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给王伦的一封信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当然,林冲没有引用吴用的财经寓言,因为他不想让王伦把这理解为“内外勾结,犯上作乱”。
王伦很晚才来到公司,一进公司,秘书小姐就递给他一封信,王伦接过信,顺手在女秘书屁股上摸了一把。女秘书的屁股有老公的一半,也有老板的一半,这是大宋国的潜规则。秘书笑了笑,扭着屁股翩然而下。王伦注意到,女秘书今天居然穿了一件用虎皮做的超短裙,看起来很前卫。王伦拆开信读了起来。
尊敬的王总:
您好。自从投奔山寨以来,已过许多时日。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经过与您的多次交谈和公司管理实务的操作,我对绿林公司的情况有了深刻的认识。回首几年来的风风雨雨,真是一言难尽。出于对您和公司的关心,凭借我本人的管理经验,我在此向您提出我的看法和建议。也许下面的很多话都比较尖锐,或者有不少不成熟和欠考虑的地方。但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能对公司的发展有所裨益。我想谈谈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企业的经营现状。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公司现在正处于十分关键的管理升级时期。企业在高速发展,业务要继续优先发展,但是,企业人、财、物等资源都已出现短缺,旧有的观念和管理方法完全不匹配企业发展的要求,但企业到底应该采取什么管理方式,却又一时找不出好办法。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企业管理模式或方法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管理升级叫“管理拐点”,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关节。所谓拐点,不外乎两种结局,拐得好就过去了,企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新管理方法或模式,从此实现了又一次飞跃,企业进入了不断健康发展和自我突破的良性循环,从此大路朝天;拐得不好呢?没有拐成功,没有打烂坛坛罐罐,管理模式不伦不类,企业出于惯性仍然会前进一段时间,但过后就徘徊不进,或者掉进沟里,而这种情形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看到的。公司能否顺利实现管理升级,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命运。我认为,公司领导层必须注意转变自己的管理观念,树立危机意识,认清我们面临的巨大风险和危害,避免浮躁和盲目。
第二,在企业转型期,一个公司最需要改变和应该最先改变的不是别人,而是老板和领导人自己!转型时期,最容易犯老毛病的不是员工,也是领导人自己!公司总经理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和培育者,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者和管理者,因此,总经理是否愉快胜任,对公司能否顺利转型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董事长和总经理要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所在,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公司才需要聘请其他一些人才来共谋大业。如果一两位老板在实际工作中忘记了这一点,凡事都要表现自己最强,势必压抑其他人才的才能,打击其他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领导人要改变观念,破除在经理人选择上的山头情结和迷思,大胆选用德才兼备的专业管理人才,主动以诚相待,像三国三君主那样,把自己山寨的事业当成大家共同的事业,在经济上舍小利而存大利、求大利,采用任人唯贤、惟才是用的选拔原则,借用并发挥其他山寨领袖的聪明才智,大胆重用诸葛亮这样有操守的职业经理人。公司用人才要有适当机制,选拔人才不能仅凭一两位老板个人的好恶,“武大郎开店”式的想法必须摒弃。只有领导和老板自己的观念和管理模式改变了,企业领导人正确把握自己的新角色,带头进入新角色,企业的管理转型和管理升级才能高效率地完成。
第三,想真正完成企业转型,做成大事业,依靠的不再是个人或一两个人,而是要依靠优秀的团队,没有优秀的团队,就没有真正长久成功的事业。高级人才也是人,他们所要的当然也是金钱,但单纯的金钱满足不了他们,他们也要荣誉、成就感和社会地位。公司如能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必将改变对待管理人员的态度,从而为管理人员创造出一个既有极高的工作压力,又充满奋斗豪情的优良工作环境,公司的发展前景自会更加光明。绿林公司对人才一定要有诚心,所谓的忠诚,应该是双向的,企业对员工忠诚,员工对企业忠诚,单向的忠诚是不长久和无益于双方获益的。
第四,管理升级快则需要一两年,慢则需要两三年,以稳定有序和适应业务发展为原则,可快可慢,没有一定的死规律。企业能否顺利升级,关键在于执行。公司要制定一个大的目标和方案,然后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地来,从根本和最基础的做起,一定不能急,欲速则不达。整个公司的管理都需要提升,梁山泊的繁荣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公司目前最缺少的就是制度化和规范化。灵活是好事,但太多变则会给下属的工作带来困难。公司在作出重大决策时,可行性研究还是必要的,决策的科学制度也是应该建立起来的,没有制度的保证,决策太个人化或情绪化会带来较大风险。董事会决策制度一定要率先建立起来,董事长和总经理及其他核心人物之间产生的所有的工作分歧,都必须通过科学的决策制度来解决,尤其是事关重大的问题,绝对不能关起门来议事,出了门口骂娘。只有这样管理,才能使方向明确统一,执行力才会更强。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执行力怎么能强呢?对公司大多数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业绩,而不是管理。但是对于公司来说,管理永远是第一位的。
