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军靠什么称霸西北百年, 民国时回民身体为何普遍强于汉人
时间:04-02来源:作者:点击数:
网上关于西北马家军的讨论非常多,除了“穷凶极恶外”,还有的就是“作战凶悍”,比如说冲锋不怕死,大喊:“天开门,南天门开了好上天!”
马家军称霸西北近百年,很多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战斗力强悍,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马家军步入政坛要从清末的回民起义说起。当时社会矛盾严重,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廷向各地摊派沉重赋税,进而又激起民变。
回民起义最初仅是内部教派之争,但在各种社会矛盾的作用下,最终成了农民起义,然后就有了左宗棠陕甘平乱。
左宗棠所帅湘军、楚军皆为身经百战之精锐,然而刚一进入陕甘就发出这样的感慨:“自念平生足迹未履关陇,所部均南人,不习北方战事”。所以河州义军领袖马占鳌父子请降时,左宗棠给予了极高的礼遇。
马占鳌父子也是不负众望,很快荡平各地义军。左宗棠用兵新疆时,湘军成军已久,将士思归厌战,而且又不善骑马。为了速战速决,不得不依靠回民马队打先锋。他们在同是义军出身的董福祥麾下,随湘军转战千里。由于战功显赫,最终脱离湘军系统,自立门户。
马家军的崛起一是政治嗅觉敏锐,看准了时机果断招安;二是由于清军当时正在从团练向新军过度,军队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他们恰哈顶了上来。董福祥带领他们抗击八国联军、血战正阳门、护送慈禧太后西逃等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廷无兵可用的尴尬。
自从清廷开始编练新军,马家军“国之栋梁”的身份很快让给了北洋新军。进入民国后,马家军依然能保持割据政权稳定,奥秘恰恰就在于他们高超的政治投机水平。
清帝退位后,国家权力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西北诸马的政策是不管谁上台,我都第一时间拥护。西北物产不丰,军阀也不愿染指,所以民国初期才出现了内地军阀混战不断,西北长期和平的局面。
关于马家军的战斗力,记者林竞在1919年考察西北时说,马家军多为“拔门兵”,即长官能征多少兵就做多大官。这就导致了马家军军官多为宗教领袖,军事才能与个人影响力极不相符。
其次在训练上几乎没有,士兵平时或种田或经商。用学者的话说:
盖因穆民天性强悍,骑马放枪,本为素习,捕盗御匪,差足应付,对外作战,本谈不到。 |
马家军逐步走向正规化在马洪逵、马步芳等新军阀接手后。然而正规化、现代化的代价是高昂的军费,以西北的财力是无法支持的。马家军能挫败西路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军缺枪少弹,非战斗人员太多。
抗战时,说实话马家军打得很壮烈,还出现了两百战士不愿投降,集体殉国的事迹。然而他们主要的作战任务还是保障后勤和保护交通线安全,至少说明在当时的正规军中,他们的实力还很弱。
马家军唯一值得称赞的是由于穆斯林严禁抽鸦片,所以西北回民身体素质普遍强于汉人。大公报著名记者范长江三十年代考察西北时说:
“惟人事方面,则汉人十九身体孱弱,衣服褴褛,鸦片烟残害后的苍黄瘦脸,挂在多半的汉人头上。凡是身体壮实,衣服整齐,骑高骡大马者,都是回回!” |
所以说,西北诸马称霸西北数代人,最主要的取决于高超的政治眼光和所处的特殊环境,而不是战斗力强悍。
参考文献:《西北回族军阀论略》;《甘、宁、青回族军阀述略》
6bI城东书院※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