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篇十一





  汴京·大相国寺·宣德楼
  雨霖滋润着雄心、壮心、野心、苦心·辉煌
  的“浴佛节”·皇帝赵顼恢复了新法·吕惠
  卿飞跃而上·王安石出知江宁府·郑侠怀
  抱新的画卷在拥挤的人群中奋力地前进着·

  瓢泼大雨一气下了两天两夜,至四月六日傍晚才戛然收场。
  一阵清风吹拂,薄雾飘散,残云逸离,天宇还给人间一个湛蓝的夜空。晶亮的繁星从夜色中跳出,眺望着雨后的汴京城。
  十大禅寺的钟声有节奏地响着,汇集在宽阔御街的上空,似乎在宣告着四月八日的“浴佛节”即将隆重举行。御街万盏华灯之下,人群熙攘,笑语如潮。
  饥饿的流民已开始陆续离开京都,返回各自的家园。
  大相国寺成了“浴佛节”活动的中心。皇上十天前下达“隆重举办浴佛节”的谕旨,就是在大相国寺的大雄宝殿召集诸寺方丈,由参知政事冯京宣示的。皇上的这一特殊关怀,在雨霖突然降落的四月四日深夜,似乎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恩宠,以致参知政事冯京四更时分冒着瓢泼大雨亲临大相国寺,会晤方丈,殷切叮咛。并答应以朝廷之力,组织京都所有的歌舞伎乐、瓦艺百戏参与“浴佛节”的庆典。现时,大相国寺灯火辉煌,亮若白昼。大雄宝殿、三门阁楼、资圣门内一派忙碌。僧人们正在张施宝盖,悬挂彩花,擦拭五百尊罗汉安坐的铜佛盘、金佛盘、木佛盘、石佛盘。制作着浴佛香水。在侧殿两厢的长廊里,僧人们正在用金片、银片、琉璃、玛瑙、珊瑚等物,装饰着四辆巨大的四轮“像车”。准备庆典中的“行像巡游”。山门内宽阔的庭院,整齐地排列着近百张黑漆酒桌,僧人们正在摆放上千件杯盘器皿,以备庆典之日“开讲设斋,大会道俗”。东三门侧院的斋房里,几十座炉灶在腾火沸汤、烹煮煎炸;几十张白案在和面淘米、切擀捏削,膳僧们正在赶制寺院里特有的“指天馂馅”、“香水黑糕”,以备庆典之日款待来临的官民僧俗,并将撒给街头巷尾朝拜“行像巡游”的凡尘俗众。
  庆寿宫的太皇太后和崇庆富的皇太后,是这场“赌博”中最大的赢家,此时都倚椅歇息于各自宫院的亭台上,听着十大禅寺传来的悦耳钟声,呷着清香的团龙茶,安恰地享受着雨后夜风的清爽和夜色的宁静。
  在喜上心头的沉默中,皇太后仍然把她的全部心思倾注在当皇帝的儿子身上:“天意”已经作出裁决,该打发王安石离开京都了。“隆重举办浴佛节”一事,除了感谢佛门“敬天祈雨”的功绩外,也许含有送别王安石离开京都之意。这样也好,皇上厚待臣下,以辉煌的礼仪为一个贬臣饯行,王安石当体面而无怨地离开。王安石离开宰执之位,王安石的新法还能推行于城乡吗?她感到今夜心旷神怡。
  太皇太后的思虑更深更细:灾荒年月,如此糜费地举办“浴佛”盛会,官家不只是为了敬佛感恩吧?也许为了排解心中难释的忧烦?看来,王安石的去留一事,在官家心中,还是没有最终决断。王安石诚然见识高远、才智超群,但刚愎自用、好为人师,而且狂狷不羁,疏于臣道,七年岁月,“辅君治国”之义,似乎已变为“强君行政”之风。官家现时的理政方略,几乎都是围绕着王安石转动,朝臣有“上与介甫犹一人”之说,只怕是由此而产生的。一个帝王的心机谋划,随着一个臣子的头脑转动,是国家之福,还是社稷之祸呢?唉,靠拐杖走路的人,一时离开拐杖,心就怯了。睁着眼睛默默地看着吧。不能过多地絮叨。但愿自矜自持的孙儿能在自强自省中丢弃拐杖走路。
  十天来冷眼旁观的枢密使陈升之、枢密副使吴充、参知政事冯京,是这场“赌博”输赢之外的旁观者。他们从四月四日深夜雨霖降落的时候起,就奉诏为隆重举办“浴佛节”忙碌着,陈升之负责宣德楼皇帝观光台的修建和装饰,吴充负责“行像巡游”路线的确定和警戒,冯京负责十大禅寺“浴佛”庆典的组织和实施。他们都有丰富的官场经验,对这场纷争进一步的走向,思绪冷静。他们都预感到在四月八日的“浴佛节”庆典上,会有重大的事情发生。
  他们看得清楚:王安石已是掉进粪坑里的菩萨,臭了,不灵了。六年来王安石所作所为的一切,都将成为群臣讥议弹劾的话题;六年来被人们吹捧为“翻天覆地”的业绩,将会被同样的人们斥责为“祸国殃民”的罪恶。人言可畏!“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王安石的离开京都已成定局。就是皇上有心留其暂居资政之位,王安石也是不会在群臣阳笑阴非的奚落中坐冷板凳的。上山容易下山难啊!
  他们看得明白:现时断送王安石宰相生命和理想的,并不是被王安石视为“流俗余孽”的那些同僚,而是王安石身边的心腹和门生。权力的欲念和魔力,已使吕惠卿、曾布、吕嘉问等人改变了以往与王安石的依从关系。皇上重用曾布对吕嘉问“市易违法案”的查究,反映了这个变法集团的裂隙;吕嘉问在反击中构成的“曾布沮害市易案”,标志着这个变法集团的瓦解;吕惠卿奉诏参与“吕嘉问市易违法案”复查中的左右逢源,加速了这个变法集团的毁灭。监安上门郑侠手持《流民图》的凶狠一击,简直是要王安石老命的背后一刀!现在,吕嘉问孽债难还,曾布厄运临头,只有吕惠卿巧妙地利用这个时机,一手按着王安石的肩膀,一手攀着皇上的衣袖,正向权力的高峰爬。“浴佛节”皇上说不定会为吕惠卿演出一曲“跳加官”。