第五,建立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没文化,永远长不大;即使长得大,还是没文化;长大没文化,迟早被人骂。”这是我自己概括出来的话。没有文化的企业只是经济机器,不可能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我们的企业文化首先要摆脱草寇文化。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山寨不是做不大,就是倒得快?分析其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摆脱不了一种所谓的草寇文化,身逢乱世,群雄崛起于草莽,他们带领着各自的人马,不是拦路抢劫,就是东奔西杀,胜了就攻占城池抢夺财富,败了就丢盔卸甲弃城而逃。一个山大王倒下去,一群山大王站起来。没有人能作通盘的战略思考,因为他们始终是拥兵自立的草寇,对他们来说,赢也赢得糊里糊涂,死也死得不明不白。他们总是将偶然的成功当成了必然,甚至当成永恒。他们忽略了企业的外在发展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规律,除了自己的山寨以外,什么市场营销、经济规律、企业文化,一概不知。这是其一;
其二,要反对企业政治。企业政治是什么?是高俅玩的把戏,是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肮脏的财富。说一下我个人的感受吧。记得我刚进公司时,听到了很多负面议论,说什么“林冲开会总是一言不发,对绿林公司有成见”,说什么“林冲喜欢批评人,老是指责这个做得不对,那个做得不对”,说什么“林冲高级领导做惯了,专挑豪华宾馆住宿,住一晚就是几十两银子”,说什么“林冲不像个领导样子,与小喽啰打成一片”,总之,什么说法都有,什么言谈都有,让人哭笑不得!
根据公司的规定,我的费用一部分是有标准定额的,一部分是实报实销的。在执行过程中,我所有的费用都没有超过公司规定的标准,相反,我还搭了不少银子和人情,不瞒您说,我都快搭不起了!但即使如此,在您的公司,我依然感觉我不是自己人!企业里存在着一个圈子,分布在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组织。他们总是给我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他们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负责对所有员工进行监督,因为他们是您的自己人。您似乎也不自觉地在他们和我们之间实施两种标准的管理制度,即对我们管理严格甚至苛刻,对他们则一再谅解迁就。
这段时间来,我没看到支持和配合,没有看到平等、公平和公正,没有看到精诚合作、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和谐共处,相反,我像是生活在一群螃蟹之中。王总,您或许知道我的意思。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也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他的身上,结果是把他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绿林公司里常有一些分子,不喜欢看到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相互串联和穿小鞋,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这就是螃蟹文化。很多时候,他们的做法让人寒心,使我经常想起风雪山神庙的情景,草料场烧了,我无路可去,一个人在雪地里孤独前行。这种情况正常吗?这种企业文化能让人安心工作吗?这种企业文化能留住优秀人才吗?这种企业文化能让我们不断地做强做大吗?我想很难!
绿林公司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该是我们深刻反思的时候了!每个企业家都应该是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者,没有理想的企业长不成绿林。
王伦把林冲的信让人抄了很多份,放在公司办公会上让大家讨论,当然,他和林冲都不在场。很多人看完信之后表了态。
杜迁说:“这是大部分小企业的悲哀,现在这样的情况很多。唉,可能是大宋国的国情吧!”
宋万说:“这哪是辞职信,简直就是吐苦水嘛!林冲当初进来的时候怎么就对这个公司一点都不了解呢?何况你应聘的还是个高层职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能怪着谁呢?”
朱贵说:“具体情况不了解,但是值得反思!”
中层干部甲(王伦的舅舅)说道:“企业大了都这样,谁又能具体解决呢?”
中层干部乙(王伦的小舅子)说道:“林冲同志比起我要能干很多,而他只有三十岁,作为同龄人,我很钦佩他。我只是一名经理助理,但我知道他所提到的一些事情,他的助手完全可以帮他解决和处理好。凭林冲同志的才干,放下包袱,敞开怀抱,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层干部丙(王伦的大表哥)说道:“林冲同志不应该灰心,应该总结经验,寻找另一个更好的工作,一定会有一番作为的。”
王伦躲在屏风后面,听着这些议论。
王伦把林冲的信捏在手里,早已经反复看了半天。虽然他读过几天私塾,是个落魄的秀才,算得半个知识分子,但他必须承认:这封信自己不是完全能够看得懂!但他从字里行间看出了两个字,那就是:野心!
“林冲是个野心家!他是从野猪林出来的一头野猪!他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给我写这封信,无非就是向我示威,表明他有了晁盖等人的支持!这厮曾经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过管理大型公司的经验,如今该是他逆风飞扬的时候了!这个贼配军!我好心好意收留了他,如今他对我却这般恩将仇报!”
王伦的火气蓦地从心头升腾起来,在他狭隘的胸中熊熊燃烧。他像一只野猫般把爪子磨了磨,把背弓了起来,浑身蓄满了力气。他说:“明天,我就会让林冲从老子的公司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