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文化成就百年基业(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大家好!走进南大和大家进行交流,非常高兴。今天,我想谈一谈太平洋建设集团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实践方面的一些感悟和体会,希望各位赐教。
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演变,主要体现在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而科学管理的核心是文化管理。一个企业要想做得更大更强,就必须走上高层次的管理楼台——文化管理。一位法国文化部长曾说:“文化是明天的竞争”。一个企业只要有灿烂丰厚、内涵隽永的企业文化,就可以支撑企业在大浪淘沙中成为中流砥柱。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的企业做项目、做产品。
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这一点是我苦心经营太平洋建设集团这些年来领悟到的真谛。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能给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太平洋建设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一、文化是团队精神的厚重积淀
太平洋建设集团之所以能在市场大潮中生存、发展和壮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企业非常强调团队精神,用从团队智慧和经验中提炼和升华出来的企业文化培养公司的员工、塑造公司的品牌。我们的团队精神主要涵盖员工精神和老总精神这两个层面。
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员工精神的文化内涵可以归结为短短二十个字:“毋忘在莒,守正出奇,方圆做人,万众归一,不断创新。”
“毋忘在莒”——就是永远不要忘记昔日创业的艰辛和苦难。“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太平洋建设集团以“苦难文化”为精神之本,为的是让员工磨砺心志,直面苦难。因为苦难是人生进步的阶梯,是进取的动力,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惟有清醒地正视苦难,并最终克服和战胜苦难的人,才能成就大事业。
“守正出奇”——“守正”意即守住正派之风,在群体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出奇”就是别人做不好我能做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创造奇迹,主宰市场。
“方圆做人”——就是为人处事,该方则方,该圆则圆。具体表现为:大事要方,小事要圆;对己要方,对人要圆。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处事的锦囊。二者的辨证关系是:方中要容得了圆,圆中要不失方;方是以不变应万变,圆是以万变应不变。
“万众归一”——就是围绕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发展目标,人人事事都落实责任,哪怕是最基层的员工。人人都要有领导和被领导的意识,位置要摆正,心态要平衡。企业有发展,个人也就有发展;别人有发展,自己也会有发展。这就是万众归一。
“不断创新”——一切辉煌仅代表过去,未来永远是空白。创新是生命的延续,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是不能生存的。谁的创新意识高人一筹,谁的企业就能捷足先登。
太平洋建设集团的老总精神文化内涵则可以概括为下面八句话:
1、“塑造亦儒亦商的文化品格”——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中国人很难脱离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虽有守旧的一面,但也包含了许多积极的理念,对今天的企业仍有重要的意义。比如积极入世的思想就很值得借鉴。因此,我要求太平洋建设集团的老总们一定要注重学习传统文化,吸取其精髓,推陈出新,促进企业的发展,做一个合格的老总。
2、“追求健康的心理素质”——“胜败乃兵家常事”。老总要经得起成败的考验,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遭遇挫折、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我崇尚的心理素质是:与人相处时,尽最大可能地理解别人,同时尽最大可能地理解别人不理解我。(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太平洋建设集团内部遇到问题,谁“官”大谁先检讨,没有商量。虽然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但“官”越大忍耐限度应越大。应该说,内部的包容、宽厚是太平洋企业文化的一大特色。当然,对外的原则则要当仁不让。
3、“崇尚有中国特色的伦理观念”——不能盲目追波逐流生搬硬套国外的东西,要有自己的个性。有个性的东西往往是优秀的,优秀的东西必然是有个性的。企业在保留自己个性化的基础上完成制度化建设,这是非常可贵的。“仁义理智信,诚敬真善美”,中国企业在若干年内不仅要有个性,还离不开适度人性,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对人的尊重上。员工对企业有感情,企业就有凝聚力。世界五百强中排第16位的安然公司,只讲制度不讲人性,垮得很快。而在我们企业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反映,入职三年以上的员工在企业危难之时,可以奉献一年不拿工资的有80%;五年以上的员工可以奉献二年占不拿工资的有78%,这足以表明员工与企业之间荣辱与共的深厚情感。
4、“3600 方位交朋友”——不管到哪里都能适应环境,适应对方,不适应谈不上驾驭。用人格的魅力赢得对方的信任与尊重,化敌为友,驾驭敌对,统治敌对。我们常说“生活是永恒的老师”,生活中许多经验告诉我们:不要做损人利己的人,更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人。前者是小人,后者则是小人的平方。聚散皆是缘,与人共事,走到一起是缘分,时间长了,往往矛盾也多了,分手也是常事,但还可以是熟人、朋友。
5、“绝妙生存时代的自我完善”——每个人都有得天时、地利、人和之时,古人云:“不愁无位,患所以立”,机遇有三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三流;没有机遇,寻找机遇,为二流;异想天开,创造机遇,为一流。太平洋建设集团就是从异想天开起步,无中而生有,为自己创造了大大小小的若干个机遇,而发展成一个大型的跨行业的企业集团。我们起步于当年的建南京绕城公路,当时到我们手上不足30万的工程已是第五包了,肯定亏本,没人干。但我却把它看作是一次机遇。既然注定亏本有限,倒不如不惜成本,以最快最优的工程任它亏到位,140天完成的工作量,我们72天干完了,大年初一凌晨拔营回家。春节后一上班,业主大吃一惊,检测结果质量全优。从此以后,“上帝们”总是主动找我们,哪有困难工程就让我们上,从五包到指令性分包。到了南京绕城公路竣工结算的时候,我们从亏损8万元之异想到净利润800万元之天开,业主还将我们推荐到宁连、宁通、沪宁等高等级公路给指挥部包括大的总承包商做配套。郑板桥说:“吃亏是福。”是呀,我们要做一流的商人——厚道+精明。
6、“管理当管则管” ——作为一个老总在内部管理上应该做到该管则管,不该管则不管。让群体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企业老总贵在苦其心志,而不是劳其筋骨。诸葛亮事必躬亲而后无能人,导致蜀国因诸葛亮而兴也因诸葛亮而亡。如今一流的老总每天工作3小时,二流的老总每天工作5小时,三流的老总每天工作8小时。
7、“决策一言九鼎”——企业最大的灾难是决策失误。我们做任何重大决策,慎之又慎,一旦决策,决不更改,若有不妥之处则是在实施过程中完善。做重大决策既走群众路线,又不做群众尾巴;既广泛民主,又高度集中。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