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52节:眼睛如同我们的(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舌头一样能表达
眼睛如同我们的舌头一样能表达,只是它的优势不需要任何词典,就能被全世界理解。
——爱默生
眼窝、眼睑、虹膜、瞳孔组成了一台包括舞台和演员在内的完整的戏。
——加塞特(西班牙哲学家)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俗语
雪平是某外企公司人事部经理,被邀请参加一个世界著名公司的人际关系培训班结业典礼。雪平打算在了解公司讲师的素质后再决定自己是否参加培训。
他坐在前排右边,看着那些结业的人用被强化训练出来的积极热情的语言,振奋地表达自己的体会。那位主讲老师的脸上始终挂着一个定格的笑容,但是雪平总感到有什么使他困惑,他无法捉摸那笑容的背后,到底是真诚还是客套,他无法相信那张脸的诚意,更无法被那个标准的肌肉造型的笑容感染。典礼结束时,雪平走向那位讲师作自我介绍,在他们握手的一刹那间,雪平与他的眼睛直视,雪平这才明白:原来困扰我的是他那双眼睛。
雪平形容那双眼睛:“看起来阴冷、高深莫测、虚实不定。那双眼睛对我并没有兴趣,它只是漠然地在我身上扫了一遍。这双眼睛与他的笑脸是那么的不和谐,这双眼睛里没有一丝笑意和温暖。我的困惑终于解除了,原来他的笑是强化培训出来的职业笑容。他的心中并没有笑容,这些全都通过眼睛表现出来。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只有脸上微笑,心灵没有微笑的人能是一个优秀的人际关系讲师吗?他不可能告诉我他自己都不懂得的事情。” 雪平最终没有参加这个公司的培训班。
在人类的活动中,用眼睛来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如此丰富、含蓄、微妙、广泛,眼神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用语言可以表达的内容。美国身体语言专家福斯特在他的书《身体语言》中写道:“尽管我们身体的所有部分都在传递信息,但眼睛是最重要的,它在传送最微妙的信息。” 每天人们都是用目光默默无声地互通信息,目光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决定着你能否有效地与对方交流。一个不能运用目光沟通的人不会是个高效的交流者。
细心观察人们的目光接触,你会对人类奇妙的非语言交流的方式有新的认识。西方社会心理学家在沟通实验中对目光进行了深刻而精细的研究,寻找那种最有助于沟通的目光。心理学家克莱克在一次实验中,让采访者用三种目光与被实验者进行对话:(1)“聚精会神、专注”的目光;(2)“时看时不看、躲闪”的目光;(3)“几乎不看”的目光。实验结果表明,被实验者把“聚精会神的目光”列为对自己最有兴趣、最专注的人,因而也对采访者产生好感,对他们的评价也最高。不敢用目光沟通的人,常常被认为对别人不感兴趣,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目光在不能使用语言的交流场合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运用目光能迅速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性格腼腆的爱尔兰人、巴林银行的罗伯特用眼神找到了自己的朋友:“那是我在公司做的第一次市场报告,我内心惊恐、紧张,站在台上我感到多么的孤独。我发现比尔正在全神贯注地望着我,他的目光中只有我一个人,我感到自己变得那么的重要!他的眼睛让我感到了信任和支持,他在我的心中是那么的特别。我也仿佛感到在会的只有他一个人。在我演说的二十多分钟内,他的目光一直没离开过我,他帮我度过了我事业生涯的第一次演讲。” 真诚、支持、友爱的目光可以跨越任何障碍把我们的关系拉得很近。做过大学教师的比尔之所以能够这样做,也是由于在教课的经历中体会到:“一个在台上的人需要听众的支持,只有我们目不转睛的眼光能够表达我们真切的心意,而一双在台下聚精会神的眼睛又让我们对它的主人格外亲切。”
目光接触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思想交流的最基本方式,在交谈中极其重要,专注地望着别人是最明显的“倾听”信号,也是在给讲话者反馈。如同罗伯特一样,我们都渴望我们的听众把全部的注意力都给予自己,而目光不欺骗我们,它让我们知道,对方是否在倾听我们的谈话内容,是否在与我们进行交流,是否对我们的话题表示出很大的兴趣。全神贯注的目光让我们感到支持和力量,使我们对它产生美好的印象。
然而许多人却由于种种原因非常难以与人保持平稳、持久的目光接触,就如同很多腼腆的人不知把手放在哪里一样,他们的目光或是偏向一边,或是盯着你的脖子,或是左顾右盼。这种躲闪的、飘忽不定的目光让我们的内心产生反感和误解,它让我们怀疑:“是什么东西阻挡着我们真正的交流?”“他是不是在撒谎?”心理学家在对人的目光与诚实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谈到自己感到不光彩的事时,或者在说谎时,目光会不自觉地转向别处;大部分神经质和忧郁症的人也常常躲避目光接触,那些心中充满恐惧、忧郁的人做心理理疗的第一步,就是取得目光接触。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