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七计请君入瓮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术
“请君入瓮”的典故出自唐中宗时,来俊臣奉命巧计迫使周兴招供的史实。原意是用彼整治别人的方法来整治彼。后来演变义中亦有“请君入瓮,关门打狗”的意思。来俊臣智审周兴
唐中宗时,周兴和来俊臣同为刑部大臣,朝夕相见,情感密切。一天,两人共桌吃饭,忽然一内侍跑来,说皇太后(武则天)有密旨交来俊臣,来俊臣即离席外出接旨。
原来有人密告周兴暗中勾结了一帮无赖和心腹,密谋反叛,但一时抓不到证据。武则天就密令来俊臣亲自审问周兴的谋反案。来俊臣接旨后,颇觉尴尬,心有不忍,却又不敢违旨。回食桌后,来俊臣便对周兴说:“有一事要向老兄请教,最近我审问过很多犯人,但他们总不肯从实招供,不知该用什么办法才能使犯人认罪呢?”周兴原是一位心肠毒辣的法官,经常创造古灵精怪的刑具强逼招供。听来俊臣这么一问,便洋洋得意地答道:“容易得很,可以取一只大瓮,四周放满柴炭,烧红后将那些不认罪的犯人放进瓮去,哪怕再倔强的也不能不招认。”
“很好,很好!”来俊臣拍手称妙,说:“我们要当面一试!”周兴还以为席前审犯,不以为意,依旧边谈边吃。
大瓮搬来了,炭也烧红了。来俊臣突然起身对周兴大声喝道:“周兴你听着,本人刚接皇太后懿旨,要我审问你的反叛行为。你还是从实招供为好,不然就请你入瓮!”周兴听了,如晴天霹雳,吓出满身大汗,连忙叩头认罪。
设圈套张让诛何进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大将军何进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不可一世,与宦官常侍勾心斗角,争权夺利。
汉献帝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何进到长乐宫进谒同父异母的妹妹何太后,请求诛杀诸位常侍,改派三署郎入守。
宦官见何进入宫,相互私议:“先帝驾崩时,大将军何进曾装病不临丧也不送葬。现在忽然进宫来,究竟想干什么?是不是窦氏事件又在死灰复燃?”于是张让立即派人偷听,将何进对太后讲的话全听到了,决定先下手为强,派常侍段珪、毕岚等数十人,手持利器偷偷自宫中侧门进入,埋伏在何进必经之路;又派人假传圣旨,说何太后诏他入坐省阁。何进不加怀疑,立即入宫,却被宦官挟持。
张让等人诡言盘诘何进:“天下昏乱不堪,并非我们的罪过,过去陈留王与其母王美人合谋,被何太后鸠杀,皇帝怒不可遏,想废太后,我们极力劝阻,声泪俱下,才得解救。又各自拿出家财千万,以讨皇帝欢心,都只是想依托你的门户而已。现在你却想灭我们的种族,不是太过分了吗?你说宫中秽污,公卿以下谁又是忠清之人?”说完,尚方监梁穆拔剑斩杀何进于嘉德殿前。
张让、段珪等人借太后之名下诏,以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卢值得诏书,甚是疑惑,便说:“请大将军何进一起来商议一下。”中黄门就将何进头颅扔掷在卢值面前说:“何进阴谋造反,现已被诛杀。”何进的亲信闻讯,准备率领兵士入宫,但未能成功。
巧用数字的魔力
日本每日新闻的一个专栏,刊登了一则令人吃惊的消息:“新生代家庭中的三成,即十分之三,家里没有菜刀。”看到这一新闻后,很多人一定摇头叹息说:“现在的年轻人实在不敢恭维。”
其实,在这速食品泛滥、速食餐盒店生意兴隆的今天,上述统计数字,听起来似乎真有其事,让人不得不信。这件事还有下文。一家电视台对这个新闻发生兴趣。特意成立制作小组,追踪这句话的来源。他们专程去请教写这个专栏的作者。在一番追根探源之后,方才明白那是起于某人的误解(也即无根据)。
换言之,专栏作者与读者都上了大当。这种毫无根据的话,竟然广为流传,是由于“三成”这个数字的魔力所致。
事实上,巧妙运用数字,的确可以使人信服而接受事实。这是人类具有“数字信仰”的本性最好的证明。二加二等于四,这是明确无比的真理,断无主观插足的余地。然而,据此认为所有的数字不可能含有主观因素那就是莫大的错觉。
譬如,以电视收视率来说,收视率的高低,也有可能决定节目负责人的去留。其实,收视率的数字所代表的,并不像加法的答案那样,是绝对的真理。或许,有的家庭根本没人看那节目却一直开了电视;有的家庭说不定边看边骂那个节目太烂。电视台若是没有考虑到这些实情,把收视率看成“无上的权威”,这就等于观众欺骗了电视台了。
本来,数字这个东西是要靠“人”去“解读”个中意义的。在某种数字公诸于世时,那个数字或许含有发布者个人的主观意识。不去了解这一点,看到数字就一律当做是绝对客观的东西,就已经掉进对方的“陷阱”了。
[计论]
即使是主观的意见,只要夹了若有其事的数字在内,很容易使人相信那个意见是客观的,可以接受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