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必读经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解密

百年前中国一场奇灾“千古未遇”,凡是活着的人都去了同一地方!

时间:10-09来源:作者:点击数:
  中国古代生存环境比较差,农民都是靠天吃饭,碰上自然灾害,政府救助不及时,会有很多人悲惨的饿死。
  
  “树挪死,人挪活”,天要饿死咱,咱不能等着饿死对不对?所以在各大朝代都出现过人口大规模迁移情况。百姓心想,趁着还能动弹,赶紧外出逃亡说不定还能活下去。
  
  有个词叫“走西口”,“走西口”是从明朝正统年间开始的,一直到民国初年,大约三百年的时间。当时迁徙的队伍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在明朝末年“走西口”达到了顶峰。
  
  走西口大多来自山西,还有河北一些地区,陕西等地的人们,这些地方经常发生灾荒,土地贫瘠。
  
  我们知道光绪帝年间有一场著名的旱灾叫“丁戊奇灾”,这场灾难对于清朝的百姓是毁灭性的打击,因为那时生产技术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老百姓遭了灾只能眼巴巴地等着,等老天开恩下点雨,但一直也没下,这场灾难持续了两年。
  
  光绪元年也就是1875年拉开序幕的。当时北方先是出现了一点干旱,京师和直隶显示了灾情,与此同时山西、河南都出现了灾情,那年一直到冬天都雨水稀少。
  
  一年后,干旱的情况加重,受灾的范围扩大了,到辽宁、陕甘、苏皖都是重灾区,而山东、河南、直隶简直没办法活下去了,连个秧苗都插不上。
  
  更可怕的是旱灾引发了蝗灾,本来一些地区种了些粮食,都被蝗虫给吃了。到了夏天终于下雨了,连绵不断的雨一个劲地下,终于把河南、直隶淹了。大清河、滹沱河、南运河、漳河水位暴涨,加上冰雹,受灾区达63个州县。
  
  这一年河南遭灾严重,仅开封一地靠赈灾粥厂就食的灾民就达到七万人。
  
  山东也惨得不要不要的,全年皆旱,收成不到三成,据《申报》记载山东灾民逃荒得很多,有很多人在道路上“祈雨”但是无济于事,为了一口粥大家能卖子卖妻。
  
  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长期的恐惧带给人们精神的崩溃。一旦人们精神崩溃了,很可能会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也吃。
  
  经过两年大旱后,华北地区的灾情在1877年,也就是丁丑年达到鼎盛,山西省灾荒空前,人们纷纷吃观音土,数十日腹破而死。
  
  这场灾难见过的人都说千年难遇,十分惨重。
  
  这时人们忍无可忍,纷纷离开家乡外出寻找出路,留下来的人陷入空前的恐慌中,“既无可食之肉,又无割肉的力气”,等灾情缓解后,很多壮汉竟然在吃赈灾粮食的时候死了。还有一些灾民倒在地上让动物吃了,河南几乎十人九病,陕西也只剩下十之二三。
  
  1878年大地震爆发了,将旱灾区都震了个遍,当时人们刚盖好新家,树木刚有绿意,结果地震来了,把一切都毁了,人们欲哭无泪。所以说比起那个时候,我们现在的时代再艰难,也还是安逸的。
  
  走西口
  
  清代末年这场特大旱灾,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大劫难!当年清朝官员提起这场旱灾,称其为有清一代"二百三十余年末见之惨凄,未闻之悲痛"。
  
  在这场旱灾中出现了大的迁徙,人口数有两千万,也就是说两万人逃荒到另外的地方。北方饥民涌入江南,给当地带来不稳定因素。
  
  很多山西人离开家乡去各地,有的曲了鄂尔多斯、归绥,有的曲了内蒙古。现在包头市有两百万居民,很少有人知道一百多年前那里还是一个小村庄。
  
  如今包头市还有这样一句话,先有了复盛公,才有了这座城。复盛公就是在百年之前一家由山西人开的商号名。
  
  闯关东
  
  在清朝末年西口以外的地区也开始遭灾,百姓照样面临生存危险,走西口的人数慢慢减少,之后开始衰落。不管怎样,走西口让当地百姓学会了农耕技术,对当地的开发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改变了民风民俗。
  
  我们再来看一下“闯关东”,十九世纪山海关被打开,大批外地人涌向这里,这就是闯关东。
  
  清军后来颁布隔离政策,汉人不能进入满人的地盘,清廷对东北进行长时间的封锁,但十九世纪黄河遭灾,百姓为了活下去,纷纷跑到东北,不理会清廷的禁令,为了活命不惜铤而走险。
  
  因为土地有限,山东、河南地区的人又多,土地分配很艰难,造成百姓生活的困苦。民国时期这种困苦加剧了。
  
  一九四二年,中原又爆发一场大规模的灾难,饥荒让河南的灾民蝗虫一般涌过来,这一次是走西口。不过不管灾民往哪里走,目的是为了活下来,而不管他们走哪里,都会带来当地局势的动荡,也会带来文明和技术的改革,应该说,人口迁徙的行为,对社会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
  
  不过,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其中的辛酸,又怎能一个惨字了得?民生之艰难,莫过于此。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