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
她一生爱过无数的男人,也有无数的男人爱她。可是她最后剩下的,竟是一个不完整的男人。由他,送她上路。 清明节后几天,天天下雨,从长安城市区到太平公主曲江池边的山庄道路,被车马辗得泥泞不堪。而偏偏这时,这条路上行人陡增,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而且都是行色匆匆的公家人。从他们个个绷紧的面孔看。估计又有什么大事变发生了。 太平公主的山庄被一片迷濛的春雨洗刷着,绿得可爱,但却静得可怕。没有丝竹声,没有喧闹声,更没有欢笑声。整个山庄静悄悄的,看不到一丝活气,就是聚集在山庄议事厅里的人们也都沉默不语,任雨水打得树枝树叶沙沙响。 太平公主今天的打扮与往常不同,一身戎装,英姿勃勃,除了没戴沉重的头盔外,其余全部佩戴整齐,甚至箭袋里插满了箭。她坐在上首,挨次打量着两旁或坐或站的心腹们:一边是崔湜,窦怀贞、岑羲、肖至忠、慧范、陆象先;另一边是左羽林军大将军常元楷、右羽林将军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右散骑常侍贾膺福,济济一堂。 太平公主从椅子上站起来,环顾四周,用坚决的口气说: “好几天了,宫中全无动静,从宫里来的消息说,看不出异常情况。据我看,可能出现变故,故今日邀请各位共议大计。” 常元楷抢先说道: “李隆基以幼夺长,刚愎自用,岂是当皇上的料?我今日投在皇太公主麾下,一切听命。李慈、李钦、贾膺服诸将都是心腹朋友,只要公主一声令下,不消两个时辰,全城将尽在我的掌握之中。只是时间紧迫,事不宜迟……” 窦怀贞说:“明日太上皇早朝于含元殿,请常将军率羽林军从此门突入,捉拿李隆基。我与肖至忠、李慈在南面策应,定能一举成功。” 肖至忠说:“从这两日情况看,官中定有准备,不能拖延时日,吾意今晚行动,突然袭击东宫,杀他个措手不及。” “不行,”慧范说,“今晚一是太仓促,二是日子不吉利。明日,乃黄道吉日,出师大利。” 议论结果是多数人同意明早举事。 见陆象先一言不发,太平公主问道: “陆卿有何高见?” 陆象先说:“臣以为玄宗皇上乃以平韦之功继承大统,上下拥戴;如除之,当有正当理由,否则,恐人心不服。” 常元楷却说:“陆承相所言乃书生之见,自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秦始皇以武力治国谁敢不服?则天女皇在位十余年,谁敢不服?” 太平公主说道:“陆卿之言虽不无道理,但李隆基以微薄功德,潜居长上,今又登基为皇帝,朝野难服;且他离间宫廷,私通父妃,早应该废除了,只是太上皇昏庸,不明事理,才成全了他。这些都请陆卿细细思量。” 崔湜说:“陆兄,你的官爵,系小弟保举,太平公主一手提拔。公主今有事,理应知恩图报,勇往直前才是,否则,大家只有等死了。” 陆象先不语,起身向太平公主告辞道:“小臣年老,又胆小怕事,此事我就不参加了。” 太平公主冷笑道:“好呀,你去告密领赏去吧!” “小臣不能在公主需要时尽力,已深感抱歉,岂能去做告密的禽兽勾当?”陆象先说罢,向太平公主再次拱手,出门而去。 李慈大怒,拔剑撵了出去。太平公主急把他喊住:“李将军且慢,放他去吧。” 正在此时,从帘后走出太平公主的长子薛崇简。他向母亲下跪说: “母亲,请听儿一言:明日之事千万干不得。我家有良田万顷,房舍千间,财帛金银堆积如山,何必去冒险造反?若事成,于我何补?如事败,九族遭诛。望母亲三思。” 太平公主没想到儿子会反对自己,气得她上前揪住儿子的头发,一阵拳打脚踢。又命左右把他捆了,送牢中关起来再说。 薛崇简不顾满脸鲜血直淌,一再向母亲求道:“儿冒死进言,请母亲立即回头。若不听,悔之不及。”他又转过脸对崔湜骂道:“都是你这个无耻小人,权迷心窍,我家就败在你的手上,你是不会得到好死的!” 