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金融巨子:摩根(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摩根对自己的自信并不过分,他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谋略手段。他首先向美国的报界与新闻界施加影响。他经常主动出席有着众多报业、新闻界人物参加的各种聚会。在席中,他向这些人宣讲自己对美国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战争将会产生的变化的看法。摩根的观点,通过宣传媒介,为更多的美国人所认知。另外,对于那些在美国有着巨大影响的报纸,摩根向他们资助重金,使这些报纸最终能有力地、不失时机地配合他的推销活动。
摩根开始行动了,摩根从缅因州到弗吉尼亚州、从纽约州到加利福尼亚州进行了一系列的游说演讲。他大肆宣讲爱国主义,激起为民族独立、为正义而战的烈火。在这里他带头为前线捐款,在那里亲自走街串巷大声疾呼,同时辅以新闻界的推波助澜。购买国债成为表现爱国主义最好的体现。很快,这4亿元的国债在美国本土奇迹般地消化了。当国债销售一空时,摩根也理所当然名正言顺地从政府手中拿到了一大笔酬金。舆论界对摩根开始大肆吹捧,摩根变成了美国的英雄,白宫也开始向他敞开大门,摩根现在可以以全胜者的姿态出现了。正是由于他的成功,联邦经济被有力地推动了,北方的军事进程也开始加快……摩根也昂首阔步向另一个目标迈进。
摩根的成功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他有着比别人更胜一筹的谋略。
从投机开始发迹的摩根,现在已聚敛了一大笔财富,此刻,他的精力已从简单的商业投机,转移到进行银行投资业的开发上。
1871年,普法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告终,法国因此陷入一片混乱中。给德国50亿法朗的赔款,恢复崩溃的经济,这一切都需要有巨额资金来融通。法国政府要维持下去,它就必须发行2.5亿法朗的巨债。
然而,面对法国经济的崩溃,加上变数多多的政经环境,谁又敢来承担这2.5亿巨债的发行呢?法国的罗斯柴尔德不敢,英国的哈利也不敢,可偏偏摩根敢冒这个险。不过,他有自己的想法。
能不能把华尔街各行其是的所有大银行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宏大、资财雄厚的国债承购组织——“辛迪加”。这样就把需由一个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分摊到众多的金融组织头上,这5000万美元,无论在数额上,还是所冒的风险上都是可以被消化的。当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亲密的伙伴克理姆时,克理姆吃一惊,连忙惊呼:“我的上帝,你不是要对华尔街的游戏规则与传统进行挑战吧?”
克理姆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摩根这套想法从根本上开始动摇和背离了华尔街的规则与传统。当时流行的规则与传统是:谁有机会,谁独吞;自己吞不下去的,也不让别人染指。各金融机构之间,信息阻隔,相互猜忌,互相敌视。摩根的想法正是针对这一弊端的。各个金融机构联合起来,成为一个信息相互沟通、相互协调的稳定整体。对内,经营利益均沾;对外,以强大的财力为后盾,建立可靠的信誉。摩根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他要克理姆把这消息透漏出去。
消息一传出立刻如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一阵轩然大波。“他太胆大包天了!”“金融界的疯子!”摩根一下子被舆论的激流卷入这场争论的中心,成为众目所视的焦点人物,摩根并没有为这阵势吓倒,反而越来越镇定,因为他知道这正是他所预期的,机会女神正向他走来。逐渐地,在摩根周围反对派与拥护者开始聚集,他们之间争得面红耳赤。由于双方各有理由,辩论了很久,也不见分晓。人们终于知道了决定这场争论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摩根本人的行动。于是,人们把平息这场争论的希望寄托于摩根,也就是此时,人们不知不觉地把华尔街的指挥棒给了摩根。摩根再次为机会女神所青睐。
利用舆论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是摩根此次成功的关键。摩根说得好:“只有强者才能控制舆论。”因此,摩根对于舆论的利用,不仅说明他对舆论有独具慧眼的认识和娴熟的战术技巧,更反映了摩根无论是战略思想,还是敏锐的洞察力、决断力,都是超乎寻常的。他能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形下,表现得泰然自若,最终取得胜利。这一切都表明,他的胜利是一个强者的胜利,而不仅仅是利用舆论的胜利。
他的成功,改变了美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华尔街则更是这样,他的经营思想与管理方式成为华尔街纷纷效仿的模式,其影响力至今尚存。
摩根作为开创华尔街新纪元的金融巨子,他一生都在追求金钱中度过,他赚的钱不下百亿,但他死后其遗产只有1700万美元。摩根从投机起家,却对投机深恶痛绝,并因此成功地针对华尔街的这一弊端加以改造,革新了符合时代精神的经营管理体制。
摩根在他将度过76岁生日时死去,他成功的经营战略,至今仍影响着华尔街。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