  他们都是现任宰执大臣,都在斜着眼睛注视着宰相的职位,也都有着升任宰相的条件和可能,所以此刻他们对吕惠卿的畏惧更甚于对王安石的不满。那个“福建子”为人奸巧,城府极深,而且有着极佳的辩才。如果说王安石的执拗、偏狭、狂狷和不善与人,是性格坦直,坦直得令人可怕,那么,吕惠卿的深沉、狡黠、冰冷和不动声色,则是心术隐秘的诡诈,诡诈得令人恐怖。如若让这个人跃居首辅之位,朝政将会出现更不堪设想的专断,新法将会变得更为激进,东西二府的日子将会变得更加难熬。他们敏锐地感觉到:当务之急,是阻止吕惠卿接替王安石而执掌朝政。在竭尽心智地思虑之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借着向皇上禀奏“浴佛节”的筹备情况,向福宁殿走去……
  监安上门郑侠,是这次“赌博”中的暴发户。他的名望在十天之内,传遍京都,数度暴涨,成了头号话题人物。在百官、商贾、僧道、细民、贩夫走卒、厮波扒手中哄响,并随着揣摸不定的“天意”,在人们的口舌间产生了繁多的称谓:小丑、义士、奇人、疯子、奸佞、忠吏、混蛋、骗子、投机者、背叛者……赞美者口角生花,咒骂者咬牙切齿。随着两天两夜雨霖的滋润,人们众口一词地把一顶“预言家”神秘高雅的衔头戴在郑侠的脑袋上,其声威,除皇帝之外,别无二人。真是“时势造英雄”!
  “预言家”郑侠,对这从天而降的胜利和荣誉,却表现出奇特的冷漠。
  此刻他独居画室,皱着眉头,眯着发红的眼睛,捏着酒杯,凝视着画案上的画纸、画笔发呆。
  他确实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在四月四日深夜雨霖降落的癫狂喜悦中,听说“浴佛节”筹备事宜已冒雨展开,他突然领悟了皇上的心机,决心再搅动一次朝廷风云,荡尽皇帝身边的一切奸佞,以求国家的长治久安。他已断定王安石必将下台,皇帝必将另换新马,所以他此刻思索的内容,是谁可能和应当接替王安石宰相之位。
  他似乎尝到了“以画参奏”的甜头,现时又在构思着一幅更为奇特的画图——《正直君子邪曲小人事业图迹》。他要用满怀热情颂扬忠贞,用满腔激愤鞭答奸佞,为英明的皇上作鉴。他“以古喻今”地从唐代众多的宰相中选取数人,并按照史家笔墨的褒奖贬诛,把魏征、姚崇、宋璟等人请入“正直君子”之位,把李林甫、卢杞等人拉入“邪曲小人”之列,作为形象的基本准绳。然后以画家明快、准确的笔墨,以当朝大臣的模样特征分别绘出,让他们“对号入座”,使人一看便知谁是忠臣,谁是奸佞。他确信这样一幅图卷展示于延和殿,朝廷定会烽烟四起。
  他首先想到吕惠卿这个“福建子”的宽额、大眼、阔嘴的模样,那不就是唐代奸相李林甫的再版吗?接着他想到参知政事冯京,那质朴敦厚的形容,不就是唐代明相魏征再世吗?他想到现时活跃在大宋朝廷的一群人物,曾布、章惇、吕嘉问、陈升之、吴充、韩维、韩绛、李定、舒亶、邓绾等人,一群各具特点的形象送次在他的心头闪过,似乎都在经受他的犀利目光的历史判决。
  郑侠猛地喝尽杯中酒,扔掉酒杯,抓起画笔,开始了他以古人褒奖杀伐今人的空前杰作。并决定在四月八日隆重举办的“浴佛节”庆典中,呈现给他的英明的皇上。
  此时的吕惠卿、曾布、吕嘉问,仍然处在这场“赌博”带来的慌乱中。十天内束手无策或有策而不敢轻动的焦虑,随着两天两夜雨霖的收场,使他们感觉到厄运的临头。十大禅寺的噪耳钟声,更加重了他们心头的悲哀:“天意”毁灭了王安石,毁灭了轰轰烈烈的“变法”,也毁灭了自己的前程。
  他们怆然地躲进各自的寝室,面对着妻儿老小无欢无笑的面容,暗暗怨恨着该死的郑侠,怨恨着背后操纵者皇太后和太皇太后,怨恨着在“变法”上有始无终的皇上,也怨恨自己对形势估计的错误。
  曾布在这厄运临头之时,痛苦地自省着“变法”六年来的所作所为,一种揪心的委屈憋在胸口,说不清道不明。在追随介甫大刀阔斧的“变法”中,自己确实做过错事、蠢事和连自己也弄不清楚的糊涂事,结怨于同僚,遗害于黎庶,除了自疚自愧外,说不得了。但忠于“变法”之心,可指天日。追随介甫之志,不曾有须臾动摇。奉诏查究吕嘉问“市易务违法案”一事,结怨于吕嘉问,遭陷于吕惠卿,见弃于王公介甫,落了个“沮害市易法”的罪名,心里不服又向谁诉说呢?官衙霸市、官吏贪读、商贾叫苦、货流不通,危害的不正是新法吗?亲亲为奸,官官相护,以非为是,美言遮丑,是变法者自掘坟墓啊!现时,介甫倒台,新法受挫,形势逆转,人心散离,大宋轰轰烈烈的岁月又将陷于清冷的谷底。看来只有与介市结伴走向漫漫贬途了。曾布决意听天由命,居家待罚。
  吕嘉问仍然保持着他特有的机敏,在绝望中寻找生路,而且神速地发现了生路的所在:曾布现已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心思查究市易务那些收支钱物的流水帐;皇上正在为雨后的事情忙碌着,朝廷人事的更换就够他操心的了,哪里还有精力去听商人们乱哄哄地呼喊?况且市易法已暂停十天,商人们早就自由买卖。至于吕惠卿,这个城府深沉的“福建子”,在奉诏与曾布共同核查“市易务违法”一事中,其态度与曾布截然不同,阳唱皇上之谕,阴行介甫之意,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保全新法,袒护官吏,也有思于自己,可算是保全新法的护法神啊!再说,介甫的离职,对吕惠卿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若吕惠卿能接替介甫为宰相,一个“换人不换法”的局面不也是保存了“变法”宗旨吗?
  吕嘉问的思绪活跃起来,决心和吕惠卿靠得更紧。他拔腿走出卧室,往亲朋故友的府邸、住宅探听消息去了。
  此时的吕惠卿在这厄运临头之时,仍然保持着超人的冷静和精明。他同情王安石不幸的遭遇:六年来王安石所有的“失误”和这“失误”引起的天怒人怨,几乎都源于变化莫测的君心,王安石不过是遵旨具体行事而已。但这是不可说出口的,古之贤人创造了“君愁臣忧”之词,那是因为贤人们看透了人世间事物的奥秘。
