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留出妥协的谈判空间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留出谈判空间其实是为了在谈判过程中更好地运用妥协手段,在做出妥协之前一定要给自己最基本的利益需求寻找更充分的回旋余地。
案例
在从上海飞往广州的一架民航班机上,广播里忽然传出这样的声音:本机着陆时间将要推迟1小时。尽管广播里空姐的声音柔和而动听,但乘客们却实在不愿意听到这个消息,但是没有办法,他们不得不做好在飞机上多坐一个小时的思想准备,于是乘客们一边抱怨,一边找出报纸和杂志来看。然而过了不久,空姐又在悠扬的背景音乐中向乘客们宣布:飞机晚点的时间将缩短半个小时。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乘客们都十分高兴,并且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又过了10分钟,乘客们又听到了空姐柔和动听的声音:各位乘客请注意,各位乘客请注意,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由于机场地勤人员的努力,本机即可着陆……听到这个消息以后,乘客们个个喜出望外,他们感到自己真是幸运极了。
在以上案例中,这架班机其实是晚点了,但是乘客们表现出来的却是满意和庆幸,飞机晚点的事实已经被大家放在了一边。尽管这架班机始终只是实事求是地向乘客报告最真实的情况,但是如果把蕴含在这个案例当中的战略战术提炼出来,那就可以总结出一条十分重要的谈判方式,即预先留出更大的谈判空间。
缺少经验的谈判人员常常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得过于“诚恳”,一坐到谈判桌前就把自己的最低目标要求或者接近于最低目标的要求提出来。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没有留出谈判空间的表现,这么做的结果只能是堵住了自己的退路,让自己在以后的谈判过程中无法采取有效的妥协战术。
事先不给自己留下充分回旋余地的做法显示是一种缺乏开放性思维的表现,而这种表现的直接后果就是使自己在商务谈判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谈判者最大的失误就是根本就没有按合同所能达到的最有利的情形去考虑,去提要求,他们的目标就是完成预算,或是只要比他们的替代方案稍好一点就可以了。
在商品贸易谈判中,与销售产品的一方相比,购买产品的一方往往更容易犯这种自己把自己逼到墙角的错误。比如,在最简单的商品交易过程中,买方总是轻而易举地就把自己真正期望的商品价格告诉了对方,如果对方表示坚决不同意那个价格、并且主动做出一个看上去颇有诚意的妥协同时要求买方也做出一定程度让步的时候,买方就不得不在原先提出的价格基础上再增加一些筹码了,否则的话就只能放弃这次交易。可能这也正是一些人在购买东西之后不久就发现自己完全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同类产品的重要原因吧。但通常的结果是,如果他们不改变自己的这种购买方式,如果他们不学会在进行交易之前给自己留出适当的回旋余地,那么当他们下一次购买商品时仍然会犯这样的错误。
由于没给自己留出谈判空间而造成自己失去回旋机会的谈判者应该如何改变自己在谈判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呢?这首先应该从源自谈判者自身的根本原因谈起,谈判者没给自己留出谈判空间的原因往往是自己设定的目标价值太低、或者谈判思维不够开放。因此,谈判者要想让自己在谈判过程中游刃有余地以积极的让步和妥协换取更大的利益空间,那就要首先做到提升自己的目标价值、开放谈判思维,然后再在谈判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手段,在逐步妥协的同时要求对方做出更符合自身需求的利益补偿。
以某种商品或服务的销售谈判为例,销售人员在和客户洽谈业务之初,最好不好一下子提出自己全部的、真正的要求,而是随着谈判的深入,一点一点地将客户的业务吃下来,比如一个邮递公司的销售人员要想拿下某个大客户所有的业务,其中包括商业信函、明信片、特快专递、邮政储蓄等业务,他可以先吃下其中的某一项业务,而后再逐步吃下所有业务。而在谈判价格上,销售人员不妨采取递减式让步的策略。递减式让步是一种由大到小、渐次下降的让步形态,可以分为慢递减式让步和快递减式让步。这种让步形态比较自然、坦率,同时显示出销售者的立场越来越坚定,给予对方的期望越来越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