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我与自已(5)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要压迫出你身体中的“小”,你可以从一些小事情做起,每天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日积月累,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1.以后,每天少想自己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想妻子财帛一次。
2.从今天以后,当要生气的时候,赶紧停止,做深呼吸三次。
3.从今天以后,每天看伟人传三页。
4.从今天以后,每周做一些出人意料、让自己惊奇的事情,如有时固执一点,有时到大庭广众之下唱歌,随后使这成为习惯。
5.从今天以后,学习太极拳,每天早晚演练一遍。
6.从今天以后,每天都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报道》。
7.参加一些志愿者的活动,支持公益性的事情,资助贫困的大学生,支援山区,捐款希望工程。
8.早起,去看看太阳;傍晚,去看看斜阳;晚上,写写日记,回忆一天的所得与所失,总结自己一天的印象。
培育你身体中的“大”
曾曰:既然做“君子”有如许的好处,而做“小人”又有如许的坏处,为什么世间少见“君子”,多见“小人”呢?这就见得习惯的力量了。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一关己,晚睡早起。谁能在牵涉自己利益的时候无动于衷呢?但是,世无艰难,何来人杰。如果只是一味地听从自己最基本需求的召唤,一味地顺从自己低层次的需求,为稻粱谋,为口腹之欲,为妻子财帛,则何时才能超越于众人之上,成一奇人、贤人等与众不同之人呢?
正是这种经历艰难,才能见成就,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过程,使得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就停下了追求成为君子的脚步,甘居于下流之地。而那些开始追求成为君子的人中,又有很多会因为追求过程中的艰难而坚持不下来,在中途放弃自己的目标。他们忘记了王安石的话——“而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能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能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于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谁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曾曰:“大”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是要你去培育它。这样,你便可得修养之苦,也可体会修养之乐。
要培育你身体中的“大”,首先要培育你的大度、大气的开阔胸襟;其次是要培育大局意识;再次是要培育做大事该有的大刀阔斧的霹雳手段。
培育你的大度大气的开阔胸襟
要培育胸襟开阔的大度大气,首先你要将自己胸中的小气压迫出来,这样你才能够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地培育出大气和大度。如果胸中充满“小气”,则它四处乱窜,在胸中冲突,会让你痛苦不堪。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之所以常戚戚,正是因为有“小气”在胸中冲突。只有你驾驭住它,诱导它,并最终将其压迫出你的身体,才能形成一种虚空静寂的境界,形成一阳来复的效果,去“小气”,来“大气”。
胸中有“小气”,便见得处处是气,总是心不顺,气不调,但见得无一事合意,无一人顺眼;胸中有大气,却时时不见气,只觉得心情舒畅,心恬意静,遇事对人如春风拂面,温暖舒适。胸中有大气则不拘,不拘则不苦,不苦则自然养得胸襟博大,活泼泼的,有一片生机。此亦是去恼怒之道。胸中有一片生机,则自然生发出韵味、趣味来。有气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如此一来,循环往复,庶可长久。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