  他在同情王安石不幸遭遇的同时,一个强烈的“取而代之”的念头在心中腾起。六年来翻腾不歇的“变法”风暴,促进了他才智、信心的增长和权力欲念的膨胀。他佩服王安石的见识高远,但不赞赏王安石的文人柔寡。他卑视吴充、冯京、陈升之这些宰执大臣,认为这些人充其量不过是一群照葫芦画瓢的庸吏。他蔑视韩绛、韩维之辈,认为这些人只是一群借着祖宗余荫拱手称是的蠢物。他自信:岁月、是非、命运已淘走了一代人杰,司马光离开京都了,苏轼离开京都了,王安石也即将离开,将相无种,自己著居于相位,比那些庸吏、蠢物强得多。
  他冷静地捉摸着皇帝的心思。色厉内茬的皇上虽然“遇难而退”已成瘤疾,但“励精图强”之志仍然未混,“变法”还是要搞的。眼前这次以“天意”作赌的退缩,只是迫于天灾的折磨和后宫的压力而采取的一种妥协,两天两夜的雨霖谤沦,已使这种“妥协”走到尽头。王安石替罪离职,将背走六年来“变法”中一切失误的债务,皇上还会重新敲响锣鼓爬山的。这是皇上心中闪烁的一线光明,也是引导自己走出困境、登上高峰的神火。现在应激励皇上打起精神,重新再干。
  吕惠卿凝神聚意、长时间地沉思着。渐渐地,他目光闪亮,神采飞扬,激情难按地霍地站起,大步走出府宅,向皇宫福宁殿走去。
  福宁殿里的皇帝赵顼,在这场“赌博”中有赢有输。“隆重举办浴佛节”谕旨的冒雨发出,既是他赢得“天意”的欢歌,也是他输掉“变法”的哀歌。在雨霖收场后的一个时辰里,他向皇太后、太皇太后祝贺和请安。他厉声撵走了禀奏“浴佛节”筹备情况的吴充、冯京、陈升之,并下旨“加速筹备,不得马虎”。他低声地劝走了意切情柔的皇后,免得皇后再为自己的焦虑担忧操心。他六神无主地徘徊于御堂之内,品味着这场雨霖带来的酸甜苦辣。
  这场救灾救难的雨,消解了“十月不雨”的旱情,给濒于死亡的流民带来了生机,给今年的秋收带来了希望,也给暂停新法十八事的复活开辟了生路。“天”回应了朕“自罚敬天”的心愿——一片爱民之心总算感动了上苍,成全了朕的决断——纳谏于一个看门小吏的《流民图》,重振了朕的声威——“天人感应”,朕毕竟是“上天”之“子”。也避免了朕几乎铸成的九州大错——用十万精锐之师,对付赤手空拳的黎庶。“天意”在朕一边啊!
  这场铺天盖地的雨,也置朕于艰难的境地:百废俱兴的“变法”就这样停歇了吗?朕励精图治、中兴祖业的心愿就这样沉沦了吗?朝政今后的出路在哪?又要回到那因循苟且、坐吃山空的老路上去吗?
  赵顼心境茫然地走向御案,再次拿起两天前王安石上呈的《乞解机务札子》,凝眸阅览着,思索着:
  “群疑并兴,众怨总至”。王安石的担心成了现实。两天两夜的雨中,群臣上呈的几十道参奏,无一不是怨恨“变法”;无一不是企图推翻六年来“变法”中发生过的案件。
  “罪恶之衅,将无以免”。王安石的判断是准确的。谏院、御史台那些臭嘴乌鸦们不都在把“变法”中的一切失误归咎于王安石吗?不是都在影射朕的用人失当吗?
  “意气昏惰,体力衰疲”,“虽欲强勉以从事须臾,势所不能”。王安石这些切肤刺目的字句,使朕心境凄凉啊!一场雨霖毁了王安石一生的英名,毁了王安石的壮志雄心,使这个见识高远的臣子已无颜立足于朝廷。现时,舆论漫天,群臣蜂嗡,民心沸怨,非难王安石之势已成,就是朕心存宽宥,后宫能谅解吗?群臣能心服吗?黎庶能转过这个弯子吗?“天意”真地要遗弃王安石了,朕今后倚重谁呢?
  皇帝赵顼手捧着王安石上呈的《乞解机务札子》发着呆。
  宦值推开御堂的门走入,轻声禀报:
  “翰林学士吕惠卿深夜请见圣上。”
  皇帝赵顼猛地抬头,凝神思索:吕惠卿,王安石的门生,王安石的密友,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深夜请见,难道是为王安石辩证而来?他微微点头,心里更为怆楚:
  “介甫先生,朕终当尊重‘天意’,爱莫能助啊……”
  吕惠卿在宦值带领下,走进御堂,“扑咚”一声跪倒在皇帝赵顼面前,直截了当地禀奏:
  “圣上,壮心不可移,变法不可废,王安石非得离开京都不可吗?”
  皇帝赵顼在吕惠卿如此突然的直言净奏面前有些发懵……
  王安石无疑是这场“赌博”中最惨的输家。
  人生在世,当理想和希望泯灭之后,心便会静若死水。王安石闭目坐在书房里,一切思索似乎都离开了朝廷,进入了一个宁静、淡泊的境界,留下的只有坦然地等待着皇上对辞职奏表的恩准,对《三经新义》书稿的谕示和对这个即将离散的家室的依恋。
  儿子王雱两天来已不再愤懑、焦躁,这个年轻人似乎变得沉默寡言,去掉些焦躁和轻狂终究是可喜的。儿子已决定以“病”告假,扔掉那“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的衔头,陪着自己退居林泉。这样也好,多用一点时间读书,也许是一个好机缘,官位终究不能给人以智慧。儿子已有两天没有回家,埋头在书局里,清理着需要带走的书卷、资料,为日后的治学研究做准备,现在大概正在翻拣、收集《三经新义》的草稿残页、只字片纸吧?
  弟弟安国、安礼,两天来也变得亲昵了。公务之余,总是陪着自己弈棋论艺、饮酒赋诗,故作轻松地宽慰自己。和甫、平甫,你们心中的苦楚我何尝不察,株连之灾,势所难免,你们留住京都的日子也不会太长。这个兄弟共巢的家庭,很快便会离散零落,我愧对祖先、愧对全家老小啊!其实,“离散”也是一种解脱,兄弟各分东西,今后都不必为彼此的痛苦、烦恼和看不见、说不清的奇灾异祸操心了。“零落”也是一种归宿,今后不会再有愧于皇恩浩荡的憾事了。
  十大禅寺的钟声仍在响着。他在笺纸上写下了偶得的诗句:

