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面目模糊的老实人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生活中,我们大家都喜欢遇到老实人。因为老实人没有原则、没有主见、不能坚持自己的利益,别人声音一大,马上就软化下来。他从来不具侵略性,不会伤害到别人,甚至有时还会为了别人而让自己吃亏!
老实人有求必应,当事情不能解决的时候,便牺牲自己来成全别人。当别人算计他时,他也不会反抗。他们有时也想坏一点,可是离坏还差十万八千里的时候,他就开始打自己耳光,骂自己这样做禽兽不如。
老实人不会让别人尊敬,更谈不上畏惧,因此也不会担当什么重大的责任。一切都前进了,唯独老实人在原地踏步。
正因如此,今天,老实已经成为一个语义模糊的词。
《国画》中有这样一段话:“《现代汉语词典》早该修订了,很多语言再不是原来的意义。朴实就是死板,老实就是愚蠢,谦虚就是无能,圆滑就是成熟,虚伪就是老成……”
铁板烧博士指出――
这里反映的并不是语言学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我们说这个人不老实,是在骂他是混蛋坏蛋。活都是人家干的,可最后的好处却全归他了。作为奸诈滑溜的对立面,这里的“老实”是褒意。
我们也不能当面说某个人“老实”,否则对方当面不说,肚子里也要怒气冲冲,因为这不仅不是什么赞美,而且是在骂他是个大笨蛋,没有用没有出息。介绍对象时,如果说某男“老实",这婚事大致就要告吹,现在的女孩儿哪一个愿意嫁给老实人?
不管是贬义还是褒义,但老实人吃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因为老实人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经常被派到吃亏的第一线:活都是我们忙的,可最后好处全都是人家的。老实人无用。这里的“老实”是贬意。
《三国演义》中的老实人,第一当数赵云。
他两救阿斗,立下汗马功劳。第一次是在建安13年,把刘禅在曹军的乱阵中抱回。第二次是在刘备入蜀时,截江夺斗。关羽失荆州,刘备说什么也要夺回来。在那种火气上,连丞相诸葛亮都不敢阻拦,又是赵云站出来力劝不能先与吴战,但刘备不但不听,连跟都不让跟。刘备果然吃了大败仗,去救他的,还是赵云。
可谓是一个任劳任怨的老实人。
刘备曾经高度赞扬赵云:“子龙一身是胆也”,评价多高!可就是不给赵云以实际的高待遇。别人职务安排得低了一点,躺下不干,丞相诸葛亮出来说情,很快就提拔上去了;赵云一生劳苦功高,职务一直上不去,可是诸葛丞相从来也没给说过一句话。
现实生活中,很多聪明正直的人之所以变成面目模糊的老实人,是因为他们“上仲尼先生的当”,希望世界上有一种绝对的正义力量,并且乐意给这纯粹正义涂上一层油彩,之后便象信徒一样崇拜它。
他们的人格值得赞扬,但他们缺乏一种生活智能,以至于没有认清这个世界;或者说缺乏胆量,尽管认清了,试图用一种虔诚的信仰来掩饰他们心中的恐慌,来掩饰逃避现实的真相。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