队叫作新四军;李济深曾任第八路军总司令,共产党部队在抗日战争中也改编为八路军…… 其中莫非有历史渊源? 李宗仁感叹:“我们国民党人和海外爱国民主人士应该有‘服输’精神,让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建国。” 在欢迎李宗仁的宴会中,也有心定神闲的傅作义。 还有张治中与于右任,这两人都是国民党内有影响的正派人物。 为了支持李宗仁挽救国民党,于右任自己错过去北平的机会。但是,于右任先生却把邵力子的夫人傅学文送往北平。 邵力子去北平谈判后,南京特务企图扣押傅学文作人质,于右任就把傅学文接到自己家里保护起来。4月11日,李宗仁派专机送刘仲容返回北平,于右任带着傅学文一起到机场送别,就在飞机启动的时候,于右任一掌把傅学文推上飞机,在场的特务想制止也来不及了。 这架专机真是贡献非凡。先把傅学文送到北平,又把屈武、黄绍竑带回南京。后来,又是这架飞机把张治中夫人也带往北平。 张治中是个道义观念很强的人。作为谈判首席代表,他曾经认为自己理应回南京复命。周恩来却对他说:“蒋介石没有信义。过去,我们已经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现在不能再对不起一个姓张的朋友。” 周恩来提起张学良,使张治中想到,自己应该警惕蒋介石的迫害。可是,张治中也因而更加担心自己的家属。 张治中不知,自从南京代表团到达北平,周恩来就布置南京地下党营救诸位代表的亲属。 南京地下党的沈世西曾任张治中弟弟张文西的秘书,现在是国防部参谋,他秘密把张治中的妻子、孩子八人送上南京到上海的火车。上海地下党的迎接人邓士章是空军基地的指挥官,他又把张治中的亲属悄悄安排进专机。 和谈失败后,行政院院长何应钦派专机到北平接和谈代表团请人返回上海,北平来的朱蕴山、李民欣也乘这架飞机返回北平。专机到达北平,机舱中走出的还有张治中家属。 周恩来如此关照,张治中还能不留下吗? 张治中与南京代表团诸位亲笔签字,向何应钦表示自愿留在北平。 而于右任老人,却永远失去了机会…… 1949年4月21日,在南京政府拒绝签字之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长江,解放军万舟齐发,穿越硝烟与水柱…… 两艘英国军舰闯入解放军作战地域,开炮轰击解放军船只,前线指挥官叶飞当即下令开炮还击,英舰“紫石英号”被击伤。 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挡人民解放军前进! 南京城四门大开,高官显宦纷纷逃亡。 “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这个长髯飘胸的七十老人,被几个军官挟持出门。 于右任依依不舍地望着南京城,痛苦地喊:“张治中啊张治中,你倒是留下了,我这一去,何时归来啊……” 于右任被胁迫到广州后,公开声明:“在国民党内,我只礼孙中山这个佛!” 于右任本打算绕道香港去北平,却被蒋介石裹挟到台湾。 本想返回国民党阵营的张治中被留在共产党领导的大陆,一生荣华。而本想留在大陆的于右任却被裹到台湾,终生思乡。 于右任在台湾留下哀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 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李宗仁飞离南京的时候,特意要驾驶员在南京上空转圈。 驾驶员注意到:李宗仁在南京上空转了两圈,比蒋介石多一圈。 程思远离开南京,应蒋经国之邀到了杭州。 山外青山楼外楼。过两天,蒋经国就要离开大陆飞往台湾了。再看看西湖美景,再会会老朋友。 两位朋友在“楼外楼”酒家用餐,可是,著名的西湖醋鱼也挑不起口味。 两位朋友又乘车游览西湖。 蒋经国心情沉重,一言不发。 程思远感慨万千,莫知所之。 后来,蒋经国主政台湾,程思远遁居香港。 再后来,程思远回到大陆,蒋经国终老台湾。 人生在世,几多转折,几重感叹…… 8.斯大林有没有反对中共过江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以这首诗将渡江作战的胜利载入诗史。毛泽东的诗也使人想到:难道当时有人主张穷寇勿追? 在中国的许多历史书籍中,包括陆定一等高级干部的回忆中,都记载,解放战争期间,斯大林曾反对中共过江。但是,也有杨尚昆、师哲等人说:斯大林不曾反对中共过江。毛泽东的俄语翻译李越然曾经参加多次中苏高级会谈,他明确地说:“没有听说过这回事。” 有人说,是1949年初,米高扬访问西柏坡时提出反对过江意见。 米高扬在回忆录中记载了这次会谈讨论的问题。米高扬提出,当时中共与苏共的主要分歧是:就国民党政府1月8日请求苏联调停国共内战事,苏共征求中共意见,认为中共应同意和谈,使人们不能指责中共愿意继续内战。毛泽东则认为,苏联的建议会使美、英、法认为参与调停是应该的,中共认为应该义正辞严地否定国民党的和谈骗局,今年夏季过江,直捣南京。 这个记载与历史相符。苏联给国民党政府的拒绝调停答复在1月17日发出,比美国的拒绝还晚四天。 1949年4月,斯大林向毛泽东发出一份很长的电报。斯大林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之后,英美军队在解放军后方登陆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了。斯大林向中共中央建议:中国人民解放军不要匆忙南下及进军边境地区。 有些历史专家认为:斯大林的意见,限于建议中共从策略上考虑争夺和平旗帜、防止急躁冒进,这不是反对过江,而是主张暂缓过江。 也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担心中共渡江直接威胁西方在上海等地的利益,会引起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干涉,以致把苏联拖入新的大战。因此,斯大林虽然没有明说,但实际上是以外交辞令劝阻中共过江。 劝阻过江还是劝缓过江? 也许,这将成为又一个千古之谜。 历史上的谜团大多。所幸,谜团不能阻止历史前进。 无论是否有人劝阻,历史事实是:毛泽东、朱德在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之前,不须征求任何外国人的意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凭借中国人民的意志,突破干里长江防线,直向南京! 拿下首都,就象征推翻一个政权。 大军开进南京,中共力图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对待更加广阔的世界。 进南京城时,中共中央严令保护外国使馆、保护外国侨民。进军上海时又通知:不得中央命令,不得向外国军舰发炮。 南京的外国使馆也面临选择,一些国家的使馆撤往广州,他们还承认那个溃逃的国民政府呢。一些国家的使馆留在南京,他们要看看新政权的动向。 有趣的是:一向支持国民党政权的美国,大使留在南京不动。一向支持共产党革命的苏联,大使去了广州。 风向变了,都要适应一下呢! 香港那边也有趣事。 4月26日,中共新华社香港分社,在香港大酒店举办盛大酒会,庆祝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香港各界名流、工商巨子、文化名人一百多人公然出席。港英政府非但不加干扰,反而允许一些“太平绅士’咄席。 4月27日,香港文化、新闻、文艺界六百多人又在金陵酒家集团聚餐,还上演了文艺节目。 按照中共中央部署:统一战线工作放眼世界。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乔冠华擅长撰写国际军事政治评论,国际知识丰富,英语相当熟练。身材高大的乔冠华风度翩翩地与外国朋友交往。眼看解放军南下,港英官员也知道中国的新政权将由谁领导,对乔冠华也是礼貌有加。 避居香港的章士钊琢磨这个乔冠华:此人是个外交人才!那时章士钊还不会想到,这个乔冠华日后会担任新中国的外交部长并娶了他的女儿章含之。 章士钊从香港乘船北上参加新政协,就是由乔冠华陪同的。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