    独山梅花何所似?
    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
    志士憔悴守蒿蓬。

  妻子吴氏送茶走进书房,把茶放在王安石的面前,双手轻轻地放在丈夫的肩头,“柔声说道:“雨后吟诗,别有情趣,比在官场轻松多了吧?”
  王安石吟写完毕,掷笔于案,回头一笑,拿起诗稿,递给妻子:
  “政后而工诗,圣人之所教!今夜偶得一首,恭请夫人评说。”
  吴氏接过诗稿,吟诵之后,真的评说起来: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好一枝清香愁苦的梅花,何似苏子瞻的奇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淬守蒿蓬。’好一层郁结不散的《离骚》神韵,近于司马君实的愤情……”
  王安石恍然而悟:
  “妙极!出我意外的评说。一针见血的评说。我已谓心若死水,谁知还是微波荡漾,未脱凡尘。我与子瞻、君实官场厮斗数载,今夜却殊途同归。这是文心相通所致,还是命运相同所使?”
  “也许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吴氏漫应了一声,借机谈起离京前的准备:
  “今后要过清静日子了,十二名歌伎今日已重金遣散,她们离开时哭作一团。相处数载,零落而去,心酸难舍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王安石凄然点头,心里一阵酸楚:这个家的离散开始了。
  “我已吩咐女仆,正在清理衣食用物,需要带走的,打包装箱;带不了的,今后用不着的衣被箱柜、锅碗瓢盆、日用杂物,分送街巷里的穷苦百姓……”
  王安石点头:“执政数年,留给穷苦百姓的,也只有这些衣食用物。”
  “家里的一切家具和厅堂里的桌椅几案,都是沉重之物,今后也用不着排场了。我已吩咐管家全部酌价变卖,筹作贬途费用。你知道,我是个不会理财之人,没有这些钱,只怕贬途上要饿肚子了。”
  王安石默然。
  “这书房里的一切,书卷、书橱、桌椅全部带走,只是尚不知贬往何处,车船难定。六年前我们进京,书籍装了两船,现时离京,大约需要三条书船相随了。如若贬往不通水路的地方,可真需要十辆车子装书了。书车浩浩荡荡,胜过古时孔夫子周游列国。”
  王安石喟然叹息:
  “安石败落了,一无所有,只有这几车书了,可真是输(书)得风光啊!”
  这时,管家急步走入书房禀报:
  “老爷,翰林学士吕惠卿深夜来访。”
  十天不曾露面的吕惠卿突然出现,使王安石刚刚平静的心境又沸动起来。他不是为自己的处境担忧,而是为朋友吕惠卿的前程操心了:吉甫,此时你不该来到这是非之地啊!
  吴氏预感到有重要的事情发生,面色苍白,低声提醒丈夫:“吉甫,知心的朋友,能拒之于门外吗……”
  王安石微微点头。
  管家离去了,吴氏回避了。王安石茫然地坐落在竹榻上,等候着吕惠卿的到来。
  吕惠卿是从福宁殿来的。他的谏言,震动了皇帝赵顼的心,在与皇帝近一个时辰的密谈中,他以别于群臣的卓识远见展望了“变法”的前景,以缜密周详的分析论述了“变法”的形势,以确凿无误的实事论证了“变法”的成就,以诡奇雄辩的才智颂扬了皇帝的英明,以乐观豁达的气度,申述了“变法”的信念,从而赢得了皇帝的信任。他在皇帝心中,已经是个可以立即取代王安石的人选了。
  他今夜的来访,不再只是王安石的门生与朋友,而是负有皇帝谕示的特使。他的深沉与精明之处,在于他踏进王安石府邸的大门之后,便收藏起皇帝特使的身架,仍以“朋友”和“门生”的身分请求会见。
  吕惠卿走进王安石的书房,执弟子之礼,恭谨谦逊,神情他然,拱手语出:
  “介甫公,惠卿谢罪了……”
  王安石原是重感情的人,患难中突闻吕惠卿歉疚深情之语,心若春风拂慰,鼻子酸了一酸,吮了吮嘴唇,声音有些颤抖:
  “吉甫,你深夜来访,我已是感激不尽了。你,你何罪之有……”
  吕惠卿开口一语,就缩小了与王安石十天相隔的距离,而且取得了王安石真心诚意地感激。于是,他进一步说明自己歉疚的情感:
  “惠卿之罪在于处事粗疏,偏误了介甫公的设计筹划;惠卿之罪,在于度势有错,干扰了介甫公的卓见远识;惠卿之罪,在于遇事畏缩,十天来居室待罚,失魂落魄,羞于见人……”
  王安石的泪珠籁然滚落,他完全被吕惠卿的友谊感动了。在此“众怨总至”之时,落井下石已成风气,独吉甫一人敢于负罪愆,温暖人心啊!他挽着吕惠卿之手请坐于自己身边,十天来郁结在胸中的激愤脱口而出:
  “吉甫,你我相知,情若兄弟,何自咎自苦如此!安石所为,出于公心,毫无私欲所图,此心无愧,可对天日!今日之事,非你我微薄之力所能扭转,只求无畏、无惧、无愧、无悔罢了。这十天来,我也居室待罚,面壁自省,哀生民之苦怨,察自己之行踪,胸中乱丝盘结,越理越乱。吉甫今夜至此,当为我释心头之疑。”
  吕惠卿从相握的王安石颤抖的手上,察觉了王安石心中的痛苦和愤怨。是啊,荒唐而沉重的打击,终于使这个才高而狂狷的强人,濒临精神癫迷的边缘。可哀可叹啊!他用力地握了握王安石颤抖的手以作宽慰。
  王安石发问:
  “吉甫,你直言相告:我们进行的‘变法’,真的错了吗?”
  这完全是癫迷者一种迷茫恍惚的求证。吕惠卿心头也有几分酸楚,他声音铿锵地回答:
  “‘变法’没有错,我们没有错!错的只是那些惧怕‘变法’的懦夫和那些听信‘天意’的庸人!”
  王安石似乎得到鼓舞,神情更为激昂:
  “‘天意’是什么?天上真有主宰人间一切的神灵吗?‘天意’为什么能够征服天纵英明的皇帝、饱读诗书的高官、谈禅”论道的僧侣和那些质朴勤劳的黎庶呢……”
  这几乎类似屈子的“天问”。历代圣人贤人不能回答,王安石自己不能回答,吕惠卿自然也回答不了,但他还是高声作答:
  “‘天意’也许是权势人物借助九天冥迷中莫测的‘天象’所编造的一种谎言!谎言的荒唐和莫测‘天象’的奇缘巧遇,诞生了一种迷惑人心的有形魔法,满足了各种人等的需要、皇帝借以治国、高官借以晋爵、僧侣借以布道、黎庶借以求生。懦弱者借以壮胆自安,野心家借以浑搅风云。只有我们这些不信‘天意’的倒霉蛋在吃着‘天意’的苦头。”
  王安石失声地笑了。吕惠卿的回答,满足了他希望宣泄的心绪,透露出对皇室的挪揄,表示了对郑侠的轻蔑,饱含着对变法者的赞扬和同情,暗示出同心相知的情义。王安石似乎从癫迷中跃出,又回到了忧心忡忡的现实:
  “吉甫,以你所见,我们的‘变法’还能重振雄风吗?”
  吕惠卿等待的就是这个关键的话题。他神情大振,霍地站起,话语斩钉截铁:
  “雄风再起,势所必然。‘变法’一波三折之后,即将步入正道,汹涌澎湃。此乃时代变化之规,无论圣人、贤人、庸人、愚人,概莫能阻!介甫公,皇上已有重振‘变法’雄风之志,朝廷离不开你啊,请接皇上的手诏吧!”
  吕惠卿从怀里取出手诏,呈现于王安石面前。
  王安石一时愣了:难道皇上又背叛“天意”地作出了决断?这就是皇上对自己《乞解机务札子》的批谕吗?他面南跪倒,伸出抖动的双手,接过手诏,凝眸恭览:

    ……欲留京师以为论道官,宜体朕意,速具承命
  奏来……

  吕惠卿急忙申明这道手诏产生的经过:
  “惠卿今夜进殿冒死以‘壮心不可移,变法不可废’而面谏。圣上英明,慨然允诺,称赞介甫公六年来‘变法’之劳绩,特遣惠卿持手诏传谕,欲留公居京师,以备顾问。介甫公,此乃圣上之大恩大德,望公万勿推辞。”
  王安石心境骤然腾起的喜悦又骤然地冷落了。他全然明白:皇上已恩准了自己《乞解机务札子》之请,“留京师以为论道官”之说,乃虚意挽留而已。他凄然一笑,苍凉而呼:
  “谢圣上皇恩浩荡。‘留居京师以备顾问’之任,臣不敢当啊!”
  吕惠卿的神情亦为之凄然。
  王安石伏案提笔,写出了乞求离京的《答手诏留居京师札子》:

    ……臣伏奉手诏:“欲留京师以为论道官,宜体朕
  意,速具承命奏来。”臣才能浅薄,乞解重任,幸蒙圣
  恩,已赐矜允,不胜感激。而继蒙恩遣吕惠卿传圣旨,
  欲臣且留京师以备顾问。臣眩昏寝剧,体力衰疲,难
  胜重任,恳乞离京……

  王安石写完奏表,连同手诏密封而付吕惠卿:
  “请吉甫转呈圣上,安石心灰意冷,即使强留京师,也不会有所作为了……”
  吕惠卿接过奏表,长吁一声,改变了话题:
  “介甫公,圣上带来口谕:四月八日,将隆重举办‘浴佛节’,其辉煌之状,我朝百年罕有,公若体力可支,亦请登宣德楼观赏盛况。”
  王安石笑了:
  “‘浴佛节’,辉煌的节日……”

