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如何分析及选择石油股(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石油是重要资源,但总有一天会被耗尽,所以分析石油股,首先要留意公司的石油储备,用折现的方法计算出其“内在价值”,不要被股东资金的高回报率所误导(2003年,中海油及中石油的回报率,分别达到24.7%及19.5%)。
中海油的“内在价值”
笔者用一个单元业务的石油公司(中海油)来作例子,中海油亦在美国上市,所以接受美国相当严格的监管。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69号公告“关于石油和天然气生产活动的披露”的要求,公司每年都将石油及天然气储藏量重新估值,读者可以在年报中,先找出公司的石油及天然气储藏量,一个简易的方法,就是将天然气立方英尺的计算方法,变成石油的量度方法,即是用桶来量度计算。
表37:列明中海油2001年—2003年的储藏量,分为已开发及未开发的探明储量。
百万桶 已开发储量 未开发的探明储量 总数
2001709 1,111 1,820
2002795 1,221 2,016
2003914 1,214 2,128
石油业在美国已有百多年的历史,过去有不少欺诈事件,石油公司管理层虚报储藏量,刺激股价,从中获利。所以现时美国的监管相当严格,每年各石油公司,都要将已开发及未开发已探明的储藏量重估一次。方法是假设这些储藏量,在未来10年要开采完。未来10年的油价,是以估值该年年终的市价来参考的,加上本身的因素,如石油及天然气的质量及其可售性,再假设开采成本不变。假设储藏量以“实现价”按年卖出,所得现金会按年用10%的折现率,转为现时价值的现金流。
以中海油为例,2001年的储藏量,是根据17美元市价一桶来作参考;2002年则为28美元;2003年则为30美元。2003年年报中第108页,已经列出2001年至2003年的估值。不过现金流入的估值,与市场参考价有所出入。以2003年为例,未来10年的累积现金流(未折现前),总数达到人民币4,524亿元,约等于546亿美元,以储藏量21.28亿桶油量计算,每桶油的“实现价”只有25.66美元。这个实现价,与2003年终30美元的参考市价,有14.3%的折让,公司考虑到产油的质量,与国际标准有差距,所以会用一个保守的“实现价”来估值。2003年的估值,并没有计算现时油价已升抵55美元一桶。投资者不能用2003年的账面值,作为公司的“内在价值”。正确的做法是用这个折现方法,参考最近市场价格来重新估值,从而找出公司的“内在价值”。
重估方法如下:我们用50美元一桶的市价作为参考价,再以14.3%的折让价计算,以每桶43.35美元的“实现价”,重新计算中海油储藏量的估值。笔者在表38以不同的油价,说明如何为中海油重新估值。表中唯一的变动,是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未来应支付的所得税,至于未来的开采成本、作业费用及折现率则保留不变。以下2004年的估值分为4项,笔者假设不同油价下,得出不同的标准化度量估值(现金流折现)。参考价分别为:50美元、45美元、40美元及35美元;实现价为:43.35美元、38.56美元、34.28美元及30美元。
第一步,将储藏量用现金流折现重估,计算出中海油的储藏量价值,不同的油价得出不同的估值,如表38显示,由人民币2,360.74亿元至人民币1,407.48亿元。第二步,在会计上要计算公司的其他资产,再用表39的方法,重估中海油资产的“内在价值”。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