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从群雄逐鹿到寡头垄断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当今这个时代,评判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企业规模,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这个时代,企业已经逐渐从群雄逐鹿演变到寡头垄断。
首先是价格战催生寡头垄断时代到来。
当一个行业处于早期阶段,产品开始为市场所接受时,利润率通常是相当高的,往往吸引不少人加入这个行业,使其中一些条件差的企业也有机会取得比较高的利润。当行业进入成熟期时,增长率逐步下降,竞争加剧,部分实力较弱的企业就要在竞争中被淘汰。一般说,在调整阶段内,行业有较明显的集中趋势,行业内的企业数将逐步地减少。我们看到近期市场上购并颇为引人瞩目,其中既有内资购并,又有外资购并,既有政府促成的购并,又有企业自发的购并行为。购并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壮大企业实力。其次,从政策鼓励的方面来讲,国家也在一些行业着力扶持优秀企业,整合并合理配置行业资源,如有大的重组动作的汽车行业、电力行业、航空业。对于那些长期是完全垄断,铁板一块的如电信行业,政策也开始破除坚冰,引入竞争机制。
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这种趋势已渐为人知。从市场自发的方面来讲,比较好的例子是彩电业。在历经了一轮又一轮激烈搏杀之后,彩电业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市场份额极大部分被长虹、康佳、TCL、海信、创维等国有品牌和少数外国品牌所占据,余者只是勉强度日。据中怡康统计机构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10月份以来,海信、TCL、康佳、长虹、创维等几大彩电品牌,共有57款液晶电视、39款等离子电视行销市场,阵容极其庞大。在中外品牌高端市场大对决的较量中,以海信、TCL、康佳、创维、长虹为代表的国内品牌步步为营,以高清、平板为卖点,国内品牌零售量和零售额份额分别达到774%和568%的高度,零售额份额的提升速度比零售量份额的提升速度高出一倍。这种格局最先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彩电业实现,表明了市场化最终会使竞争格局趋向稳定,市场份额趋向集中。
在空调行业,2000年空调行业有400多个品牌,目前就只剩下50多个品牌。其中,格力、科龙、美的、海尔等一线品牌占有率超过50%,排名前十位的品牌占有率接近90%。
厨卫行业的寡头垄断现象也日益严重。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在厨卫行业,依然是老板、方太、帅康极少几个熟面孔在排行榜上“排排坐”,后继品牌难以“登堂入室”。据悉,近年来中国厨卫产品的销量每年以35%的速度上升,在未来5年内,销售额每年将达到近100亿元,厨卫产品已经成为热点消费。最近调查排行榜上老板抽油烟机仍居榜上首位,这是老板牌油烟机继2003年以来连续两年获此殊荣,其他几个厨卫电器品牌如方太、海尔、帅康、华帝也均为近年来各类排行榜上的熟面孔,中国厨卫电器市场前三强似乎已被部分领先品牌“套牢”。
随着海尔、科龙、美的、荣事达、长虹、康佳等大家电品牌在热水器市场的安营扎寨,随着美国史密斯,德国博世,意大利阿里斯顿,日本林内、松下、能率等洋品牌不断强化的本土化攻势,该行业正出现严重分化,洗牌在即。
对于家电行业出现的这种寡头垄断现象,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以名牌电器为代表的专业品牌已经牢牢抓住了市场,这使得众多中小企业很难突破“品牌壁垒”,几个行业寡头垄断的市场成为品牌比较成熟的市场。
据乳业界知情人透露,在目前国内约1500家乳品企业中,亏损企业已超过三分之一,另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业绩惨淡、挣扎在“贫困线”上,剩下的企业除少数业绩良好外,其余的或是区域内称王或是“小富即安”。 随着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幻,诸侯割据的时代将悄然画上句号,乳业市场的集中度空前提高。强势品牌在持续扩张,部分中小乳企有的可能被兼并,有的开始为大企业OEM,在价值链上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乳业市场的寡头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截至去年底,在国产轿车市场上,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和广州本田市场占有率为465%,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公司市场占有率为74%。可以说,目前我国的轿车行业已经初步呈现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公司的市场份额还处于剧烈的变动当中。而通常情况下,行业进入门槛高,行业集中度也较高。以巴西为例,排名前四位的轿车公司占有率高达84%。
十几年前,在人们口中尚属生词的“连锁经营”,如今已成气候:连锁百强企业锁定928亿元流水的不俗业绩,使专家们已敢放言,在中国,21世纪是连锁世纪。专家们看得准,中国零售业过去5年重练内功,今后5年翅膀硬点的就该惦记着兼并扩张(重组)。这场“春秋战国”大戏其实早已开锣,剧情渐入高潮,兼并重组所以在新世纪唱成企业发展主调,是因为经过近十年的积累,一些企业基本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管理模式和系统;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为连锁企业跨区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和信息平台;政府的积极支持,更是快马加鞭。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