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4节 管理怎样才合理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中国人最喜欢讲道理,但是,把所有道理都讲清楚也很难。有些人,你说东,他就说西;你说西,他又说东。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历史经验和历史资料非常丰富,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理由。
道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此,我们常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有些中国人喜欢比大小。如果听到一句说他错了的话,他会问:“谁说的?”如果说话的人职位比他高,他就不再言语(实际上是申诉);如果指责他的人职位与他平等,他就会说:“好好好,我错了难道你就没有错?”(我难看,也让你难看)。如果指责他的人职位比他低,那人就彻底倒霉了(一脚把他踩到底)。
不合理是抗拒的主要原因。企业内部不和谐,往往是因为制度不合理造成的。所以,要协调内部纠纷,促成各方面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就要使制度合理化。中国式管理不但要有制度,而且制度要常常修订,使之保持合理。外界也是如此,同业的竞争如果是合理的,就是良性公平竞争;如果不合理,就是恶性竞争,一旦走上恶性竞争,难免两败俱伤。
所谓合理不合理,要看在什么地方,在这里合理,在那里就不一定合理,合理与否不应该用主观来认定。
★ 主管说了就合理?(导致)训练出来的员工会有勇无谋。
★ 老板说了就合理?(导致)太霸道、太专制,结果人才跑掉了,留下的统统是奴才。
★ 专家说了就合理?(导致)专家有真的有假的,而且专家有时也会骗人。
★ 员工说了就合理?(导致)员工的要求无止境,永远不会完全满意。
因此,该讲的话,要表达到合理的地步,而不是谁地位高,谁的话就合理,合理的标准应该是客观的,应该用科学的方法,评判公理和合理。例如绩效评估,它一般要包括三个基本因素:(1)评估的基准;(2)责任的归属;(3)有效且易于落实的追踪考核。这三点都要用科学的方法。可见,中国式管理并不排斥科学方法和现代化科学管理工具。此外,更重要的还得要求高阶层主管经营理念也能合理化,尽量保持客观,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多协调各部门的立场。
中国人最好采用将心比心的方法,替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这样就会比较合理。因此如果能将心比心,建立一个良好而立体的人际关系,使得你我他、上下左右都要考虑到。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合理的方法和正当的途径,得到对立心理的认同。
总而言之,任何事物都有先天的矛盾性,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看待事物一定要用主客观结合的方法。科学的方法是客观的,而使用方法的人是主观的。对物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对人则用将心比心的方法较好。
中国式管理,可以用“关心、休谅”来形容,即上对下要关心,下对上才能体谅。对于这一点,管理者要把握四个原则:
(1) 凡是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的事情,尽量去做。
(2) 凡是对别人有害,而对自己没有利的事情,最好不做。
(3) 对别人有害,而对自己没有利的事情,最好不做。
(4) 损害自己,而对别人有利的事情,必要的时候,还要去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