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项目启动(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星期二清晨。一片悦人的白色云霞点缀天空,轻柔地把人们送入到工作世界中,提供服务、开展业务、接受教育、商务谈判——新的一天来临了。
昨天晚上,西蒙妮和她的下属工作到很晚,忙着把尼尔字斟句酌的通知印出来,赶在星期二中午之前发给组织里的每个人。西蒙妮在离开办公室之前,又做了最后一件工作,在每个入口处放了巨大的通知牌,以便于明天上午来上班的员工能看到。
从周末到星期一的几天里,每个人都忙忙碌碌。西蒙妮列出了主要事件的时间表和支持计划所要准备的一系列辅助事项。在迪克的帮助下,哈罗德也澄清了战略,完善了质量度量方法和报告结构,添加了更精细准确的细节。那个周末,尼尔也很辛苦,他逐字逐句地推敲宣布文稿,既要把愿景有效地传达给组织,又不能带来负面的疑虑。
尼尔的一切愿景,无论其骨架,还是依附其上的具体内容,几乎未经讨论就被接受了。倒是在启动项目的方法和策略上,引发了痛苦而冗长的讨论。是大肆张扬地宣布,还是悄无声息地开始呢?德里克倾向于小心谨慎;尼尔喜欢大张旗鼓;德里克希望小步慢走;尼尔却想高歌猛进;德里克要预留退路,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回头;尼尔则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托尼以他的雄辩口才为尼尔的方法大唱赞歌;尼尔对预算和利润的激进性做法弄得罗杰心慌意乱,对他向会计领域的“入侵”,罗杰也耿耿于怀。所以,每当德里克提出保守谨慎的观点时,罗杰就使劲地点头支持。佛瑞德则明智地站在老板一边。彼得只是听着,思前想后反复权衡,直到辩论双方消耗得差不多了,他才以理性的声音宣布尼尔的胜利。
“这是一个全或无的问题,德里克。”彼得总结说,“在运动中,每件事都联系在一起。我们不得不整体前进,要么原地不动。”
尼尔笑了。无论如何他都会胜利,但最好是出于理性和逻辑立场,而避免因为是老板而取胜。现在他可以表现他的慷慨大度了。
“在引入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会吸取你的建议,德里克。”他的话表现得虚怀若谷。
“我们把第一阶段限定住,它包括宣布组织目标、质量定义、供应商—客户概念。等这些传播开来,理解了,融入了企业文化,我们再引入其他内容:质量表现指数的原则、度量和报告结构、改进计划。”
德里克承认失败后,没多长时间会议就结束了。西蒙妮去准备会议用的打印材料。尼尔到培训部借录音机。哈罗德回到办公室,找来迪克,把分配给他的任务交给迪克去做。罗杰回到办公室,取出教科书,徒劳地翻来翻去,想从中找出一个方案,把尼尔压给他的问题解决掉。德里克也回到自己的部门,只有在这儿才让他觉得有安全感。佛瑞德和眼镜师的约会已经迟到了,于是急急忙忙去赴约。
星期二到了。第一批来到的员工打着哈欠,正准备工作,突然看到了通知——那都是西蒙妮在昨晚放好的,于是都停下来,成群地围在通知牌前面。读着通知,大伙儿睁大眼睛,大脑开始运转,不一会儿就对今天的事情有了各自的判断。
詹姆士大声读着:“今天十一点钟,敬请收听广播公告,将有要事宣布,与每人都有关系。”
“真好奇,到底是什么呢?”
“我听起来觉得是麻烦事。”
“或许是有人带给我们一些好消息呢。”
“更像是消防演习。”
当时,西蒙妮充分意识到了引起谣言的危险,所以让通知的措辞保持中性,既有足够信息引起大家的好奇心,又不至于超过限度,引起大家的警觉。她自己更倾向于一种备选方案,即散发书面宣告作为准备,在此基础上,再由尼尔进行口头宣布。但是她的想法没有用,尼尔不会那样做。他的愿景需要影响力,而管理董事的发言当然最有影响力,远远胜过一纸无力的文字。人们本有更好的方式可选的。西蒙妮想着,对尼尔有点恼怒。
“尼尔,”她喊道,“你不能对人们搞突然袭击。你不能通过办公广播,猛然宣布一件事。人们对此没有预期。他们缺乏准备。我们要帮他们准备好。你应该先给他们发一封信,解释一下这个项目。在信的最后,说你会对此进行更详细的阐述,或者通过办公广播,或者其他更好的方式——比如你像往常那样散步路过的时候,顺便告诉大家。”
尼尔的态度很强硬。
“不,”他说,“用信件宣布太乏味、太正式。更别指望顺便路过的主意了,它太费时间。我们要停止来回走动,不要像对待小孩子那样对待大人。这整个项目,西蒙妮,完全依赖于人们行为的成熟,就像成年人那样。如果像小孩子或者篮子里的鸡蛋那样对待他们,就没法期望他们的举止像成年人。这一定要停下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期待他们负责任地彼此对待,他们不是希望这样吗?而这事要先从我们做起。要有激情,西蒙妮,要有创造性。工作中的全新的愉悦感、生命力和活力、目标感,这些不是靠写在纸上,推到某人的鼻子底下就能产生的。人的特点就是这样。就像流感或囊尾蚴症一样,它们是外来的,并且可以通过人们的接触,在人和人之间传播,你却无法把它们放在信封里寄出去。”
尼尔想用幽默来缓和气氛,西蒙妮却没有接受。
“无论用哪种方式,”她重复说。“人们都需要准备。在他们听到广播之前,他们应该先得到一些提示。突然间来这么一手,作为我们来讲,这是极端不负责的。”
现在轮到尼尔被激怒了:“那就在每个入口处贴一个通知,告诉他们在十一点钟准备收听办公广播。但是不要对内容进行任何暗示,我不想失去先机。”
这个做法真的管用了。人们得到了足够的警示,好奇心让他们积极等待,可是又不至于过度警惕。那天上午,工厂和办公室里有不少工作出现了延迟,部门间有很多电话,许多关系不错的人也互相交流。那天上午,消息不胫而走,人们四处打探,可是毫无结果。时间一分一秒地接近了十一点,可一切还是没有结果。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