陆象先的退却,儿子薛崇简的背叛,都不足以动摇太平公主。为防止陆象先告密,她决定提前行动,命常元楷三更时分攻打东官,她将率府兵支援,务求一举成功。 岂知一切谋乱的布署都被薛崇简派乳母告了密,玄宗早有准备,防守严密。 三更时分,常元楷。李慈等人的御林军攻东宫遭挫。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又被兵部尚书郭元振指挥的龙武将军王毛仲、果毅将军李守德所领禁军从外围杀来。常元楷遭到夹击,顷刻间全军覆没。常元楷、李慈等被斩于马下。 太平公主见攻东宫失败,只得从山庄撤退,携崔湜带些细软逃到南山寺中藏匿。其余肖至忠、慧范、岑羲、薛崇训等,皆被杀。 郭元振领兵到南山寺,里里外外搜了一遍也没找到太平公主和崔湜。一气之下,举火烧了寺庙。 太平公主与崔湜从地下通道逃出南山庙,相互搀扶着走了一天一夜,至第二天黄昏,见前面半山上有一个道观,二人一癫一跛走了上来。 走近一看,原来是个破旧的道观。 当太平公主抬头见道观门额上那三个大字时,顿时晕了过去。 崔湜一边扶着她,一边抬眼望去,那上面明明是“太平观”三个字。 半晌,太平公主才醒来。她与崔湜交换了无奈的目光,硬着头皮朝里走。 进了观门,见一白发银须的老道站在门边笑吟吟地说道: “贫道在此迎候二位贵客多时了。” 说罢,在前引路,进了客厅。 二人感到吃惊,但已疲劳至极,只有随他入内。 “这位是崔相国吧,不知还认得贫道不?” 崔湜抬眼细看,他想起来了,原来是当年为张昌宗看相,说他有天子之命的金术士。那时,崔湜任吏部侍郎,曾参与过此案的调查审理,与金术士有一面之缘,不想今日在此地相会。 “认识认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金道长还如此精神。” “二位路上辛苦了,贫道早已准备了茶饭,请二位用后再叙。” 说罢,从后院端出一个大钵,里面是热气腾腾的小米稀饭。二人也不拘礼,舀了就吃。接着,老道又端来窝头和酸菜,都是太平公主从来没有吃过的粗食。但在饥饿中,那小米稀饭能比过她爱吃的春秋战国宫廷名小吃“桂髓鹑羹”,那窝头较之西汉文帝之母薄太后爱吃的“太后饼”有过之而无不及。 吃炮喝足之后,崔湜问道: “金道长,这附近有集镇吗?” “向南去五七里地有一集镇。” “我欲去集上卖些衣物食品,内人在此,请多照看。”崔湜说罢,与太平公主依依告别。大步下山去了。 “平平,你还记得我么?”崔湜走远后,金道长问太平公主。 她听到叫她的小名,心中一惊。她的小名只有父母等很少几个人知道,怎么这个从不相识的老道会知道呢? “你是谁?”她问。 “我是你叔公。” “什么?” “你小时候,我到宫里还抱过你。” “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那时你太小了,不过,我倒第一眼就认出了你。” “你的眼力就那么好?” “是你左眉上的那颗痣告诉我的。” “你既是我的叔公,那就是太宗皇上的兄弟,那你怎么出家当了道长?” “与你现在一样,在皇室斗争中失败,被你母亲武氏追杀,落荒山野,出家当了道士。” “啊!怪不得你为张昌宗看相说他有帝王之相,原来你是推他到悬崖边……” “不,是他自己要到悬崖边的,我只不过引引路。” “那叔公给我引引路吧,不过不要引我到悬岩崖边。” “平平,我为了给你引路,在这破道观里等了好久了。” “先谢过叔公,请叔公指点迷津。” “你一生已两为道冠,看来你与道家还有些缘分。现在,是第三次。不过这次不比往常,这次是要当真的。从此割断尘缘,再不涉人世事,过清心寡欲的道观生活。不知你愿意否?” “叔公,您是得道高士,请您告诉我,难道我与尘世就这么了断了么?” “平平,不可为的事,不要强求。