  四月八日清晨,天色晴和,晨曦中的汴京城,呈现出一副神秘、庄严、静穆的异样风采。巷弄宁静,道路洒水铺沙,家家户户门前都架起供桌、香案,惯于高声谈笑的京都居民,个个压低了嗓音,似乎都改变了心性,成了虔诚的佛徒。象征着皇宫威严的宣德楼,悬灯结彩、飞黄流金、幡盖似云、帏幕堂皇。两条巨大的黄绫寿幅上分别写着“与民同乐”、“普天同庆”的大红视语,从楼台上飘落而下,迎着初升的朝阳。
  辰时正点,皇宫钟楼上的钟声响起,宣告了“浴佛节”盛大庆典的开始。接着,十大禅寺的钟声应和而起,回响在汴京城的上空,如潮如涛,振奋人心。街巷里家家户户几乎在同一时刻跪倒在门前的供桌前。接着如潮如涌的人流,踏着有节奏的钟声,欢舞呼啸着奔向住处附近的大相国寺、兴国寺、报恩寺、祐国寺、净国寺、法云寺、庆爱寺、龙兴寺、上方寺、繁塔寺,奔向佛祖沐浴的圣洁之地。

  四月八日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传说释迦牟尼生出娘胎,即与俗众不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有“天下地上,唯我独尊”之气概,立即惊动了难陀和伏波难陀龙王。二位龙王为祝贺释迦牟尼出世,急忙赶来,口吐清澈之水,为释迦牟尼沐浴身体,完成其身心的净洁高尚。后来,释迦牟尼涅槃成佛,佛徒们便在释迦牟尼的诞辰日隆重纪念,以香水沐浴其金、银、铜、石之身,以期永远保持其身心的洁净高尚。并以浴佛之吉祥圣水点滴自身,以期能滋润清净之心,荡去昏沉之气,亦随而成佛。此俗千载不断,相沿成习,遂定为“浴佛节”。而且是越办越隆重。

  驸马王诜和贤惠公主在沉寂十多天之后也走出了驸马府。王诜今日着白色傅带宽袍,戴白色学士帽。贤惠公主今日着藕荷色宽裤斜襟短衫,戴雪白红丝缀边黍囗帽。随着欢腾的人流,涌入大相国寺。他夫妻俩与其说是睹佛参斋,不如说是散心消愁。一部《钱塘集》把他们也牵进朝政纷争,十多天来焦心焦肺啊!
  此刻的大相国寺,已是梵乐喧天,歌声动地,香烟缭绕,人群熙攘,与极乐世界无二。
  山门敞开,似乎揭示着佛缘中“无我”的宽阔和深邃,已不分槛内与槛外、寺院与世俗、僧人与俗人、王公与百姓了。山门内,正在进行规模宏大、方式灵活的“开讲设斋”。近百张筵席上,酒肴飘香,款待着观光的俗人。几位身披法衣的禅师,诵经于高台之上,讲解着佛义中通俗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佛祖“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我当为十方人作桥,令悉踏我上度去”的宏大气度和慈悲。佛门的布施今天确实大方,几组身披袈裟的年轻和尚,不停地把酒肴和佛门特有的“指天馂馅”、“香水黑糕”捧上筵席;今天的俗人、游人,也似乎受了禅机的洗礼,一下子变得“精进”了,酒足饭饱后迅速离去,把座位让给接续而来的俗人游人。
  驸马王诜和贤惠公主观赏良久,不胜惊讶。王诜向妻子低语:
  “佛门真是圣地啊,如此设斋布道,比迩英殿的侍讲、侍读高明多了,轻松多了。”
  贤惠公主微笑,与丈夫一同向大二门内走去。
  大二门内的庭院比山门内更为宽阔,一片古松参天。此刻原有的庄穆气氛,已被成千名疯狂观众的叫喊声所替代,禅院成了爆满的瓦子剧场。四周殿宇的长廊,均成了歌舞杂剧演出的舞台,南北东西四支艺伎班子正在唱着对台戏,疯狂的观众随时在表示着他们的裁决:或高声叫好,或唉声摇头,或热烈鼓掌,或气急跺脚,或把喝采的花束扔上舞台,或把喝倒采的骂声抛向天空。
  这个热闹场面的出现,完全归功于参知政事冯京。为了落实皇上的谕示,他不仅命令宫廷教坊的诸艺参加,而且临时征取了京瓦有名气的班子参加,并有意地安排了这样的“对面锣鼓”:
  在南面长廊上,他安排了宫廷教坊的歌舞杂剧。这个班子是由天下名优、宫廷教坊使丁仙现领导的,歌舞伎皆京都俊秀,杂剧以诙谐消谑,蜚声京都。
  在东面长廊上,他安排了东角楼街街南的桑家艺伎演出。这个班子,是以京都歌王凤眼奴为杖子头的,其穿云裂石之声,将使大相国寺远离凡尘的僧人们神魂颠倒,对嗜艺如命、捷才知音的丁仙现也是一个威胁。
  在西面长廊上,他安排了莲花棚李家艺使演出。这个班子,是以“一声雷”李奴哥为杖子头的,舞伎刚劲泼辣,歌伎声断流水,李奴哥的一声歌吼,据说可传送十里。有这样的艺伎与丁仙现、凤眼奴唱对台,必有好戏可观。
  在北面长廊上,他安排了梅花棚的女伎演出。这个班子是由十名女歌伎组成,在京都露头尚不到两个月,据说,歌伎舞伎色绝艺高,极受年轻人的欢迎。更为奇特的是,在流民涌入京都的十多天里,这个班子曾为流民义演赈济,一举而哄动京都。此次请其艺演,只是酬其行事仁义而已,至于对台锣鼓的结局,就在其次了。
  驸马王诜和贤惠公主踏进大二门,正是丁仙现、凤眼奴、李奴哥三家竭其全力较劲的关键时候。丁仙现杂剧演出的讽刺、嘲弄、滑稽、谐徘、辛辣、深沉,已被观众的嘈杂声削减了成色。凤眼奴歌唱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的醉心荡腑,已拉走了丁仙现台下的观众。而李哥奴歌唱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的一声雷吼,立即冲垮了凤眼奴“洞房相遇”的柔情相思。但他那刚劲泼辣的“雷鸣”因为求胜心切,用了拙劲而走调落腔,变成了噪耳的“驴吼”,引得观众疯狂喝倒彩。一时间,丁仙现气闷哑了,凤眼奴忍恨哑了,李奴哥含羞哑了,疯狂的观众也因“三强”的骤然跌台而沉默。
  在这暂短的沉默中,北面长廊上梅花棚女伎的琵琶声、古筝声、月琴声、洞箫声乘虚而起,清雅婉约、若柳若烟,深沉而怨意绵绵。观众一下被这轻柔的琴音箫声醉迷了,几乎在同一时刻转过身来,打量着眼前抚弦品箫、色艳艺精的歌伎。
  驸马王诜突然惊愕出声:
  “是琵琶?胡琴?楚倩?是苏子瞻旧日的歌伎……”
  贤惠公主凝目细看,惊喜应和:
  “是她们,还有丽玉……”
  舞台上的歌伎琵琶正向人群端庄地敛袄一礼,和着琴音、箫声,唱起《钱塘集》中苏轼的诗作《吴中田妇叹》,丽玉等伴歌起舞。

