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6节 组织成员三个阶层的划分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管理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管理者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而对组织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一般都会既有上司,又有下属;往往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一个人如果身兼着多项角色,当然也要具有不同的管理功夫。
现代企业的组织大多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在这种组织中,层级森严,从最高领导者到最基层员工,可以多达十几个等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整个组织像一部庞大的机器,按部就班地运转。我们现在要探讨的,就是处在组织内不同层级上的人,他们作为管理者或被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管理功夫。
虽然在正规的层级制企业组织中,可能有许多层级并存;但为体现出一般性,我们只把组织成员划分为三个阶层,即高阶、中坚与基层。高阶就是组织中的最高领导阶层,他们负责的是组织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战略抉择,一般很少直接参与具体事务的执行。而基层更多考虑的则是如何把上司交待的工作做好,他们是行动方案或计划的具体实施者,而很少有参与决策的机会。
介于高阶和基层之间的人员,便是组织的中坚阶层。他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上传下达,将公司高层的旨意传达给下属了事,而且肩负着承上启下、挑起大梁的重任。一般来说,在公司里,董事会作出的决议,往往交由中坚来负责布置安排,他们是计划的拟定者、执行的监督者,还要随时随地负责和高阶与基层沟通信息,责任一点也不轻松。
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把组织分成高阶、中坚与基层三个阶层。彼此各具特色,互相整合,以产生坚强的组织力。三阶层人员,必须各自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组织才能发挥分工合作的效能。
而具体到每个人的认识境界,我们也可以分成四大类:分别为“糊涂之糊涂”、“糊涂之清楚”、“清楚之清楚”以及“清楚之糊涂”。除去第一种人实在要不得之外,剩下的三类人,正好可以和组织的三个阶层一一对应,使每一类人都可以在组织中获得相应的位置,找到他自己的归宿。
如果一个人里里外外都是稀里糊涂的,我们把他称为“糊涂之糊涂”。这样的人,成天只能尸位素餐,不仅成不了事,就算他想害人,恐怕也没有害人的本事。如果组织中混进了这种人,简直就是组织的累赘,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此在组织甄选人员时,这种人应该被坚决摒弃掉。而剩下的三类人,都可以在组织的不同阶层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可以说,每一个组织,都需要这三种人的配合,只需要好好地掌控分寸即可。不过,如何将“糊涂”和“清楚”的分寸表现得恰到好处,这也是管理的一种艺术。
具体来说,高阶主管,往往其内心里澄澈如明镜,但表面上倒不一定会时刻把这份精细挂在脸上,必要的时候,不妨“糊涂”一些,哪怕是装糊涂。这就是所谓的“清楚之糊涂”。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多给下面的人一些锻炼机会,尽量让开空间,使中坚干部得以施展身手,发挥活力,以承上启下。当然,如果处在非常时期或者遇到突发紧急事件,那还是得一切都清清楚楚为好,这个时候再“清楚之清楚”也不迟。
中坚干部,由于接触面广且责任重大,一切都马虎不得,自然应该力求“清楚之清楚”,以作为上下沟通的桥梁。就是说,他必须清清楚楚地领会上级领导的意图,然后加上自己的体会,再清清楚楚地交待给下属。无论哪个环节糊涂一点都不行,必须清楚、再清楚。所以对中坚来说,只有“清楚之清楚”,才会使上下级都满意。当然,有时为了高阶主管的面子,也应该稍微含蓄一些,不要那么锋芒毕露,最好表现出若干程度的“清楚之糊涂”,以免过分唐突,反而误事。
基层人员,由于学识和经验俱感不足,对于企业高层的决策,未必都能理解得很透彻。在这个时候,就无需想那么多,只管好好地、清清楚楚地去执行就得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糊涂之清楚”,尽管内心深处对何以要这样做是比较糊涂的,但是一旦做起来,就绝不含糊。在企业中,领导者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基层人员,不要问那么多“为什么”,只管照领导吩咐的去做就行了。这样的行为表现,实际上就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这对基层来说,是最合适的了,可以使组织上下发挥有效的执行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