你落到今天的地步,就是没看透这个理。” “可我不服,他李隆基比我又强到哪儿?” “他是男人!” “与你现在一样,在皇室斗争中失败,被你母亲武氏追杀,落荒山野,出家当了道士。” “啊!怪不得你为张昌宗看相说他有帝王之相,原来你是推他到悬崖边……” “不,是他自己要到悬崖边的,我只不过引引路。” “那叔公给我引引路吧,不过不要引我到悬岩崖边。” “平平,我为了给你引路,在这破道观里等了好久了。” “先谢过叔公,请叔公指点迷津。” “你一生已两为道冠,看来你与道家还有些缘分。现在,是第三次。不过这次不比往常,这次是要当真的。从此割断尘缘,再不涉人世事,过清心寡欲的道观生活。不知你愿意否?” “叔公,您是得道高士,请您告诉我,难道我与尘世就这么了断了么?” “平平,不可为的事,不要强求。你落到今天的地步,就是没看透这个理。” “可我不服,他李隆基比我又强到哪儿?” “他是男人!” “可我母亲则天大皇帝也是女人呀!” “那是千年来唯一的一个机遇。” “那我回头,与崔提一道逃往江南,改名换姓,去过男耕女织的平淡日子。” “他愿意吗?” “他愿意。我拿了些手饰给他,到镇上去卖了,买几件百姓衣服换了,和他一道走!” “可我母亲则天大皇帝也是女人呀!” “那是千年来唯一的一个机遇。” “那我回头,与崔提一道逃往江南,改名换姓,去过男耕女织的平淡日子。” “他愿意吗?” “他愿意。我拿了些手饰给他,到镇上去卖了,买几件百姓衣服换了,和他一道走。” “他要是不回来了呢?” “不会。” “他要是真的不回来,倒好了,就怕他回来时带的不是衣服食品……” “是什么?” “是来捉拿你的兵。” “更不会。” “唉!”金道长叹了口气说:“看来,平平,我对你的一番心思算白费了。那好,我们就此告别。你就在这里耐心等他吧!” 金老道走后不到一个时辰,只听山下马嘶人叫,漫山遍野的兵丁包围了上来,领头的正是她深深爱恋、绝对信任的崔湜。 太平公主束手就擒。她冷笑着望了望崔湜,崔湜把头转过去,避开了她的目光。 当士兵请示如何处置崔湜时,那骑马的军官嘴一歪。只听“咔嚓”一声,崔湜的人头就被砍了下来,像一块烂石头滚下山谷里去了。 太平公主亲眼看到这一切,但她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 太平公主被押回长安,关在皇宫的一个静僻的院落里。她要求见皇兄,她知道,只有兄皇能救他。李隆基更清楚这一点,他不能让父皇知道,只说太平公主逃无踪迹,尚未找着。他本可以杀了她,但他觉得就这么杀了太便宜她了。她太可恶,在朝堂大庭广众下多次戏弄我,辱骂我,对我下毒、暗杀,什么手段都用上了。一定要让她在死以前与自己见上一面,让这个强悍的女人尝尝失败者的痛苦。 “姑妈在上,请受小侄一拜。”李隆基来到拘押太平公主的小院,向她请安。 “难得你有这片孝心,就不必了。”太平公主坦然地说。 “昨日,让姑妈受惊了,小侄特来请罪。” “兵家交战,败者当受辱,何罪之有?” “姑妈大量,侄儿不及。” “其实,你不及的远不止此。” “请姑妈指教。” “也许,你的文才是我不及的,但除此之外,讲韬略,讲计谋,讲权变,你都不是姑姑我的对手。想当年则天母后当政,十个兄妹中只有我一个是顺顺当当过来的。他们死的死,贬的贬,我却能在夹缝中如鱼得水地过日子。你呢?还是男子汉,遇到一点挫折就退却撂挑子;可现在,小有胜利就洋洋自得,忘乎所以,在姑姑面前摆威风……” “姑妈,您……” “再说,那次剿灭韦氏的行动,如果不是我的策划配合,主动出击,你早就死于非命了。可是现在,一切都成了你的,哈哈哈……” “姑妈,我也没说那全是我的功劳……” “这是你滑头的地方,也正是你笨拙的表现。臣僚们把功劳都记在你帐上,为的是让你去当太子,进而当皇上,他们好跟着你沾光;你表面上假惺惺地推给这个,让给那个,背地里又使绊子,最后非你莫属。皇太子当上了,皇帝也当上了,谦让的美名也有了……” “姑妈,您这话也未免过分,我只身深入大内指挥,冒生命危险挽救唐室。