    今年粳稻熟苦迟,
    庶见风霜来几时。
    风霜来时雨如泻,
    杷头生菌镰生衣。
    ……

  也许由于《钱塘集》行世流传,人们已熟知此作,也许因为琵琶等人的弹唱感染了人们,也许因为吴中田妇吟叹的苦情引起了人们对入京流民的联想,在琵琶等人歌停、琴歇。舞住的刹那间,台下爆起了雷鸣般掌声、喊声,接着是花束飞舞,纷纷落向舞台。京都名优丁仙现、凤眼奴、李奴哥也奔上北面长廊,抱着年轻的歌伎们同声相贺。
  王诜被此情深深感动:
  “苏子瞻要看到此刻的情景,也会泪水滂沱的。知情知义的歌伎啊!琵琶、胡琴、倩楚、丽玉,你们不该在此时歌唱苏子瞻的诗作,我接版《钱塘集》已铸成大错,你们为什么要错上加错呢……”
  贤惠公主宽慰丈夫:
  “大错已铸,怨不得,悔不得了!我们也上台去,看看这些有情有义的歌伎,代替苏子瞻向她们致谢吧!””
  这时大雄宝殿的钟声、磐声响起——“浴佛”礼典开始了。
  殿前已是另一样的辉煌景象:宝盖施张,一片金黄。四辆高约二丈、宽约八尺、长约一丈五尺的四轮“像车”置于殿前两侧,形如宫殿,悬缯幡盖,珠玉装饰,鲜花缀绕,瑰丽壮观。
  殿前长廊上,佛祖释迦牟尼的金像、银像、铜像、石像,端坐在巨大的金盘,铜盘、木盘、石盘之内,舒眉慈目,神态安详。
  殿前廊下,香案排列,香烟缭绕,僧众坐禅入定,百官恭立静默,人群悄然无声。
  两侧陪殿的长廊里,等距离地放置着十八座大罗汉的木像,十八位身披袈裟的中年增人,恭侍于木像之侧。这些罗汉木像,大小相同,神态各异:有的敛眉扼腕、非言非默;有的两眉虽举、六用皆寂;有的弹指赞叹,思念系之;有的半肩磨衲,佛意玄微;有的默然闭嘴,中含真机;有的摄衣跏趺,三乘指南;有的目视超然,忘经与人;有的扬眉注目,佛风轻拂;有的聃耳属肩,绮眉覆颧;有的垂头没眉,亻免目注视;有的捧经持珠,自然真常;有的以口诵经,以手叹法……
  突然,钟声、磬声停歇,梵乐法音高扬,神秘的曲音,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大相国寺的方丈和五位年长的禅师身披法衣,陪着朝廷重臣陈升之、吴充、冯京和二府三司官员吕惠卿、曾布、吕嘉问等走出大雄宝殿、走下长廊,恭立于香案之前。在梵乐法音中,吕惠卿跨步出列,接过香案前司香禅师点燃的香火,执佛礼参拜之后,把香火插进香炉……
  这是代行皇帝祭天敬佛的最高委托、最高思宠啊!为什么不是陈升之?不是吴充、冯京?而是“福建子”吕惠卿呢?王安石为什么没有到场?难道朝廷已开始人事变动了吗?驸马王诜和贤惠公主心神乱了。
  吕惠卿镇定自若地焚香完毕,从袖中取出“敬佛谢雨青词”高声清朗地诵读起来:

    大宋熙宁七年四月八日。皇上敕曰:伏以十月不
  雨,常旸为灾,秋谷未艺,春苗枯焦,夏收将空,致
  使生民流离,哀鸿遍野。朕德愧于天,自罚其躬,屡
  求于上天佛祖。天神有灵,佛祖慈悲,遂赐两日两夜
  五福而霖,救灾救难,解流民之所急,起三农之既病,
  成田野之葱绿,慰朕躬之焦虑。惟天之德,非朕敢忘,
  惟佛之恩,莫报深仁,遂借佛祖诞辰之日,仅伸上天
  佛祖鞠育之报。惟佛知之,惟天知之,仰承灵贶,赐福
  黎庶……

  吕惠卿清朗的声音在大雄宝殿前回响着。驸马王诜心里滚动着不解的疑团。这神力与佛法融合为一体的《敬佛谢雨青词》是对佛祖的一种嘲讽啊!佛义否定任何神灵的存在,现时却与天神并肩就坐了;佛谛探索人间苦难的“缘起”和“解脱”,现实却归宗于天神喜怒哀乐的“主宰”了。这样的“浴佛节”,沐浴张扬的不是佛祖的躯体,而是“天神”缥缈的灵魂了。
  精通佛谛的佛门禅师,毕竟是方外之人,根本不似诗人兼画家王诜那样的迁阔。他们心里明白,皇上这道敕旨中的“天神”,毕竟是虚无的,眼前佛祖的金像、银像、铜像、石像却是实实在在地端坐在人群的面前。庸人庸众分什么佛与神,佛在今天就是神啊!佛法无边,眼前不正在替代着神吗?于是,在梵乐法音中,方丈执礼拜领皇上敕旨,禅师们合掌向吕惠卿致谢,坐禅入定的僧众齐声开口诵经,声贯庭院,烘托着隆重庄穆的香水浴佛。
  方丈和禅师们走上正殿长廊,在梵乐、法音、诵经声中,把磨香涂在佛祖的像上,再以香瓶中的香水灌浴,然后用洁净的白囗恭敬地擦拭着,直至擦干为止,意在保持佛祖永远清洁高尚的品德。敬佛在诚,金像、银像、铜像、石像因去其积尘而生辉,方文禅师们喜形于色,俗人俗众们也觉得佛祖显灵了。
  两侧陪殿长廊里十八罗汉木像旁手捧佛盘的僧人,走入庭院人群中,口诵佛经,指蘸浴钵中的香水,滴洒在僧众、俗众和朝廷百官的头顶,意在借佛祖的智慧,点化其浑浊不洁之气,滋生洁净不浊之心。庸众、百官在滴水点化之后,似乎也觉得突然聪明了,“阿弥陀佛”的念佛声越来越响,越来越高,终于淹没了高扬的梵乐法音。人们在“阿弥陀佛”的雷动声中,恭敬地抬起佛祖熠熠生辉的金像、银像、铜像、石像,安放在瑰丽壮观的“像车”上,“浴佛节”高潮——“行像巡游”就要从这里出发了。
  驸马王诜和贤惠公主的头顶也被点化了几滴香水,他们似乎也参悟了眼前出现的禅机:吕惠卿也许要跃居相位了,苏子瞻的返回京都将成泡影,王安石也将离开京都……
  此时的王安石,正在他的书房里以茶接待他的朋友、翰林学士承旨韩维。
  王安石与韩维的交谊已十年了,在“变法”初期,虽然意见相左,两人的交往有所疏远,但友谊并未有所伤害。前年,韩维回京任翰林学士承旨之职,因范镇、张方平、吕公著、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人已离京都,政见之争趋于平息,韩维又是个不喜惹事的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一切举措,还是支持的,即或有不同看法,亦默而不语。王安石也因为司马光、苏轼离开京都后,朋友少了,对手也少了,孤独寂寞之感浓重,对韩维也就倍觉亲切,倨傲执拗之气也有所收敛,两人之间的友谊也就恢复如昔,而且在相互尊重中加深着。
  在这次因“十月不雨”而引起的朝廷纷争中,韩维身处皇帝赵顼身边,对事态的发展比王安石清楚得多,对皇室的纷争比王安石看得透彻,对王安石在这场纷争中的连连失误和现时处境的险恶更是郁结于心。但他是一个行事谨慎的臣子,不愿违背“禁止翰林学士与宰执大臣私亲”的朝制,更不愿卷入这场各种因素交织的纷争,只有站在一旁眼巴巴地为王安石着急:介甫处于危难之中,自己却爱莫能助,爱莫敢助啊!
  今天韩维的来访,是带着皇帝的特殊使命和朋友间的特殊情感匆匆赶来的。今晨寅时三刻,他正在洗漱着装,准备赶往大相国寺参加“浴佛”礼典,却被皇上召进福宁殿御堂。神情憔悴的皇上,郁郁不乐地徘徊于室内,把手中王安石上呈的《答手诏留居京师札子》交给他,话语怆然伤情:
  “王安石不愿留居京师以备顾问,朕不勉强。卿可以拟旨,让王安石以吏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经义局随行……”
  韩维担心的事情出现了,他心惊目呆:介甫终毁于这场灾难……
  皇帝喟然称道:
  “江宁,六朝繁华绩丽之地,王安石自江宁而来,回江宁而去。朕不算亏待介甫先生吧?”
  韩维完全理解皇上此时的心境: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他低声回答:
  “圣上英明,介甫会感激圣上恩德的。”
  皇帝频频摇头,苦笑语出:
  “卿知朕心。今日隆重举办浴佛节,朕将登宣德楼观赏‘行像巡游’,在群臣面前,朕不能箝口不语。介甫离去,何人可继其任?难决难断啊!其人将去,其言必善,卿可立即去介甫先生府邸,善达朕焦思渴求之意。朕在此静候回音……”
  韩维跪倒领旨。他心里清楚:司马光不愿回京,吴充、冯京都不是皇上理想的人选,皇上有皇上的难处啊!他叩头站起,行至御堂门口,又被皇上叫住。皇上从御案捧起一包封金,殷情嘱托;
  “王安石虽以‘理财’、‘聚财’变法治国,但在家中从不‘理财’、‘聚财’,听说他的夫人吴氏,也是个不善‘理财’的大方人。介市清廉,朝廷无二,巍巍宰相府,其实是个空架子。这黄金一百两,作他南下江宁的程仪吧!记着,赠此银两的,不是朕,是卿,是他的朋友韩维,韩维持国!”
  韩维一时懵了,旋即领会了皇上的心意,急忙跪伏于地,心里发热。
  韩维与王安石近一个时辰的倾心交谈,始于“韩维的赠金”。黄金无语,但已诉说了这场纷争凄凉的结局和这凄凉结局中无可奈何的情愫。王安石神情怆然,似有无限感慨。沉默良久,他吁叹一声:
  “往者烟云,不再想了,该上路了。无官一身轻,不再受种种朝制的约束了。司马君实在洛阳如何?三年不通音讯,想得慌啊!”
  韩维听得出,王安石已知自己十天前秘密的洛阳之行了,事至今日,也无必要遮掩。唉,君实、介甫三年来音讯阻隔,衷心相通、哀声相敬之状,唯自己知!他拱手道:
  “君实之思介甫,亦如介甫之思君实……”
  王安石凝神静听。
  韩维谈了他的洛阳之行,谈了司马光的“独乐园”,谈了司马光著述《资治通鉴》的近况,谈了“弄水轩”人心交融、上下无隔、天籁祥和的酒宴,谈了司马光的“拒而不出”、谈了司马光“决不敢掣介甫之肘以添乱,决不敢借机诋毁‘新法’以”图快”的高贵品德和深厚情谊。韩维最后说:
  “司马君实十分推崇介甫《三经新义》之作,誉为‘九天揽月之举’。认为《三经新义》之出,将超越前代经学大师之伟业,为经学翻开新的一页,为究道德性命之义开拓一条新路……”
  王安石起身至桌案前,喃喃自语:
  “君实知我之短,知我之长,知我之心,君实亦当知我此刻之心境!”他伏案提笔,写下了心迹坦然的诗作:

