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2章 调动身体说话 (5)打开心灵的窗户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眼睛是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最直接,最真切,最丰富的器官,不论是喜怒哀乐,还是悲恐惊惧,有声语言无法表述出来的内心世界,也能从眼睛里显示出来。难怪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视线活动概括了70%的体势语言表达方式。
如果我们有心观察一个人物出席交际场所的画面,那么一定会发现,在他们抵达交际场所,出现在门口的时候,一定会先在门口戏剧性地停下脚步,然后缓缓用眼睛地环视一下整个空间,让视线在每个人的头上掠过,随着他们的目光来回地转动,在场的人会不自觉地站起身,向他们表示欢迎。
比如说,每到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人物一般照例会在记者们都摆好自己的摄像机之后,才在讲台后出现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们走上讲台,一般都会先用视线细细地环视一下眼前的所有人,等现场完全安静下来之后,才会开口发表讲话,或者是回答问题。
这就是眼睛所表达的信息和力量,在一对一的谈话中也是如此,每个人都会通过对方的眼睛来了解他的所思所想。因而,谈话时对目光的接触,并非简单的接触,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比如说,在一群人进行交流时,说话者在停顿时用目光注视一个人,就意味着他要把话题交给这个人。
目光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犀利如剑,也可以柔情似水,但这两种目光都不适合日常交流。能获得他人好感的目光应该是诚恳而谦逊的,既不卑也不亢,既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很多人在交际开始时望着对方,但才说了几个字,目光就移到了别处,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不管是跟一个人还是100个人说话,一定要记住打开心灵的窗户,用眼睛望着对方,才能造成良好的印象。
西方人在跟别人交谈时,习惯于用眼光打量对方,认为这是自信,有礼貌的表现,而东方人在面对面的交谈中,对目光有礼节要求,一般忌讳用眼睛死死地盯视别人,认为大眼瞪小眼地看人是没有礼貌的表现。但是游移不定的目光,又会让对方误以为我们是心不在焉,不屑一顾。
交际中的正常做法是:在开始交谈时, 眼光要自然,柔和地看着对方双眼和嘴部这之间的区域,而不是直盯着对方的眼珠。但是在不同的场合上下的位置有细微的差别。然后,眼光慢慢转向一旁,之后又恢复目光接触,就这样“循环往复”,直至谈话结束。目光接触时间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不要眼珠滴溜溜地来回转动,看得让人心慌意乱。
如果是商谈工作,洽谈业务,磋商交易和贸易谈判等场合,我们的眼睛应看着对方脸上的三角部位。这三个角是以双眼为底线,上顶角到前额,如谈判时,如果我们看着对方的这个部位,便会显得严肃认真,而对方则会觉得我们有诚意,这样我们更容易把握谈判的主动权和控制权。
如果是舞会以及各种类型的友谊集会,眼睛也应看着对方脸上的三角部位。只是这个三角是以双眼为上线,嘴为下顶角,也就是在双眼和嘴之间。当我们在集会上和对方交谈时,我们看着对话者的这个部位,我们自己会显得轻松,而对话者会感到友好,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气氛。
当然,为了表示我们对某个人的特别关注,就要出奇制胜,改用另外一种眼神,就是当我们与对方交谈时,要做出眼睛似乎被粘到对方脸上的样子,即使她说完话之后,眼神也不要随便移开,必须移开时,要做到慢一些,十分不情愿似的,就糖丝拉到细得断了线才要放开,这个技巧虽然有些“厚颜无耻”,但却像迫击炮一样有力。即使别人在发言,仍然要盯住目标对象。不论讲话的人是谁,一直盯着自己的对手就可以了。
这个技巧的冲击力可能太强,某些人比如对女孩子用起来甚至会有一些负面效果,因此可以换用一种温和一点的方式,当别人说话时,用眼睛去看着说话的人,不过,当说话人讲到一个段落,我们的眼神顺势转到目标对象身上,这样一来对象仍然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注意,不过可以让他不用那么紧张。
需要注意的是,在跟对方公事交谈时,千万不能看着对方双眼和胸部之间的部位,尤其是胸部周围,这个部位即使是恋人之间也不会轻易去看,陌生异性之间就更不能用了,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