这也是众目所见……” “可是比起姑姑我,你那点算什么?” “姑妈的能耐,侄儿是佩服的。” “那你让这个,让那个,为什么没想到让我……” “姑妈,因为你是女人。” “哈哈哈,你算说对了。可我要问你,女人为什么就不行呢?” “自古如此,天经地义。” “什么‘天经’,什么‘地义’?都是人编出来的,准确说,都是你们男人编出来的。不过这话在则天大皇帝时代很少听说,谁说谁的官位、俸禄和脑袋都保不住。可见‘天经地义’远远没有官位、俸禄和脑袋重要。” “姑妈把女的看得这么高,可今日您……” “我今日也是败在你们男人手上,出卖我的陆象先、崔湜,我的儿子薛崇简,都是男人……” “姑妈,我看您年纪大了,改改脾气,就住在这宫中,不问政事,安安静静度晚年,也算侄儿尽最后一点孝心……” “打入冷宫?就在这儿?” “难道不好?” “放我回山庄,让我自由自在地活……” “恐怕民心通不过……” “那就让我死!” 李隆基摇摇头,向姑妈告别。太平公主脸朝里,看都不看他一眼。 是晚,乌云满天,雷声由远而近。太平公主躺在床上等候那最后的时刻。 她在叹息。 才五十多一点,可母亲六十二岁才登基。 她知道她的时间不会太长了。儿女、情人,一个都不想见,她不愿意最后留给他们的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 “来人!”她像以前那样发号施令。 “公主有何吩咐?”门上的卫兵照样尊敬地回答。 “对他们说,把我出席庆典的衣冠拿来。” “是。” 没多久,果然都拿来了。 她慢条斯理地穿戴着。对着镜子反反复复地照来照去,直到满意为止。 这时的太平公主云髻高耸,凤钗摇曳,衬托出白皙胖圆的脸庞。身着红绸丝袄,杏黄色轻柔的纱裙高束于丰满的胸前。脚下,穿一双金线精绣的高头卷云靴,意气自得地坐在那里,像是等待上朝。 “公主殿下,恭喜喽!”一个执事太监进来向她轻轻一跪,说。 “知道了。”她明白“恭喜”的含意,但她不惊不诧。 “圣旨到!”第二个执事太监手捧圣旨进来了。 “公主接旨。”太监提示她要跪接圣旨。 “你念吧,我听着哩!”她坐在椅子上纹丝不动。 太监把她也没法,只有随她,便捧着圣旨念道: “太平公主谋反作乱,着赐死。钦此。” “听见了,下去吧!”她语气一如平常。 第三个执事太监进来了,手捧一张漆金盘子,向公主双膝跪下,用悲壮苍凉的声音说: “公主殿下,请上路。” 好熟悉的声音。啊!原来是二桂。 刚才紧绷的肌肉,一下松弛了下来,要不是那椅子两边有高高的扶手,她几乎要瘫倒下去。 “公主殿下,请上路吧!有奴才相送,您路上不寂寞。” 二桂的声音是悲凉的,更是凄惨的。 他边说,边用两膝向前“走”,直“走”到太平公主的膝前。 他,白白胖胖的,稀疏地长着几根胡须,眼皮搭拉着,像以往见她一样,不敢正视。 他的胸前是那张金光闪闪的盘子,他的两只肥肥的手把它端着,慢慢地举上来,一直举到太平公主的胸前。 盘子里面整齐叠着一条白绫。 太平公主慢慢伸出手来,去取那白绫。她的手微微有些抖动,那白绫在她手上便出现了些好看的波纹。她把白绫一圈一回地挽过来,挽到最后一圈时,白绫下面露出的一个物件立刻跳进她的眼帘。她只觉得头发胀,眼发黑,一串亮晶晶的泪水掉下来,滴在她手中的白绫上,顿时,打湿了一片。 那物件就是那把二桂给她准备的用来打他一辈子的手形木板。 她很久都没用过它了,但她忘不了它。 “殿下,拿着它打吧,最后一次……”二桂真诚地请求着。 太平公主从盘子里轻轻取过那板子,轻轻地摩挲着。 “二桂,你怎么想起做这个?”太平公主问道: “我怕殿下手痛。” “那你不更痛了?” “只要您不痛……” “你的心也太好了……” “殿下,您拿着它打吧。” 太平公主摇摇头,任泪水涌泉而出。哭着,她拿起那板子,把有把的那头递给二桂,说道: “二桂,你接住打我吧,我打了你一辈子,你还这一次,你大胆地接过板子打!” 二桂勾着头跪着,静静地不说话,也不去接那板子。