     日日思北山,
     而今北山去。
     寄语白莲庵,
     迎我青松路。

  王安石举诗拜托韩维:
  “洛阳远在几百里外,无缘与君实把酒话别了,拜托持国公,若再次去洛阳,请转呈此诗于君实。小诗无状,君实能理解我心底的哀愁期盼的。”
  韩维接过诗作看着,心里浮起怆楚之情。这首短诗袒露着介甫心底对过往岁月永不消逝的留恋和这留恋中无可奈何的追求!他借机把话题引向皇帝赵顼委托的特殊使命上:
  “介甫公,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给皇上吗?”
  王安石苦笑摇头。
  韩维急了:
  “现时纷争平息,‘赌博’收场,赢者沉醉于胜利,起哄者热衷于狂热,在这离奇的热闹中,隐藏着一种凄然无声的悲哀:朝廷今后的‘青松路’在哪?介南公,你总不能不作一语吧!”
  王安石叹息:
  “勋业无成照水羞!持国公,我现时还有资格论政吗?我的话现时还有人愿意听吗?”
  “因人废言,千古成习,但对介甫之言,却有例外。现时,除韩维正洗耳恭听外,还有一人殷切而语:‘其人将去,其言必善’,他在等候着介甫的珠王之言啊!”
  “此人是谁?”
  “英明的皇上。”
  韩维一言出口,使王安石木雕般地愣住了。一股说不清的甜蜜酸楚从心底涌起,他闭上了噙泪的眼睛,前天深夜吕惠卿的来访和吕惠卿谈论的一切,立即重现在他的心头。他突然觉得皇上的可敬、可亲和可怜,突然觉得自己的理想并未泯灭,突然觉得大宋走向富强的“青松路”依然宽阔,也突然觉得自己有责任激励皇上重振“变法”的雄风。他的心绪在刹那间又澎湃起来。
  “介甫公,皇上负公,出于无奈。公难道也忘了昔日的知遇之思吗?”
  王安石闻韩维之语若遭掌击,双目环睁,霍然站起,话语脱口而出:
  “‘变法’!坚定不移地‘变法’!不怕挫折地‘变法’!只有‘变法’才能改变国家积贫积弱!”
  “皇上急于听闻何人可继公而居中书门下平章事之位。”
  王安石略一沉思:
  “吕惠卿才高识远,矢志‘变法’,坚定不移,可负重位。但资望浅薄,人望有议,可速召前宰相韩绦子华回京,以其持重稳健总领其事,则‘变法’之业庶可畅然进行。”
  韩维拱手致谢:
  “惠卿吉甫,才智超群,公之所荐,韩维当如实禀奏圣上。至于家兄子华,才智平庸,且年事已高,介甫公荐之谬矣。”
  王安石手捧韩维所赠黄金笑而作语:
  “安石举荐韩绎子华,乃朝廷现时所需之贤,决非持国公之兄长,请公如实禀奏圣上。公所赠黄金,原封奉还,免污持国公之清白,安石也心静无惊。”
  韩维愣住了。
  十大禅寺的钟声同时敲响,“浴佛节”的高潮——“行像巡游”活动开始了。
  午时正点,在聒动天地的钟声中,大相国寺、兴国寺、净国寺、报恩寺、祐国寺、法云寺、庆爱寺、龙兴寺、上方寺、繁塔寺等十大禅寺装饰华美、形若殿宇的佛祖金像车、银像车、铜像车、石像车,在成百上千佛门禅师僧众的簇拥下,由几十位年轻佛门弟子牵拽推动,高奏着梵乐法音,以身着五彩服装的歌舞伎乐为前导,涌出山门,按照皇城司规定的路线,沿着京都的主要街巷,从四面八方向宣德门行进。
  汴京沸腾了。街巷鞭炮齐鸣,家家户户门前燃烛焚香,人群塞巷,车骑填咽,欢声如雷,香烟似雾,虔诚的信徒法倡和看热闹的俗人庸众,如潮如涛地迎接着金华昳日、宝盖浮云、幡幢若林的“行像巡游”队伍,波浪起伏似地向“佛像”跪倒欢呼。“阿弥陀佛”成了今日京都的唯一用语。甚至替代了昔日“菊花会”、“万灯会”、“御苑射弓”中的“皇上万岁”。护卫着“行像”的禅师、僧众们,昂首阔步,面带笑容,持珠合掌,亦不停吟诵着“阿弥陀佛”,代表佛祖向狂热的人群致谢问候。十大禅寺身披袈裟、抬筐背囊的“散果童子”,不停地抓起筐中、囊中的“糕糜”、“指天馂馅”、“香水黑糕”扔向跪拜的人群,散布着佛的吉祥。
  崇信佛教的大理、真(月葛)三佛齐使者,已在怀远驿、瞻云馆门前搭起了巨大的五色佛棚。帏幕张扬,幡盖凌空,燃烛焚香,设茶置果,全体使馆人员持花挂珠,恭立棚前,迎接“行像巡游”队伍的到来,祝贺佛祖在大宋京都赢得的辉煌,感谢大宋皇帝在大旱大灾之年敬佛的虔诚。他们在激情难以倾尽的喜悦中,也喊着“阿弥陀佛”加入了“行像巡游”的队伍,向宣德门涌去。
  涌出使馆看热闹的大辽使者、西夏使者、高而使者、回鹃使者、大食使者、于阗使者、交趾使者,都被这雨霖后汴京突然出现的壮举奇观弄呆了:兴师动众,奢华排场,辉煌的敬佛风情!他们多半为了好奇,也都弃车、下马加入“行像巡礼”队伍,向宣德门涌去。
  宣德门至州桥一段五里长的御街,现时已是佛的世界。
  十大禅寺四十辆华美壮观的佛祖“像车”,宫殿似的排列在宣德门外,光辉映日,横四纵十,组成了一个宏伟的方阵,显示着佛的博大和庄穆。
  气势暄赫、装饰灿烂的宣德楼呈现在苍松云空之中。绿枝托着宝盖,半掩了飞檐屋角。薄雾托着幡幢,点缀着雕梁画栋。姹紫嫣红的鲜花布满楼台,织成了瑰丽的彩霞。彩霞中显现出衣冠楚楚的宰执百官,衣着华贵的宗室王公和珠玉生辉的后宫妃嫔。
  人群仰望着宣德楼,惊讶着这烟霞中“佛殿”的神奇。
  大辽使者仰望着,在烟霞仙境中寻觅着一位重要人物。他们在宰执百官的行列里看到了陈升之、吴充、冯京,看到了吕惠卿、曾布、吕嘉问、邓绾、舒亶等人,偏偏没有看到王安石的身影。王安石真的要跌台吗?他们的脸上浮出了一丝隐秘的笑意,心里暗暗地盘算着。
  西夏使者仰望着宣德楼。他们在后宫行列里寻找着两个权势人物,皇后端坐在皇帝御椅之侧,岐王颢、嘉王君页也在花丛中露出了笑容,妃嫔宫女们都在交头接耳的谈笑着。后宫的主宰皇太后和太皇太后却没有出场。看来,大宋朝廷的这场纷争是不会在今天的热闹中收场的。他们的脸上也展出了笑容。
  交趾使者在百官中寻找十多天来名震京都的“预言家”郑侠。今日的辉煌,也有此人的一份,能不展示尊容于京都百姓的面前吗?他们在寻觅失望之后,低声询问身边的俗人,得到的回答都是摇头,心里不禁为“预言家”郑侠惋惜。
  突然,楼台上鼓乐大作,惊天动地。扈卫禁军涌出,威风凛凛。宰执百官、宗室王公、后宫妃嫔宫女慌忙站起,跪倒迎驾。皇帝赵顼身着金黄色龙袍,头戴金黄色三层珠玉帝王冠,在翰林学士承旨韩维的陪同下,从宣德楼正殿走出,走上楼台,落坐在高高的御座上。金色衣冠在楼台上闪着“佛光”,奇迹出现了:
  “皇上大佛”的欢呼声呼啸而起,向宣德楼飞涌。僧众、俗众随着欢呼声波涛般地涌向楼台,四十辆佛祖“像车”组成的宏伟方阵徐徐向前移动,梵乐法音高奏,禅师僧众同时持珠诵经;四幅巨大的黄绫佛嶂从前列四辆“像车”上高高撑起,佛幢上鲜红醒目的佛义偈语映照楼台:

