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6章 社会交往的技能(7)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 能说会道不算本事。与心灵手巧一样,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事。有人对21世纪的人才定了这样几个标准:能言善辩、通文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会“小兴"—— 即能即兴抒发感情。这四个标准中竟有首尾两个标准涉及到说,说在未来社会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 认为交际会影响学习。过度的、与不良者的交往确实会影响学习,但适度的、与志同道合者、与优于自己的人交往,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促进学习,有助于智力激活。交际是一种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碰撞,在频繁的碰撞中,双方往往可以获得启示,获取灵感,得以共同提高。
四、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十六岁的李强已经俨然是一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点让家人十分放心也觉得很自豪。可是在最近的一次期中考试当中,李强的成绩突然一反常态出现较大的滑坡。父母就开始担心了,找他谈话,李强满不在乎地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就是最近因为参加篮球联赛,耽误了复习。只要再加把劲,肯定就迎头赶上了。”可是没过几天,老师给他调换了座位,因为和同桌孙宏在学习上讨论问题很投机,他就跑去问老师原因。谁知老师深沉一笑,说这是和他父母商量以后慎重决定的,他们都认为“早恋”是他成绩下降的深层原因。由此,李强对孙宏的关系就复杂起来,二人之间似乎也不是尴尬那么简单,彼此见面时都不自在。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问题。大多数父母、老师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或学生已经情窦初开时,或者只是在心里暗暗着急,或者旁敲侧击地去劝阻,或者不由分说地去制止,很少与青少年开诚布公地沟通,更不会为他们提供指导。但是在茫茫人海当中,除了男人就是女人,异性交往不但不可避免,而且还是孩子人生中、现代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交际形式之一。所以,如果父母真的关注孩子的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就必须让孩子具备与异性相处的本领、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
(一)父母要摆脱错误的观念
父母经常对“青春期”的异性关系存在很多偏见和误解,所以首先要摆脱这些错误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科学地教育孩子。父母们要注意体会自己是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这种说法听起来颇有道理,事实上却充满矛盾。学生的本职工作是读书,做其他事就有不务正业之嫌。但是不要忘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小孩子也是需要交往的,不让他与异性交往反而会刺激他们的好奇心或者逆反心,偏要与异性混在一起。
* 中小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能力。这一看法的潜台词是:与异性交往是一种很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好非一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通过与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这就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加重了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心理负担。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没有达成异质社交性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不错,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