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
虽然两江总督从地位上低于直隶总督。但其实权还在直隶总督之上。因为两江总督所管辖的区域,特别是江苏省,属于当时中国最繁华、最富庶的地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顶梁柱,相当于“钱袋子”。所以,能够当上两江总督,往往标志着一个人走向了官场的巅峰。
1868年8月,马新贻接替曾国藩,从闽浙总督转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马新贻是山东菏泽人,生于1821年。担任两江总督时,他才47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期。马新贻上任以后,着手处理漕运、盐政和河工等方面的积弊,卓有成效。他还从减轻农民负担入手,解决了许多民生问题,颇受民众爱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所作为的两江总督,竟然遭到刺客刺杀。
那是在1870年7月,马新贻在官府旁边的射箭操场阅兵。阅兵完毕,他在亲兵随从护卫下回到官府。没想到,半路中杀出一名刺客。该刺客一边口呼冤枉,一边拔出匕首,刺入马新贻的右肋。
第二天,马新贻就伤重不治而亡。年仅49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刺客在刺杀马新贻后,居然没有逃跑,几乎就是束手就擒。随后,官府对这位刺客进行了审问。
刺客爽爽快快地招供了。他自称张汶祥,46岁,河南河阳人。当年,他卖过毡帽,又做过4年太平军。期间救过一个叫时金彪的清军俘虏。太平天国运动快要结束时,他们以前逃出太平军,在浙江宁波一带当了海盗。
张汶祥为啥要杀马新贻。根据他的招供,理由有三:一是老婆被人霸占后,他向时任浙江巡抚的马新贻拦轿喊冤,马新贻没理他。二是马新贻捕杀了他的许多海盗朋友,他要“报仇”。三是他所开的“小押”(典当行)被马新贻明令禁止,断了生路。于是,张汶祥追杀了马新贻两年,从浙江一直追到、福建、江苏,终于得逞。
据介绍,张汶祥的这份供词如今还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兴趣者,可以移驾查看。
一名封疆大臣,在重重护卫之下,竟然被一名大街上窜来的刺客一刀毙命,令人无法想象。由于此事过于重大,案子一度报告给慈禧太后。当时,慈禧太后听到报告后,也是大吃一惊,对曾国藩说:“马新贻此事岂不甚奇?”
曾国藩诚惶诚恐地回答:“这事很奇。”
于是,慈禧太后派曾国藩再次审查这个案子。又派钦差大臣郑敦谨协同去调查。半个月下来,没有任何新的进展。最后曾国藩一锤定音:就按照以前审的结果上报吧。
案子就此终结审查。1871年10月,张汶祥被处以凌迟之刑。还被剖腹挖心,祭奠马新贻。
案子已经终结,刺客已经伏法,然而,关于此案的民间传说却层出不穷。有的说是马新贻强奸了结拜兄弟曹二虎的美貌妻子,还将曹二虎害死。张汶祥为替曹二虎报仇,将马新贻刺杀。有的说是因为马新贻密谋反清,又断了张汶祥生路,导致张汶祥痛下杀手。有的说是马新贻与江苏巡抚丁日昌不和,“致有此变”。还有一种说法,则是指曾国藩不满朝廷以马新贻接任自己的两江总督一职,暗中安排杀手张文详,于马新贻阅兵之时,进行刺杀。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刺马”案并非一件简单的刑事案件。从长远看,此案对中国近代史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刺马”案发生后,慈禧太后加紧对曾国藩的湘军进行裁剪,限制湘系军阀的权力。这虽然稳固了慈禧太后的统治权,却极大地削弱了依靠着湘军兵力和财力建立和维持的东南海防。
东南海防的削弱,使得英、法、美、日等列强加剧了对中国的挑衅和侵吞,最终,让中国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李鸿章对此,有一句评价:“若非马案,则裁(湘)兵日紧,终致海防日废,列强日盛,战祸不断,则国运日衰也
李鸿章将“刺马”案视为中国“战祸不断,国运日衰”的原因,细细想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