    若谛何云?浊酒苦茶。
    因谛何云?故道疲马。
    灭谛何云?柳暗花明。
    道谛何云?美政新法。

  楼台上的鼓乐声停歇了。
  楼台下的梵乐法音停歇了。
  楼台上的宰执百官、宗室请王、后宫妃嫔瞠目了。
  楼台下的僧众、俗众沉默了。
  宁静的楼台。
  宁静的御街。
  皇帝赵顼伫立楼台,望着眼前虔诚期待的人群和人群上空字字耀目的佛幛偈语,神情激动,泪花濛濛,双手合十,用全部力气喊出了一声对僧众、俗众的虔诚祝福:“阿弥陀佛”。
  这是九天上飘落的梵音,一下子赢得了心中有佛的人群。
  这是皇帝亲口颁谕的最高奖赏,一下子抬高了佛的身价和佛在人群心中的地位。
  这也是最通俗有力的鼓动,一下子煽起了人群的疯狂:
  歌伎狂歌,
  舞伎狂舞,
  僧众们破了槛内修行枯燥单调的戒规,舞起了狮子。
  吕惠卿借机率领邓绾、舒亶等一群朝臣跪倒在皇帝赵顼身边。吕惠卿高声禀奏:
  “圣上六年岁月废寝忘食,‘变法’图治,遂成美政,天下沤歌。前日听一狂夫之言,罢废新法十八事,岂不可惜。圣上,佛祖显灵,在乞求圣上恢复新法十八事啊……”
  皇帝赵顼望着楼台下狂欢的人群微笑着。
  邓绾高声禀奏:
  “圣上明鉴:佛门‘苦谛’是展示眼前的困境,佛门‘因谛’是探索困境的原由,佛门‘灭谛’是论述摆脱困境的途径,佛门‘道谛’是揭示走出困境的方法啊!圣上请看,佛显灵了,那‘美政新法’四字,不就是圣上的‘变法’吗?”
  皇帝赵顼神色不改。
  舒亶乞求:
  “圣上慈悲为怀,心在黎庶,德逾大佛,恢复新法,佛意所在,民心所归……”
  皇帝赵顼微笑着向楼台下狂欢的人群,高声谕示:
  “佛祖慈悲,普渡众生;佛语含机,启朕昏愚。佛意恢复新法十八事,朕能不恭然依从吗?”
  吕惠卿、邓绾、舒亶等人急忙叩头欢呼“皇上万岁”……
  陈升之、吴充、冯京、岐王颢、嘉王君页等朝臣懵瞪慌乱地先后跪倒。
  皇帝赵顼头也不回地谕示枢密使陈升之:
  “肠叔先生,请你派出快马飞骑,召河东宣抚使韩绛子华即速进京!”
  陈升之叩头领旨。
  皇帝赵顼突然转过身来,望着吕惠卿发出谕旨:
  “吕惠卿听旨……”
  吕惠卿急忙拱手向前,群臣凝目注视着。皇帝赵顼突然改变了主意,放声大笑:
  “吕惠卿,朕要为佛祖散花致敬了,你为朕递花作助吧!”
  吕惠卿眼珠一转,心领神会,急忙叩头领旨,立即捧起一团花束站立在皇帝赵现身边。
  皇帝赵顼放声高呼,拿起花束,不停地撒向狂欢的人群:
  “佛祖啊,请你多多拂照大宋的黎民百姓吧……”
  鲜花从宣德楼飘撒而下。
  在拥挤的人群中,监安上门郑侠,怀抱着一幅新的画卷,向宣德门艰难地拥挤前行,他已累得大汗淋淋,但仍在奋力地前进着。

  ------------------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