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以逸待劳(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仿冒抄袭,好逸恶劳
商场上最惯用的以逸待劳,是“复制成功模式”、“跟风”,跟着第一品牌走、跟着成功的经营模式走。“加盟”是为典型的例子,只要你付一笔加盟金,就可以开张一模一样的店,从店面形象到产品供应、作业规范都很现成,不必从零开始,从头做起。
仿冒、抄袭名牌产品之类的投机性“跟风”,本少利多,坐享其成,则是以逸待劳、好逸恶劳。演艺界的明星模仿秀,也有以逸待劳的味道,人家迈克·杰克逊、麦当娜,都是奋斗了一辈子才有今天的品牌知名度,你跟在人家屁股后面勤练几招,模仿得几分神似,便行走江湖,俨然是人家的分身,大受欢迎,大发利市。这不是以逸待劳吗?
“待”,是为了造成竞争态势的逆转与对调:是让我方先入为主,对手疲于奔命;是将我方的优势,瞄准对手的劣势。这也是胜负的逆转,机会的对调。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而实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诠释】
如欲设局困敌,迫使敌人陷于动弹不得之境,并非只有正面对决一途:应该善待时机,刚强之敌会在时机中削弱;相对的,弱势的一方能够逢机转强。这正是《易经·损卦》“损刚益柔有时”所揭示的原理。
《孙子兵法·虚实篇》说:先就战斗位置者,拥有主动和充裕的优势;后就战斗位置者,被动、仓促、疲于奔命。因此善于用兵者,必设法先发制人,争取到主动攻击的位置,而不让自己陷于被动,受制于人。
兵法上所指的,是对战形势的掌控,其要旨并不是仅限于“择地而战”这种战术层次,而在于以简驭繁、静观其变,来应对局势之变,用小规模的行动应对敌人的大动作;也就是让自己站在最能主宰全局的战略制高点上,就像车轴控制轮子一般。
春秋时代,齐国的相国管仲,寓军事于内政,寓兵于民,这是“实而备之”的施政大战略,做到有备无患,以逸待劳;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是守株待兔,以逸待劳;战国时,赵国大将李牧戍守北方的雁门,备战已久而不轻起战端,他是在养精蓄锐,一旦奋起,便一战而大破匈奴。可见以逸待劳的妙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