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鲁智深坐化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花和尚”鲁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年轻的时候,他是一个喜欢使用蛮力、藐视规则的人。他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就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他在五台山削发为僧,却又忍受不了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和倒买倒卖的泼皮混在一起,一怒之下倒拔垂杨柳,显示出雄厚的实力;他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后在二龙山落草,算是真正踏入江湖;他后来投奔绿林公司,做了分公司经理。谁也没想到,鲁智深后来竟成为绿林公司的一面旗帜。宋江收购方腊,他一禅杖把方腊打下马,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鲁智深是天孤星,独来独往,从来不管江湖人士的评价。年轻时,他借史进的钱资助金老儿,当然是老虎借猪,有借无还;他嫌李忠和“小霸王”周通不慷慨,卷了他们的一堆金银溜之大吉。在普通人看起来,这些行为是不太够朋友,但鲁智深从来没为这些事害臊过。正如他的名字所言,鲁智深确实智慧很深,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在协助宋江完成收购方腊之后的一天,鲁智深与武松在杭州城一个寺中歇息,看见城外江山秀丽,景物非常,心中欢喜。
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动。鲁智深是关西汉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战鼓响,战斗又将来临。他跳起来,提着禅杖,大喝着跑出门去。
众僧吃了一惊,都来问道:“师父为何如此?赶出何处去?”
鲁智深道:“洒家听得战鼓响,待要出去杀。”
众僧都笑将起来道:“师父错听了!不是战鼓响,乃是钱塘江潮信!”
鲁智深见说,吃了一惊,问道:“怎地唤作潮信?”
寺内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叫鲁智深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谓之潮信。”
鲁智深看了,心中忽然大悟,拍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在万松林里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洒家问你,如何唤作圆寂?”
寺内众僧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
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作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沐浴。”
寺内众僧都只道他说耍,又见他这般性格,不敢不依他,只得唤道人烧汤来,与鲁智深洗浴。
鲁智深换了一身御赐的僧衣,便叫部下军校:“去报宋公明先锋哥哥来看洒家。”他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了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椅,当中坐了。
等到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椅上不动了。
其实,鲁智深坐化之前,是和宋江有一段对话的。
鲁智深坐在椅子上,对宋江说道:“宋总,眼见我是不久于人世了,我还是有几句话,想和您说一说。”
宋江一直是很尊重鲁智深的,时常称呼他为大师。
宋江说道:“敬请大师指教。”
鲁智深说道:“宋总,你知道方腊,他也是个以金融运作闻名于世的传奇企业家,可他最后还是以悲剧性结局收场的。”
宋江说道:“我知道,大师,方腊最后还是落在你手里。”
鲁智深说道:“非也。方腊是怎样落马的?他是毁在自己手上,因为他的行为与思想太超前了。我记得,我抓住方腊的时候,他没有躲,只是仰头看着太阳,我看见眼泪在他的眼睛里闪烁。”
宋江琢磨着鲁智深话里的寓意,沉默不语。
鲁智深说道:“宋总啊,能罢手时且罢手吧!这方腊不就是个教训么?”
鲁智深把一张纸放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右脚,就此坐化,天性腾空。
那张纸上写着:“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宋江看完,心里打了一个冷战。
大惠禅师手执火把,指着鲁智深,说道:“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跟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
宋江听着大惠禅师的话,默默留下了眼泪。
有的人说,鲁智深是真佛,依然云游人间。他兴之所至地布道于四方,悠悠然信步于高尔夫球场,开论坛、办讲座,还在寻找自己的衣钵传人。
也有人说:鲁智深在地狱里打了个滚,淘到真金后,又回到了天堂。
不知道宋江听没听懂,阮小七是听懂鲁智深的话了。
阮小七戴过方腊的平天冠,披过方腊的衮龙袍,系过方腊的碧玉带,穿过方腊的无忧履。他心里想:“这是方腊穿的,我便着一着,也不打紧。”
但现在看起来,他的问题很严重,有人已经开始着手调查此事。
阮小七想了想,最终带了老母回到梁山泊石碣村,依旧打鱼为生,奉养老母以终天年,后来寿至六十而亡。
在阮小七的影响下,绿林公司财务总监柴进也推称自己身患疾病,请求辞职。他辞别众人,回到沧州横海郡做了农场主,自在过活。忽然一日,无疾而终。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