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内修炼 外开拓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企业做大是众多企业家的理想。虽然,强的企业不一定大,但是,正如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先生说的,不做大就难以做强。
再看看世界500强的企业中,有哪些不是大企业?沃尔玛、通用、可口可乐、微软、IBM……这些都是规模庞大的企业,他们都在印证李东生先生的话。同时他们也以自身的发展现状告诉我们,企业先要做大,才有可能做强。
但是,企业做大了就会面临一个常见的难题:企业规模大了,组织机构也跟着复杂了。部门多了,决策就会因为机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变得缓慢,从而导致整个企业运作迟缓。这样,无论是企业决策的实施与执行,还是市场信息的反馈与处理都会因为庞大的机构而变得难以迅速。
在机遇与风险来临的时候,这种延迟的状态就会让企业失去发展的宝贵机会,同时也丧失了规避风险的最佳时期。其结果只能是失去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良机,使企业丧失了利润;然而,风险却没有能够及时躲避,反而造成损失,增加企业的发展负担。
但是,很多做大的企业却成功地避开了这种困扰,持续发展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这些企业都有一些共性,使得这些“大象”们都能翩翩起舞。
修炼内功
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企业战略
企业只有确定其发展战略,才能在每一次的具体市场策略执行时随需应变。战略是弄清楚“做什么”的问题,而策略是安排“怎么做”的问题。怎么做,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需要改变了,策略也要随着改变。
有了战略的指导,企业的策略就可以随需而变,采用多种手段,直接切入市场的要害,占领目标市场,赢取市场份额。
打造互补型、学习型的团队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未来企业的竞争焦点。
不拘一格降人才,企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互补型的人才结构是企业持续发展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年轻人的冲劲和激情可以弥补老员工的保守;而老员工的稳重与经验又可以弥补年轻人的冲动。外国人可以把看问题的范围扩大到全球,避免地理局限性;同时,又可发挥出其对本土市场的了解优势。
老员工退休,年轻人可以继承,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得以保持。进行国际化经营的时候,外国人可以成为先头部队。在互补型的人才团队中,企业能够接收到许多不同的声音,把各种需要了解得更清楚,对市场的了解就会更全面。这样,随需应变将变得更有现实意义。
吸收中外先进管理思想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每一种思想都有其过人之处。外国人崇尚数据,这是外国人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工作作风;中国人喜欢根据经验行事,这是中国人善于总结,将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加以总结的处世方法。
在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世界的联系变得紧密,彼此的融合越来越深入。彼此的思想差异变得细小,把彼此的管理思想用在它们最擅长的地方,效果就会比单独用一种更好。就好比大象用鼻子吸水比用嘴吸水更完美一样。
优化产业结构
大企业之所以大,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企业进行了多元化经营。很少有一个大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的。通用电气除了专业生产汽车外,也从事机械等不同类型产品的生产。
多元化虽然有很大的风险,但是,多元化可以分散风险,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然而不是每一个产品对企业的贡献都一样,有些甚至没有贡献,但是将来会给企业的盈利或规避风险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长实系”包括了房地产、能源、电讯、货柜码头……
多元化并不意味企业可以无限制地多元化或者任意多元化。多元化必须首先使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形成某些互补或者互动。
开拓市场
开拓合作圈与市场
商业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圈子,企业的发展要与其他的企业合作。有时合作伙伴也能变成竞争对手。李嘉诚与李兆基都是房地产商,为了争夺顾客,他们两家曾经不惜大打价格战导致两败俱伤。但是,在收购“置地”的时候,他们又联手成立新财团,筹备收购。
合作者越多,企业经营就越灵活,应对的策略就越多。
当企业拥有了全球化的市场,企业才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运作。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利润占其全球利润的60%。正所谓“失之东寓,收之桑榆”。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大企业才有更多的转动空间。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