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压力的十大罪状之二:焦虑症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第二节 罪状二:焦虑症
心理专家说:焦虑,是你的心理得了一次重感冒
英琦在外企任行政主管,近来她常感到心情很灰,凡事都令她不快,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工作打不起精神,心慌气短,浑身无力,严重时双手发抖,出汗,心中充满了恐惧感。在医院做了多项检查,什么病也没有,经过心理诊所的测查,确诊是焦虑症。
多数情况下,焦虑的出现是正常的,只是有些人对焦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焦虑持续存在,这就会对自己造成危害。身体感受、心理反应、特殊行为以及社会环境都可引发焦虑,有时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据统计,焦虑症患者在人群中所占比例已达25%—30%。
来源于身体的焦虑——自己吓唬自己
焦虑的身体反应可以成为一种恶性循环。
本来,担忧、害怕或恐慌的感受是正常的,但当这种感受被曲解或过度强调时,就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紧张状态焦虑。焦虑发作时,正常的生理反应会被误解,如“胸痛→以为是心脏病发作”;“呼吸困难→以为是窒息”;“头晕目眩→晕倒,我可能得了中风!”除此以外,焦虑的反应可能简单地表现为“我应付不了!”要知道,做出这些吓人的结论会明显增加你的痛苦。
即使你意识到肌肉的疼痛不适和呼吸困难是一种正常反映,然而,当你过度体验到身体反应的不适,或对这种反应产生恐慌时,就会引起对焦虑症状的一种害怕感,即对害怕的一种害怕。
焦虑的身体反应也能以其他方式造成心理问题的持续存在。发抖、出汗、恶心和说话结巴,当你过分关注自己的这些身体症状时,极易削弱自信心,加重对自身行为的担心,这反过来又加重了这些身体症状。
来源于心理的焦虑——错误的思维观念
当害怕加重时,心理和情绪过程会更加强烈,并会出现紊乱。过分夸大危险或过低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英琦就是过分夸大工作的压力、低估自己的潜力,引起过度紧张感,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这种极端不合理的观念会加重一个人的痛苦感,换言之,会促使心理紊乱不到显而易见的地方,从而陷入一种歪曲的负性思维中。
1大难临头
这是预期到非常可怕、灾难性的后果即将发生的一种想法。一个人总是臆断事情的发生将是糟糕至极时,会导致个体陷入痛苦的情绪体验之中。
朱莉曾患有严重的焦虑症,在办公室里,同事不经意的一个皱眉会让她认定是对自己的一种憎恨或不满,“一定是我得罪了她。”一次出公差,飞机在中途出现摇晃,她认定是发动机出了障碍,“我恐怕要丧命了。”在她眼里一个外科小手术也将导致死亡。尽管大难临头的思维是一种夸张和极端的表现,但这一思维过程会立即引发严重的焦虑。
2非黑即白
这是一种以“全或无”的方式看待世界的一种观念,把任何事都看成非此即彼的单色世界,要么全对,要么全错,没有中间状态。
“我的心情总是很糟糕”,而不是“此时我的心情不好,但在他人的帮助下会好起来”;或是“人们总是批评我,非难我!”而不是“他人对我的批评,有时是不公正的”。 非黑即白的思维另一种常见的形式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要是不完美,那是无法接受的。”“没有全对,就意味着失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事事要求完美的人,极易感到不满,容易受到失败和挫折的打击。
3杞人忧天
是指过分夸大消极或可怕体验的一种观念。“杞人忧天”就是这类思维方式的结果,他们过分关注和夸大自己的小小失误和过失。
英琦会为自己一个小小的失误引发一连串的想法“我绝对无法完成任务;经理一定会认为我是个无能的人,或许我会失去这个位置!”这些想法会加重自己的压力,导致思维的紊乱,同时妨碍自身工作能力的发挥,激起更强烈的忧虑和害怕心理。
4无视长处
表现为,看问题时,只看到不足,忽视了积极、有意义的因素,看不到成绩和希望,看不到自己的能力。
朱莉只注意到自己脸上的“美丽痘”,为此烦恼、痛苦时忽略了自己漂亮的眼睛和更重要的气质的优雅。任何一个人,要是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将会缺乏信心,最终影响处理问题的能力。
不合理的思维并非完全是坏事,它在处理危险情景时有时是有好处的。一个曾经出过事故的司机和另一位未曾出过的相比,前者一定会更加注意危险性,从而也更安全些。但如果习惯性地使用这些不合理的思维来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或这些思维方式会被轻易唤醒,那么对其心理过程必将产生危害。
来源于行为的焦虑——寻求安慰
一个人觉察到危险时,其自然反应之一是逃跑或躲避,这在短时间内令人感到舒适和满意,并且,如果真的使我们脱离了危险,这种反应是有益的。然而,当你躲避的东西并非是真正的危险时,反而会引起持续的担忧,这是因为丧失了学习处理问题的机会。如一个人害怕水,他就永远体会不到游泳的快乐。
当我们感到担忧或害怕时,应该想到从家人、朋友那里去寻求帮助,从别人那里也许可以发现一些好的对策来处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幸的是,这种安全感的获得仅能起到暂时性的心理解脱,很快又会再次去寻求安全感。
简而言之,安全感的获得虽能给人以某种心灵上的解脱,但丧失了去积极获得更好地处理问题方法的动力。这使得一个人更加依赖于安全的需要,而无法面对和处理真正的问题。更糟糕的是,朋友、家人或同事会逐渐对此感到厌烦,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并产生更大的压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