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王经理回去后,正为大理石一事发愁,一个刚成立的大理石厂经理找上门来,要以较低的价格卖给珠光城大理石。王经理知道,这个刚成立的大理石厂的产品质量肯定不如大发大理石厂,但他还是稳住这个人,并约定次日见面。
韩经理知道这事后,立即着了急,他没料到珠光城会和别的厂家交易,只好立即答应一切条件,并再不提入股珠光城一事。
在谈判中,王经理成功地运用了“调虎离山”之计,调开了韩经理投资珠光城的野心,促使他为保住销路而和自己做这笔大理石生意。
日本进军国际市场的战略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商战进军国际市场主要采用“避实击虚”的战略,即采取迅速行动,趁着对方管不及、想未到而出现的空隙,进攻对方没有戒备或实力空虚的地方。这具体表现在:
1迂回包抄
战后初期,商战主要在欧美各国之间展开,欧美各大跨国公司还未顾及的其它区域,存在辽阔的竞争空间。
此时因产品质量不高尚无法进入欧美市场的日本产品就钻了这个大空子。它首先进攻亚非拉各国市场,选择的进攻点,一般都不存在竞争对手,或是竞争对手实力较差,处境不妙,大有可乘之机的地方。
如计算机行业,日本人先攻克亚洲的邻近国家,然后是澳大利亚,最后才是欧洲和美国。日本汽车公司和摩托车公司也是首先打入亚洲市场,然后再向外扩张。日本复印机、家用电器、音响设备等许多公司,最新选择的市场都是美国和欧洲企业鞭长莫及的地区。
2填补真空
哪里有空子就钻进去,哪里有真空就填补,日本人进行商战是全球性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在,连鲜为人知的太平洋群岛也没有放过。
帕劳共和国、北马里亚纳联邦、马绍尔群岛和瑙鲁等国,过去都曾经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的殖民地,后来才得以独立。老殖民者撤出后,日本人填补了老殖民者留下的真空,在这些地区积极开展工作。
现在太平洋岛屿的任何地方都有丰田汽车停在椰子树下,即使是最小的渔船也用雅马哈的外装马达推动。岛屿村子的小杂货铺里,销售着日本面条和啤酒,甚至盐和白糖也是日本的。
3攻其不及
任何强者都有其弱点,都有可乘之机。
日本进入美国市场主要是在上世纪60年代之后,开始,欧美各大公司已统治所有的主要市场,但在细分市场上仍有被忽视或还满足不了顾客需要之处,这样,日本人就有空子可钻。
那时,欧美大公司侧重于华贵、大型和价格高的产品,如汽车、摩托车、电视机、复印机等。他们自恃自己产品是名牌货,无须改进,不患无人购买。
日本却与之相反,以小而轻巧、质优而价廉的产品闯入美国市场,许多美国企业家却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如他们把本田的第一辆轻型摩托车视为“玩具”,把索尼的第一台小型电视机贬为“玩物”。
但是,日本这些产品却得到美国顾客的赞赏,于是,精细灵巧、质高价廉的小型汽车、摩托车,便宜而又便于携带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功能价格都适合小型公司需要的复印机等等,正是在美国同行企业自鸣得意、不屑一顾的情况下,相继涌入美国市场。
无论是“调虎离山”计,还是由它引申出的“避实击虚”策略,都是企业家必须掌握的商战要诀,尤其是后者,更是小对大,弱对强进行商战的取胜之法。
[计论]
调虎离山是打虎计策之一,目的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在军事上,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的地势,并且兵力众多,这时我方应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入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才可以取胜。在政治斗争中,这一计用得最多,且一代又一代,亦渐神化。从其应用中可见,此计是一个阴险的谋略。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