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风险的回报(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当机会来临时,不敢冒险的人永远是平庸之辈。”
——《羊皮卷》
身处逆境当中,不气馁,不失去希望当然是重要的,承受压力甚至苦难,顽强地忍耐着等待机会更显可贵。但是,命运的改变往往就在于某一个机会上,抓住这个机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成功与失败均是不可预见的,去做就意味着冒险;而在失败与成功都不可把握时,就更意味着风险。那么,面临此等机会,我们该怎么办?由于是身处逆境当中,我们可以凭借或依赖的东西非常有限,往往就是“抵上身家性命,成与不成在此一搏”,赢了,我们的人生就此改变;输了,就是一败涂地。一般人,往往会望而却步,甘愿放弃机会,而勇敢者就会知难而上,激流勇进。只要我们充分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面的状况,不是盲目冒进,就应该大胆地去尝试、去冒险。
“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会赢得人生辉煌;而且,那种面临风险,审慎前进的人生体验为我们练就了过人的胆识,这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犹太人无疑是这种财富的拥有者:他们凭着过人的胆识,抱着乐观从容的风险意识知难而进,逆流而上,往往赢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这种身临逆境,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是成就“世界第一商人”的又一重要因素。
1862年,美国南北战争已经爆发,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展开全面进击。
摩根与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克查姆商量出了一个绝妙计划。这天,克查姆来访,说:
“我父亲在华盛顿打听到,最近一段时期北方军队的伤亡惨重!”
摩根敏感的商业神经被触动了:
“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会使金价狂涨的!”
克查姆听了这话,对摩根不由得刮目相看。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想到这点?两人于是精心策划起来。
“让伦敦匹保提和自己的商行以共同付款的方式,先秘密买下500万美元的黄金。一半先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来,只要把汇款消息稍微泄露一下……到那时,我们就把留下来的那一半抛出去!”
“你这个主意跟我不谋而合,现在还有一个良机,那就是我们军队准备进攻查理斯敦港。如果现在黄金价格猛涨,那么这场军事行动就会受到影响,这样就又会反使黄金上涨。”
“这回我们可要大赚一笔了!”
这两个谈话者一个是摩根,另一个是他的同伴克查姆。
两人立即行动起来。他们先秘密买下400万—500万美元的黄金,到手之后,将其中一半汇往伦敦,另一半留下。然后有意地将往伦敦汇黄金之事泄露出去。这时,估计许多人都应该知道北方军队最近战败的消息了,金价必涨无疑。这时再把手里的一半黄金以高价抛出去。
果然,当摩根与克查姆“秘密”地向伦敦汇款时,消息走漏了,结果引起华尔街一片恐慌。黄金价格上涨,而且连伦敦的金价也被带动得节节上扬。当然,摩根、克查姆坐收渔翁之利。
犹太人历来以冒险家闻名于世。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冒险家”都是一个贬义的称呼,不过,现在人们的观念终于转变过来了。人们认识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与失败的可能。因为在严格意义上来讲促成一件事情成功的因素是不可穷尽的,人的力量只能对其中的一部分加以掌控。所以,做任何事情都有风险,只是大小不同罢了。如果一件事成功与失败的概率相等或后者更大,那么做这件事无疑要冒很大风险。现代社会中充斥着种种冒险游戏。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投资意味着风险,特别是炒股票,风险就更大。不过,经济原理告诉我们:风险越大,收益的绝对值越大,商家的法则就是冒险越大,赚钱越多,特别是对于一个前人尚未涉足的市场领域,作为开拓者就更要冒风险。
19世纪80年代,在关于是否购买利马油田的问题上,洛克菲勒和同事们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利马油田是当时新发现的油田,地处俄亥俄州西北与印第安纳东部交界的地带。那里的原油有很高的含硫量,反应生成的硫化氢发出一种鸡蛋坏掉后的难闻气味,所以人们都称之“酸油”。没有炼油公司愿意买这种低质量原油,除了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在提出买下油田的建议时,几乎遭到了公司执行委员会所有委员的反对,包括他最信任的几个得力助手。因为这种原油的质量太差了,价格也最低,虽然油量很大,但谁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提炼。但洛克菲坚信一定能找到除去高硫的办法。在大家互不相让的时候,洛克菲勒最后开始进行“威胁”,宣称将个人冒险去“关心这一产品”,并不惜一切代价。
委员会在洛克菲勒的强硬态度下被迫让步,最后标准石油公司以800万美元的低价买下了利马油田,这是公司第一次购买产油的油田。此后,洛克菲勒聘请一名犹太化学家花了20万美元,让他前往油田研究去硫问题,实验进行了两年,仍然没有成功,此期间,许多委员对此事仍耿耿于怀,但在洛克菲勒的坚持下,这项希望渺茫的工程仍未被放弃。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幸事,又过了几年,犹太科学家终于成功了!
这一丰功伟绩,正充分说明了洛克菲勒具有能够穿透迷雾的远见,也具有比一般大亨更强的冒险精神。
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相反却会遭遇不尽的不幸、挫折和失败。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么,面对失败,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提倡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去挖掘自我潜能的极限,但是如果冒险失败怎么办?很简单,从失败中学习,再重新开始,失败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只要趁机汲取教训,总结经验,我们终将达到成功的彼岸。当然,失败的滋味是很不好受的,但痛苦之余,不要忘了从正面透视失败,彻底探索导致失败的因果关系及其暗藏的意义,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是无可比拟的宝贵财富。不妨可以这样说,只会一味品尝失败记忆的人实际上尚未成熟,只有坦然面对失败的人才算是真正成熟的人。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