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1月1日0时起,英国电讯公司所属的各个海上紧急呼救信号监听站和全英海岸救助总队,就不再把SOS这个已经使用了近百年的摩尔斯电码当作海上急救信号了,与监听这一信号有关的活动也全部停止。取而代之的,是由国际海事组织规定使用的更为现代化的、利用卫星通讯和定位的“全球海上求助和安全系统”。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海事组织早在80年代就决定,将分阶段逐步终止使用SOS,到1999年2月彻底废弃它。美国已于1993年、法国于1997年2月停止使用SOS。
极为巧合的是,就在1997年的最后一天即12月31日上午,全英海岸救助总队设在苏格兰斯通海文的无线电监听站,居然还最后一次收到一个SOS求救信号。它发自一艘由加拿大前往英国利物浦途中的13000吨级的货轮。这艘带有26名船员、在巴哈马注册的货轮,在行进到爱尔兰岛以西1200公里海面时,所装载的木料在风暴中移动了位置,船只发动机也停止运行。由于英国监听人员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接收过这一救助信号了,所以他们起先还以为这艘货轮的船长或报务员在开玩笑,是想在英国停止监听SOS之前搞一个带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小恶作剧。但SOS这3个摩尔斯电码当时的确拍发得完美无缺。英国人立即想到,肯定是这艘船只遇险了,因为从来没有人仅仅为了演练或别的什么目的来拍发SOS。救援行动随即开始进行。
SOS是英文SAVEOURSOULS(救救我们)的缩写。在摩尔斯电码中,S和O是两个最易识别和表达的英文字母。报务员用手指击出“点、点、点”(S),“划、划、划”(O),“点、点、点”(S),即“…————…”,便可发出SOS海上呼救信号。这一奇妙的点线编码电报系统,是由美国人塞缪尔·摩尔斯在1835年至1838年间发明的。在美国国会的支持下,摩尔斯于1839年在巴尔的摩与华盛顿之间开设了美国第一条、也即世界上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1854年获电码专利权。在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古利莫·马可尼于19世纪末发明了无线电报系统之后,摩尔斯电报编码更是通行于全球,在现代人类通讯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908年,英国和德国这两个当时的海上霸主达成协议,同意将摩尔斯电码SOS作为海难求救信号。
1912年4月14日午夜前后,当著名的英国泰坦尼克号巨型客轮在纽芬兰海域撞上冰山时,船上的报务员约翰·菲利浦斯先是用无线电发报机发出了当时仍在流行的CQD求救信号(即英文COMEQUICK,DISASTER的缩写,意为“遇险了,快来救我们”),然后才改用SOS。据说这是接收到的由海上遇险船只发出的第一个SOS,全部电文为:“SOS,SOS。快来救我们。我们撞上了冰山。方位是北纬41度46分,西经50度14分。SOS。”不幸的是,其他船只没有能够在这一最危急的时刻赶来救援,船上总共2224名乘客和船员中有1513人丧生,酿成了世界航运史上最大的一次海难事故。以500千赫的频率发送的SOS,从此逐渐成为国际通用的海上船舶呼救信号,帮助拯救了成千上万名遇险人员的生命。它甚至还推广到其他一些领域,成为一种在各国流行的一般求救信号。
由于常年的职业实践,某些发送和接收摩尔斯电码电报的专业报务员的技艺,能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声称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电波的范型,来判断出对方报务员是男性还是女性。然而,应用这一电码的无线电电报作为通讯手段和紧急呼救信号,在今天的通讯技术条件下已经显得落伍了。新的“全球海上求助和安全系统”利用卫星通讯和定位,不但能迅捷明白地发出求救信号,而且能同时报告遇险船只的准确位置和详细情况。英国与其他国家一样,近年来也已使用多种更为现代化的通讯信号发送和船只定位方法来实施海上救助。据英国电讯公司说,他们上一次接收到SOS呼救信号,是在1996年6月28日。当时俄罗斯的一般客轮在苏格兰阿伯丁沿海遇到了麻烦。自1997年12月31日午夜之后,英国电讯公司,以及在这个国家海岸有着21个站点、人员有4000多名的全英海岸救助总队,就不再监听和搜索SOS这一海上无线电紧急求助信号了。
尽管以摩尔斯电码为基础的无线电报系统在商业电报等领域还在使用,但今天仍以它作为通讯手段的船只却已经不多了。目前在英国所属的航船上,只有很小一部分还配有会发送摩尔斯电码电报的报务员。随着作为船舶求生呼救信号的SOS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摩尔斯电码电报本身在当代卫星数字通讯条件下的应用领域也将越来越小。这不得不令人们、特别是那些技巧娴熟的报务员们,对摩尔斯电码产生一种怀旧式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