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附:成事成人的品质(5)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凡事不能坚持到底,却总是找借口,终究只能为一常人,而此身为天下笑矣。
钟说:曾公刚才举了一个个人修养的过程中要求坚忍的事情。我是这样想的,成事成人都是不轻松的,那些轻松的事情,那些一蹴而就的事情,想想看,自己有什么资格说这事我来做?那是只有捷足者才能先登的,像一般的人,只有用笨鸟先飞的工夫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留给我们的都是一些要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其中要经历“困”是肯定的了,此时,没有坚忍,如何渡过“困”境?这或许说明了为什么成事成人需要坚忍。
那么,为什么坚忍容易成事成人呢?我是这样理解的:
在面对“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不能坚持的,或者说能坚持,但是坚持得不够,于是,终于没有等到成功的一天,只能成为碌碌无为的庸人。
原来与你一同起步竞争的,现在纷纷改换门庭,转做他事,只这一坚持,就使你从大部分人中脱颖而出。于是,到最后,可能所有的机会和眷顾都加在你一个人的身上,自然容易取得成功。这时,成功的机会往往更多。
事情往往会在看似无路可走的时候柳暗花明,当此“困”之时,也就是事情将出现转机的时候,坚持,再坚持,你就可能遇上转机的出现,并抓住这转机。
当“困”之时,你的坚持,使得你的个人品质如众星捧月般凸显而出,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关注和尊重,也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帮助与支持,而这,是有助于你成事成人的。
曾曰:正是如此。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至弱当袁绍之至强,双方僵持日久,至兵衰粮绝,天下诸侯无不举目关注。当此之时,曹操若无坚忍之念,许昌必为袁绍所有。荀彧在书信中说:“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曹操因官渡一战而定霸业;袁绍也因官渡一战而至消亡。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那个掘井求水的漫画,由于不能坚持,漫画中的那个人总是在水即将出现的时候“适可而止”,终于没能寻求到水,让我们看的人扼腕叹息。
专一
除了极少数的天纵之才,大部分人都只是中人之资,因此,时间、精力和能力都只允许同一时间做好一两件事情。在年轻的时候,人都往往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认为自己才大如海、无所不能,没有什么是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这里也是机会,那里也有可能,从东到西,由此及彼,总是在一种动荡之中,不能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并最终一事无成。许多的光阴也就在这换来换去、跳来跳去中被消磨掉。
作为年轻人来讲,这种不稳定状态或许是一种搜寻自己真正归属的成本,是人生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但是,如果这种搜寻一直维持到中年还没有结果,则很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没有自己的事业支柱,蹉跎终老。
专一,就是要求你在跳来跳去的过程中,要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然后坚守这个归属,在这方面有所发展,有所成就。世间一个人最大的问题是不能专一,想全面地发展自己,想什么都得到,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得到;或者是这山看着那山高,不能专一纯粹,最终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我们都知道那只下山的猴子,一路行来,一路收获,同时又一路抛弃,一路奢求,最终只能得到小小的芝麻。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与那只猴子一样,在开始的时候,对于别人的成就不屑一顾,认为自己的山峰要比那种高度高得多,那不过是山腰甚至是山脚罢了。可是,等到时间过去,别人的那种高度好像是越来越高,曾经的豪言壮语成了大话,曾经的梦想成了泡影。其实,我们犯的错误,很大程度上就是不能专一,好高骛远,不能设法在一个方向上加强和发展自己,不能正向积累自己的资源,弄得自己成了半吊子、三脚猫。
专一,再加上坚忍,在自己才智的帮助下,你就能做到专业,你也能成为专家。这个世界,不缺少夸夸其谈的人,对于这种人,我们乡下有一个说法,那就是半桶水,却总是晃荡。但是,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专家,只要你能够在一个领域中做到专业、成为专家,你离成事成人也就不远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