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熟读兵书——拥有完美学历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说马谡熟读兵书,是不会有人反对的。
马谡在查看地形的短短几分钟里,就掉了两次书袋。先是说“凭高视下,势如劈竹”,接着又说“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在那个年代,不仅识字的人少,能够看懂兵法的人就更少了。按照现在的说法,马谡的那个学问水平,已经基本达到了“博士”的级别了。而且,马谡先生学的既不是风水,也不是农业,而是正宗学问——兵法,而且师出名门,是“孙子”先生的徒弟。要按现在的行情,那就是清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博士了。
但是,拥有这样的高学历,只能证明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成功地迈过了一些关卡,却并不能证明他掌握了自己所有学过的知识,或者已经将这些知识融会到自己的思维方式之中,成为了能力。更不能认为,有这种高学历的“马谡”,就一定具备很好的实际操作能力。
从拥有学历到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道路是很漫长的。
学历高不等于学习能力就一定强。学习能力强也不意味着学到的知识能够完全转化为能力。因为真正的能力,不仅需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还应该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马谡在“博士”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才能逐渐转化成为能力。马谡不缺学历,也不缺知识,但缺很多别的东西。
学历不等于学习力
讲个笑话!仅仅是个笑话啊 !
有一个博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工作,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心里想,“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不久,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厕所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博士以为自己学富五车,不屑于向本科生求教。但是,高学历实际上只代表某人在某个领域里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研究,并不代表他对所有事情都通晓。而就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而言,本科生所集中培养的,恰好是学习能力。
因此,各个用人单位和机构,在选择自己的员工时,不妨仔细考虑一下,本单位究竟需要的是在某个专业上有很深造诣的人,还是需要一个学习能力很强、能够临时处理问题并随机应变的人。通用电气公司(GE)人力资源总监王晓军就曾经说过,“除了对研发人员的学历要求比较高之外,其他工作岗位,我们对前来求职的学生一视同仁。 由于GE是由13个不同行业的公司组成,所以他们对员工、对人才的需求也不一样。GE有生产企业,有高科技企业,有销售方面的业务。所以,在高科技企业里,比如我们在浦东的研发中心,对员工的学历要求相对要高。但如果是做客户服务方面的工作,可能就需要很多大学本科毕业生。我们根据不同的工种对工作的不同要求,制订不同的用人标准。”
由于现在就业压力很大,很多本科生毕业后不愿意就业,就直接攻读了硕士学位。等到硕士学位毕业了,也可以比较顺理成章地攻读博士学位。因此,像“马谡”这样的高学历者,现代社会应该是越来越多的。
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在自己攻读的专业领域也许的确是很有新见解和新思维的,像GE这样的企业的研发部门等,都需要这样的人才。但是,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是否需要这样的高学历者呢?或者,这些高学历者是否仅仅凭借自己的高学历获得了一定的信任和优先权,就一定适应这个岗位呢?马谡的高学历,似乎使他在初次执掌队伍时,就凭空地比实战派的王平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决定权。实际上,在实战领域,马谡的高学历恰好并不是优势,而是劣势。
作为在某个学术领域有一定研究经验的高学历者,往往最初进入企业某个环节更显轻松。但是,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时刻警惕,高学历者的实践能力是否随着学历的增加而增加呢?高学历者是否是个书呆子或者书袋子,还是一个能够举一反三、学习能力很强、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工作、发挥自己特长的人呢?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