几十年了,他就等这天,他算定有这天。是恨,是爱,是怨,他觉得样样都有,又样样都没有。他说不清楚。 “拿着。”太平公主将板子递到他鼻子下。 他接了过来,两手用力一折,断成两截,顺手就丢到墙角去了。 太平公主双目无神地端坐在那里。 从她的脸上,可以看到追悔,看到怨愤,甚至看到恐惧。一丝冷笑停留在她的嘴角,久久不愿散去。 二桂在为她收拾那段白绫。他先把两个头并在一起,死死地挽个疙瘩,于是白绫就成了个圈…… 太平公主看那条白绫在他手上翻来飞去,她就想起他为她编鸟笼。他那双肥大的手,那么灵巧,那么有力。有几年,那手给了她好多欢愉,就是现在想起来,还余味未消。可是,当她抬眼看他的脸,她的心便抖动起来。当年的英俊已荡然无存,松弛的肉堆在脸上,纸似的苍白,白得瘆人。说的话媚声媚气,听了叫人提不起气。怎么太监都这调门?她感到实在对不起他。 她想到那次对他的补偿,便问道: “二桂,你爸呢?” “回老家去了。” “他跟敏儿结亲有一年多了,该有孩子了吧?” “听说给我生了个弟弟。” “那好,你家香火算续上了。” “谢公主殿下。” 她还想跟他说话。又问: “这些年,你在干什么?” “殿下,这些年,先扫地,后打更,现在哪儿忙就在哪儿。” “那空闲时间呢?” “空闲时间我就读书。” “啊,没想到,我们的二桂还读书认字了。那你喜欢看什么书?” “古书。” “什么古书?” “什么古书都爱看。” “那你给我讲一段你喜欢看的古书,好吗?” 二桂想了想,就拣一段轻松的讲。 周穆王得到一个美女,叫盛姬,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之者无不动心。周穆王宫中有一个会做机械人的能工巧匠名偃师,奉命做了个机械人给皇上开心。 这天,偃师带一个俊美的男子进宫,一起向周穆王叩拜行礼,周穆王见了问道:“这男子是谁?”偃师说:“这是我奉命做的机械人”。周穆王见那机械人举止行为如同真人,十分惊奇。偃师说:“臣请向大王献艺。”周穆王说:“好,让他试试。” 偃师走到机械人身边,在他嘴边一摸,他便唱起歌来,唱得委婉嘹亮,悦耳动听,周穆王和盛姬听了很高兴。 偃师又去拉拉机械人的手,他便左转右旋,舞姿翩翩地跳起来,腰肢柔软,姿态优美。穆王看得开怀大笑。不过立刻他就变脸发怒了,因为他看见那机械人在向他的爱妃盛姬又送媚眼,又打招呼。他便大喝一声: “停下!”接着严厉地问道:“偃师,你知罪吗?” “大王,小臣何罪之有?” “你敢说你这是机械人?机械人会公然调戏朕的爱妃?” “大王您看。”但师走到机械人旁边,将他衣服一扯,顿时就摊成一堆。分解开看,都是些木料、皮革、棉絮、胶漆之类。 周穆王见了才转怒为喜,赶快叫他复原。 太平公主听得津津有味。 “二桂,你这是从什么书上看来的?” “殿下,奴才是从《穆天子传》里看来的。” “这么好的书,我怎么没看过?” “这书您书房里就有。” “啊!”她后悔过去净瞎忙,连这样好的书都没看,还不如一个太监。她确实被书中的故事打动了:“这太有意思了,怪不得人那么难看透,就连个木头人都难看透……” “是啊!一个木头人见了女人都身不由己啊……” “二桂你说什么?” “我说……我没说什么……” 沉默,良久的沉默。 二桂继续他的工作:他站上椅子,把那圈白绫甩过屋梁。一切准备停当后,他说: “公主殿下,奴才准备好了,您看,这有疙瘩的地方我都错开了,不会让你感到不舒服……殿下,时辰到了,您就安稳上路……” 在二桂的搀扶下,她上了椅子,把那白色的圈套在自己的脖子上…… “轰”的一声,她把椅子蹬倒了…… “公主殿下,您走好!” 二桂匐伏在地,叩头至出血。 是年,为唐玄宗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太平公主五十二岁。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