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拥有专利的“千里马”公司(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977-1997年的香港,在33只指数成份股中,只有8只股价升幅是超越恒生指数的,一言以蔽之,在投资领域里,能够真正跑赢指数的只属少数(8/33),这样更突出了巴菲特的成就,是投资在少数的“长胜军”身上,他是伯乐,懂得如何选择千里马,所以他的投资要比指数出色得多。
林奇(Peter Lynch)曾经管理全球最大的麦哲伦基金(Magellon Fund),就是因为分散投资组合,结果麦哲伦基金一度持有1,4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相比现今的纽约交易所上市公司数目也不过是2,800家,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是3,500家。虽然麦哲伦基金的表现最终还是跑赢了指数,但回报方面,则不能与巴菲特的投资相提并论。
香港的股市指标恒生指数共有33只成份股,恒指服务有限公司选择成份股份,根据数个准则:第一项是根据上市公司的市值(愈大愈好);第二项是要求公司溢利要有进步,而非倒退,倒退通常会令市值下降;最后,成份股必须是香港注册的公司。以前的怡和系,因为迁移到新加坡上市,所以全部从恒指成份股中剔除。
现时,不少国内注册公司,由于受到非香港公司条例所限,以H股形式在香港上市,未能被挑选入恒指内。最明显例子是中石油和中石化,他们都是超级国企,甚至比中海油大,但由于后者是在香港成立的公司(所谓红筹),所以能够成为恒指成份股,前二者虽然规模较大,却只能纳入国企指数成份股中,这便是个中的分别。现时恒指的国企成份股,都是在香港注册的公司,而主要业务则在中国内地。
在挑选过程中,被纳入恒指成为成份股是上市公司的一种身份象征,即等同进身蓝筹级地位,不过这是一个汰弱留强的竞技场,是相当残忍的。由1984年至今,总共有44家上市公司,从恒指成份股中被剔除及取代。单看成份股的变动,反映香江股市的历史,细说多少行业的盛衰。笔者将于第十八篇详细叙述恒指成份股的变动。
回顾恒指成份股的变动,有12只“千里马”公司由1977年至今,凭借企业的庞大市值而被保留,其中4家公用事业:中电、港灯、中华煤气及电讯盈科;两家银行:汇丰与恒生;两家地产:长江与新鸿基;4家综合企业:和黄、太古、九仓及会德丰。这12只“千里马”公司能够适应香港的经济发展,而且在香港经济起飞阶段能够把握时机,扩充业务,创立各自的市场经济专利,立于不败之地。在市价及溢利方面,他们有骄人表现。表5列出这12家公司股价、溢利的实际升幅,表6则是列出他们每年的复式增长率。自1977年以来,这12家公司的溢利及经调整后的每股纯利,详细列于附录的大表A,可作参考。
表5:自1977年“千里马”公司的溢利、每股纯利及股价实际变动
03/01/1977- 07/08/1997-
1977-1997 07/08/1997 1998-2003 14/07/2004
公司溢利 每股纯利 股价增长(%) 公司溢利 每股纯利 股价变动(%)
增长(%)增长(%) 变动(%)变动(%)
恒生指数 2,251 3,630 -21.00 -29.06
汇丰银行6,830 3,3144,39460.58 22.00 27.00
恒生银行6,020 6,0399,709 1.88 2.88 -5.07
长实 20,367 16,552 24,835 -44.24 -44.60 -41.56
新鸿基地产 13,782 6,563 18,631 -53.50 -53.80 -39.95
太古3,510 2,8113,340 -26.30 -24.50 -29.86
九龙仓 2,345 1,6833,78161.60 51.20 -32.38
会德丰 5,7979913,330  -97.50 -97.53 -51.90
和黄6,603 6,532  18,52317.20 15.49 -29.94
中华煤气 11,916 6,545 11,05633.60 42.30 25.44
中电控股3,162 3,2333,44033.10 51.90 14.59
香港电灯2,290 2,0782,70428.60 21.80 3.18
电讯盈科6,436 1,9724,797 Nil Nil -94.40
德昌电机*5723441,633 168.00 165.00 180.00
*1984年7月11日—1997年8月7日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