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工程先行(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有报道以《东进序曲》为题作了这样的记录:
媒体链接《东进序曲》
一个在中国民营经济论坛上激情飞扬的儒商,一个在南通电视以“面对面”栏目中纵论江海优势的嘉宾,一个彻夜奋笔疾书、向南通市委、市政府建言“倾力打造滨江临海的中国民营经济之都”的异乡客,在三个月中十次追江赶海到南通,寻找着他眼中的遍地黄金,他就是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严介和。
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沿江开发”战略,以实现“两个率先”的决策感召下,太平洋建设集团看好南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南通正在全方位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这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太平洋建设集团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和巨大的商机。南通投资领域的开放,政府部门的高效、开明,政策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太平洋建设集团东进的“利益驱动”。严介和几年前想做的事,在今年正在变成现实。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有着广阔的苏中、苏北腹地的区位优势,随着世界资本向长三角转移,南通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不可低估,因此太平洋建设集团抓住机遇“抢占滩头”,既发挥太平洋建设集团基础设施建设优势,又解决资本扩张出路,使集团资本、品牌、管理运作再上新台阶,从而融入国际资本潮流。
当前,南通市正紧紧抓住沿江开发的机遇,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进行“省、市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乡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最好条件。太平洋建设集团已与南通市、县、区等相关两级政府签订了60亿元的沿江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合作协议,年内累计在南通沿江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将突破100亿元。
太平洋建设集团在倾力投入沿江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利用太平洋建设集团的文化、人才、资金等资源参与沿江国有企业的改制、改组。目前,太平洋建设集团已累计收购11家国有企业,解决了15000多名人员的再就业,整合了20亿国有资产。年内太平洋建设集团还将在沿江地区收购10家左右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上市公司以及拥有良好市场准入资质的建筑企业。
沿江开发,交通先行。2005年前,一条全长156公里的一级公路将直贯南通东西。太平洋建设集团将是这条公路建设的主力军,目前正厉兵秣马,不久,一座世界最先进的、意大利进口的沥青拌和楼将耸立在如皋港开发区,几支技术全面、装备精良、实力雄厚、能打硬仗的施工队伍将在沿江地区摆开战场。
随着8月16日如皋开发区2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工,打开了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投身沿江开发的序幕,望着那一台台崭新的大型设备轰鸣着驶向施工现场,参加开工典礼怕干部群众赞叹太平洋建设集团不愧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大集团。
9月5日刚从国外招商引资回来的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风尘仆仆地赶到工地视察,看到已初具雏形的园区道路,她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一向作风严谨的陈书记毫不吝啬地夸奖:“太平洋集团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铁军,看来太平洋集团‘誓把因非典、雨涝而损失的时间夺回来’的诺言真是一诺千金啊!”
太平洋建设集团借助南通的区位优势,实现了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的有效整合。南通丰富的人才资源,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太平洋集团已在南通引进了一批管理、工程、金融、贸易人才。为此已将集团下属的江苏江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总部迁到了南通,并计划在年内再迁入或组建2-3家工程公司,以服务于南通巨大的城建市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各地市政和道路工程纷纷开工、或列入规划。由此引发长三角地区对工程用原材料的需求迅速增长,而市场供应相对不足,尤其是预应力输水、排污、排水管道及其它水泥构件的需求愈显紧张。而在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这类构件的生产目前还是空白。南通地处长三角,水运非常便捷,可以辐射到整个华东地区和长江流域,太平洋集团决定投资2亿元,在南通的沿江地区投资打造全国最大的水泥预构件制造基地。
一个具有30多年历史、一度陷入困境的如皋橡胶厂,通过股权转让,被太平洋建设集团兼并,组建为江苏北极光橡胶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到8月底为止,到账资金近3000万元。现易地新征100亩地,新上年产10000吨的生产线。原厂长、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徐明忠欣慰地告诉记者,过去我是愁资金、愁原料,2002年10月,我们与太平洋建设集团老总严介和先生接触,到今年2月28日在南京签订合同,短短5个月时间,一下子解决了企业过去几十年的困难。工人的股金、养老金、医药费等都有了着落,工人的劳动关系顺利转换,绝大部分工人比较满意,看到了“东皋牌”丁基胶和彩色胶粒绽放出灿烂的“北极光”,大家对太平洋建设集团把该公司建成江苏一流企业的目标充满信心。
南通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南通铁军”威震华夏,遗憾的是还没有一个龙头企业带领这支大军驰骋国内外的建筑市场,建立南通建筑业在全国的霸主地位。太平洋建设集团已与南通一家具有一级资质的建筑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太平洋建设集团将注入2.5亿资金,同时输入太平洋建设集团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共同打造出具有国家建筑特级资质的特大型企业。
“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方言相近,经济相融”——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传统和现实依据,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但其中的关隘仍让投资者不能释怀,对此深谙经济管理的严介和先生感慨良多。
针对南通的实际情况,太平洋建设集团大举进军南通城建市场,投资加建设的合作模式,满足了基础设施高速发展的需求,使得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民资求得迅速发展。
百舸争流勇者胜。太平洋建设集团正紧紧抓住沿江开发的历史机遇,把握宏观经济脉搏,以前瞻性的战备思维审时度势,抢滩江海大地,搏击时代潮流,必将赢得发展的先机。
(原载《南通日报》)
抢滩南通的同时,严介和又跨越江南,来到“天下第一江山”的镇江,在2003镇江金秋洽谈会上签下了南徐大道二期工程等一批合作项目,总投资30亿元,成为镇江金秋洽谈会36个沿江开发大项目中的“最大一单”。两个月内,包括镇江新区在内的一批工程项目陆续开工。
2004年正值烟花3月,春上扬城,杨柳依依。3月1日,中国太平洋建设集团总裁经营会议移师扬州,100多名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兴致勃勃参观了广陵区曲江公园、公园路拓宽、文昌大桥东接线、扬圩路拓宽等工程项目现场,这四个参观点正是太平洋移师扬州的一个重要起点。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