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老板式管理”(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前面,本书让大家通过对方是否有工作能力来做出适当的反应,现在让我们根据“这个人是否有干劲”来考虑如何应对。有没有干劲,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衡量它的标准很模糊。但是,不管在哪个单位,有没有干劲这一点是非常受重视的。
我们以销售部为例来加以说明。营销工作在以前都是由个人来酌量定夺的。虽然年度的销售预算由部门和课来决定,但是具体怎么来完成都由每个业务员自己来决定。
然而,在最近,使用IT技术的系统销售开始占据了主流。因为系统销售要从整体上处理一直以来由个人操作的业务,所以就必须共享顾客信息,以便完全了解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整个系统的全部动向。指挥的任务就交给了部长和课长。万一部长和课长没有干劲的话会怎么样呢?
所谓没有干劲的部长和课长,是指不愿意负责任,不能做出最佳指示,只想保住职位的人。他们因为具有摆布手下的权限,所以用“老板式管理”来发号施令。造成的结果就是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公司的道德水平越来越低。
在人才培养方面,他们也有一定权限,但是他们既做不出合理的指示,又一点儿也提不起兴趣来。对这种不能发挥领导者作用的部长和课长,我们只能和有相同意见的人一起,提出提高整个部门生产效率的改善方案。如果这也不奏效的话,就只能向上一级领导反映。工作单位本来应该是一个提高技术和修养的地方,可是现实中,有好多因素阻碍了技术和人性的提高,所以让我们团结起来排除这些因素吧!
4.该说不该说
古训告诉我们:“祸从口出。”无意中说漏了的一句话,就有可能引来很大的麻烦,甚至使人际关系受到再也难以修复的损害,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尤其是在狭小的工作空间里,如果说错了什么话而得罪了人,那每天就会如坐针毡似的难受。
那么是不是要在工作单位里把想说的话忍着不说,却根据对方的不同类型而一味地予以迎合呢?答案并非如此。不管和谁,什么事情,都应该开诚布公,进行商量,这样人际关系才会很好地保持下去。不过,这种情况也许是过于理想化了,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
在单位里,各种不同性格的人一起工作,有不怎么说话、十分严谨的上司,有化着浓妆的自恃有靠山的女性同事,有不能依靠的前辈,有工作能力很强但是性格孤僻的同事,也有不太机灵的晚辈,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价值观也各不相同。当然也有不少很难相处的人。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说话的时候就需要多留点神。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得不说的事情”,也就是说,在别人征求你的意见时,你该怎么办?是把你的想法完完全全地说出来呢,还是什么都不说,这需要你进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你是要对你所说的话负责的。
还有一点就是你“想说的事情”的内容,是直接与你的工作相关的事情,还是个人的私事,你必须做出判断。如果是与关系不错的同事闲聊,那就应该在休息或者是下班以后再进行。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职业人,应该遵守的最起码的礼仪就是清楚地区分开工作上的交流和个人私生活方面的交往。虽然有的公司对小声说话和闲聊比较宽容,但很多公司还是要求很严格的。同一个公司里,按照部门的不同,要求也各有千秋。好了,现在就请你想一下,你工作的单位里,都有些什么类型的人,平时进行一些什么样的对话。在这些问题里,你就可以找到判断的基准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