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笑对种种逆境的一剂良方(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第六节 分享失败的经验
有困难或者碰到了挫折要找人商量,与人分享你失败的经验,只有这样,你才能释放自己心中因为失败而造成的忧虑。
美国最有名的一位建筑师林海瑟先生,以其卓越的设计能力赚了很多钱,可是因为一次错误的设计,就把他过去所赚的钱,通通赔光了,公司也宣布破产。他感觉前途渺茫,驾着汽车毫无目的乱开一通,差点撞到一个人。那个人本来很生气,没想到抬头一看:“啊,原来是林海瑟先生!你怎么来这里呢?”林海瑟说:“我是来这里散心的。”那人说:“有什么问题吗?”林海瑟说:“我的公司破产了!”那人说:“破产有什么了不起!一年前我还不是破产了,但是我现在又爬起来了啊!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请你喝杯咖啡,告诉你我破产的经验。”
结果,他们竟然聊出了很多积极的想法。原来破产的人需要找人去分享,才能够从失败的阴影里超越出来。所以两个人马上决定成立一个“失败者联谊会”。联谊会规定,一定要破产过的人才能参加。而且这个联谊会里,还特别规定每个人必须成为别人的老师,要非常坦诚地分享他人的失败经验,让其他人能够知道如何重新崛起。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高逆商的方法,与人分享你失败的经验,可以让你得到许多帮助,如果要突破困境,再创成功,这是必须要去学习的。
第七节 寻找遭遇逆境的原因
假设在工作中,你的机器出了毛病。低AQ的人可能会马上作出这样的反应:“哦!上帝啊!我死定了。所有数据都丢了,对电脑我是门外汉,现在我们不能及时完成任务了,我想我们得和客户说再见了。”这是一个人在遭遇逆境时候茫然失措的典型例子。
那么如何提高你的逆商呢?首先要观察你的反应——你能够很容易地观察到自己的低AQ反应。然后找出所有的事实和你对事实原因的考虑。
出现问题后不妨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造成问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你要列出的不是那些你主观上认为有可能的原因,而是那些客观上有可能的原因。低AQ者往往容易推卸责任,只有客观地去面对,去接受种种导至失败的可能,才能找出自己身处逆境的根本原因。
例如:机器坏掉的可能原因有哪些呢?软件毛病、突然断电、系统故障……或只是上帝的一个玩笑而已!
上述因素哪些是你造成的呢?你也许会觉得全是自己的错。
考虑这些原因,有哪些与你有关系?即使是很小的关系?也许你没有提供一张静电地毯,没有按时检查,或是没有及时备份………你应该受多大比重的责备?让我们猜一下。
你认为自己至多应受30%的责备吗?这场事故中有30%是你的错误,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果能预料到的话,也可降低机器坏掉的可能性。事后我们能认识到,你应该早点进行一次检查,进行系统备份,买一张静电地毯……于是你学到了经验,你也变得更加聪明了。
能够不断地学习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源动力,这一点对于成为高AQ的立体的人至关重要。
第八节 该痛苦时就痛苦
每个人都有倒霉的时候,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它可能持续几天或几周。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有时我们需要让自己感觉怀念甚至是悲伤。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那么,好吧!当哭则0哭,该痛苦就痛苦!悲伤对于治愈我们心灵的痛苦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不要回避悲伤。”而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悲伤和低逆商混为一谈。
现在我们使用的提高技巧似乎是违背直觉的,甚至有点荒谬。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对逆境中坏的反应提出质疑呢?为什么掩盖我们悲伤的感觉呢?
根据许多人的经验,悲伤既有破坏性也有建设性,当人们痛苦时,许多人退缩到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个角落里,不到一定时候不肯出来,而另一些人可能因绝望,部分或全部失去了恢复的能力,你可以提高技巧避免让这些感觉无情的控制你,提高技巧可以在绝望的无底深井上盖上一个盖,使你不致陷入其中。
无助是感到压抑的主要原因。如果你对逆境失去控制,你自然就会感到压抑。
这种提高技巧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帮你恢复控制感,进而防止你受到压抑。宾西法尼亚大学的莉沙·吉尔海姆教授在十几岁的少年身上使用类似的技巧来防止他们受到压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该痛苦就痛苦不是一种对压抑的治疗,而是一种预防,它使你不会感到无助和绝望。
第九节 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都不应该自暴自弃,那样就成为宿命论者了。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机会,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当普通常识告诉我们,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为了保持我们的理智,让我们不要“左顾右盼,无事自忧”。
在美国很成功的商人,他们大多数都能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果他们不这样的话,就会被严重的压力压垮的。
“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爱尔西·麦可密克在《读者文摘》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创造出一个更加丰富的生活。”
没有人能有足够的情感和精力,既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能利用这些情感和经历去创造新的生活。你只能在这两者之间选择其一,你可以对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暴风雨弯下自己的身子,你也可以抗拒他们而被摧残。
如果我们不选择屈服,而是去反抗生命中所遇到的挫折的话,我们会碰到什么样的事实呢?答案非常简单。这样就会产生一连串的矛盾,我们就会忧虑、紧张、急躁甚至而神经质。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抛弃现实世界的不快,退缩到一个我们自己所假想的梦幻世界里,那么我们就会神经错乱了。“对必然之事,要轻快地加以承受。”在这个充满忧虑的世界,今天的人比以往更需要这几句话。
在忧虑摧毁你以前,要先改掉忧虑的习惯,那就是: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
第十节 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
让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罗伯特生下来便是一个瘸子——胯骨错位。医生说他这一辈子将无法走路。但是,当罗伯特慢慢长大,看见别人能走路时,他在心里便祈祷上帝帮助自己:“我也要走路。我知道上帝很爱我。”那年罗伯特六岁,就开始试着扶着两把椅子站起来。但一开始走就倒下去了。但罗伯特告诉自己,绝不可以放弃。他不断地向上帝祈祷,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直到能真正站起来好几分钟。罗伯特无法形容内心的欢喜,不断地尖叫着让妈妈来看:“我站起来了!我能走路了!”
他无法忘记父母当时的喜悦之情。当他再尝试时,母亲递给他一把扫帚,让他抓着另一头,叫他一步一步朝前走。母亲的鼓励加上自身的毅力,罗伯特居然能走路了!自此,他的生活变得非常快乐。
许多年以后,一场意外让罗伯特左膝盖受伤。送进医院后,照了X光片。然后医生来到他的身旁,问道:“你以前是怎么走路的?”他们认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因为罗伯特的臀部没有关节,也没有大腿窝,怎么能站起来?罗伯特在活了60多年之后,竟然发现自己没有臀部、没有关节和大腿窝!
如果你身上没有出现奇迹,定下心来做就要到来的事情,因为你一次只能迈一步。
一个人在成年后突然瞎了眼,他绝望了,直到碰到另一个瞎子,他对他说:“哦,你知道,你可以从洗自己的袜子做起。”
“一步一步慢慢往前走”蕴涵了深刻的含义。它意味着不断尝试,一直坚持下去直到问题解决为止。找到问题,努力尝试,再找出问题,坚持不懈,最终能战胜失败。所以,倘若你遇到困难和挫折,你是全心全意去对付呢?还是三心二意或仅仅点到为止?你是否真诚而竭尽全力去解决呢?这句话无论重复多少遍也不嫌多:只要我不断地一试再试,便能逐渐克服困难。
你自己努力了么?你愿意发挥潜在的能力吗?对于所遭遇的困难,你愿意努力去尝试吗?只试一次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多次尝试,那你就会发现在自己心中蕴藏着巨大能量。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未能竭尽所能去尝试,而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