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八章 从左手交到右手(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喧嚣中享受平静
国王悬赏要得到一幅最平静的画。
许多画家都来尝试。国王看完所有画,只有两幅最为他所喜爱,他决定从中作出选择。
一幅画是一个平静的湖,湖面如镜,倒映出周围的群山,上面点缀着如絮的白云。大凡看到此画的人都同意这是描绘平静的最佳图画。
另一幅画也有山,但都是崎岖和光秃的山,上面是愤怒的天空,下着大雨,雷电交加。山边翻腾着一道涌起泡沫的瀑布,看来一点都不平静。
但当国王靠近一看时,他看见瀑布后面有一细小的树丛,其中有一母鸟筑成的巢。在那里,在怒奔的水流中间,母乌坐在它的巢里——完全的平静。
国正把最高的奖赏给了后者,他解释说:“平静并不等于一个完全没有困难和辛劳的地方,而是在那一切的纷乱中间,心中仍然平静和安然,这才是平静的真正意义。”
这是一个喧闹的世界。
在太阳落山之前,现代人如蛇虫一样依附在小车上,依附在豪华的房子里,依附在汉堡包和牛奶的快餐上,依附在金钱上,依附在成名路上的痛苦中,依附在冷漠和内心暴力的孤独中,依附在疯狂的抢购中,依附在短浅的满足里。当入夜的钟声敲响以后,在都市的灯红酒绿之下,所有的人都在不知所措地喧嚣着——蹦迪、喝酒、狂歌。如果要问为什么,回答只有一个字:烦!热情一点儿的回答四个字:真他妈烦!
没有几个人听得懂李宗盛痛彻骨髓的歌声:“忙得没有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
现代人的这种散乱只能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浑浑噩噩,一种是心旌浮动。
浑浑噩噩就是糊里糊涂地虚度时日,无所事事地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在人生的修养上提升自己。而心旌浮动则是心念不安,异思迁和摇摆不止,表现出来就是浮沉、动荡和无法安然于一地一事。
我们无法让所有的“真他妈烦”变得“真他妈不烦”,也无法阻止别人支配自己的舞步与喉咙,但我们可以在喧嚣中找到平静。英国作家艾迪生说:“真正的幸福不显出露水,它摈弃浮华和喧嚣。”
我们在繁忙中失去了快乐,变䮡得忧虑、疲劳和神经紧张,原因之一就是对那些与个人没有切身利害的事物,比如说内心的宁静,逸思的悠远,恬静的闲适,忘我的审美,境界的超越……等都已经失去了兴趣。
我们常以轻浮的态度嘲笑古人的愚昧,殊不知古人有比我们快乐的时候,有比我们高杆的地方。这种高杆之处就集中体现在对那些无关“利益”的事物的兴趣上,这些事物或者可以叫做闲情逸致。
现代人只把焦点集中在切身利益的争夺上,结果意识永远不得安宁,变得不大明智,烦躁易怒,并失去了平衡感,以致对外部世界的兴趣越来越弱,并导致恶性循环。
而对古人来说,一湾山水、吟诗做赋、甚至一束花草,都可以成为让生命放松的依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都是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与风云变化之中,体会人生的乐趣,感受生命的快乐。
当孔子问他的学生们各有什么志趣时,子路、冉求、公西华都谈到如何治理国家,以及如何实行礼仪之类。轮到曾点时,他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说,在温和的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服装,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童子,一起到沂水边洗澡,到舞雩台(祭天祷雨之处)吹风,然后唱着歌儿回家。
孔子听了学生们的话,唯有对曾点表示赞同,感叹说:“吾与点也。”这就是为后世所称道的“吾与点也”,也就是孔子的欢乐观。
我们要活得轻松一点,我们不能靠喧嚣来消除喧嚣,而需要在喧嚣中找到这样的诗意和禅意。有人说,当我们又困又累,如果想要几小时的幸福,就去酒吧喝酒;如果想要一个夜晚的幸福,就把一个漂亮MM从酒吧带走,如果想要三年的幸福,就和她结婚。可是如果想要一辈子的幸福,就要远离酒吧的喧嚣和浮躁。
我们可以把自己当作一个园丁一样,不仅可以与自然融合,每天都会有新的喜悦,因为我们随时可以听到悠扬婉转的高山流水,随时可以坐在风光旖旎的小河边,想一想陶渊明的菊花、李商隐的沧海和苏轼的大江,随时都可以约知己来踏踏青!
当我们心情烦恼时,绿树成荫的林荫道,凉风习习的海边,绚丽多彩的秋景,令人陶醉的蓝天白云、碧波荡漾、花香鸟语的自然怀抱里,山青水秀的自然环境,都会使我们产生豁达的心境,从忧愁和烦恼中超脱出来。
一种快乐的人生,在相当程度上是恬静淡泊的。因为惟有在一种恬静淡泊的氛围中,真正的快乐才能常驻。喧嚣中的片刻平静,对于纾解人生的烦恼不失为一种方法。
乐事不用一钱买
有一次,美国某个小镇上的一位耄耋老人过生日,当地的记者也来向这位寿星祝贺,同时采访了他。在采访中,老人说道:“我是这儿最富有的人。”
不久,这句话传到了镇上的税务稽察员人员那儿。稽察员马上登门拜访他,开门见山地问:“你自称是最富有的人,是吗?”
那老人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是的,我确实这样说过”稽察员一听,马上从公文包里拿出笔和登记簿,继续问道:“既然如此,能具体说一说你的财富吗?”
老人兴奋地说道:“第一项财富是我身体健康,别看我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我能吃能走,身体可不输你喔!”
稽察员有些吃惊,但仍然耐心地问:“但你还有其他财富吗?”
“除了这之外,我还有一个贤慧温柔的妻子,我们生活在一起将近六十年了。另外我有好几个聪明孝顺的孩子,这儿的所有人看了都很羡慕,这不也是财富吗?”
稽察员继续问着:“你还有什么东西?”
“我是个堂堂正正的国民,享有宝贵的公民权,这也是个不容否认的财富。”
稽察员打住他,单刀直入地问:“你没有银行存款或任何有价证券吗?”
老人十分干脆地回答:“没有”。
稽察员问:“你没有其他不动产吗?”
他得到的仍然是老人诚恳的回答:“没有。除了刚才我说的那些财富,其他我什么也没有。”
稽察员收起登记簿,肃然起敬地说:“老人家,确实如你所言,你是我们这个镇上最富有的人。而且,你的财富谁也拿不走。连政府也没办法抽你的财产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快乐确实是与财富多寡、名位高低无关。素衣淡饭不一定比锦衣玉食者不快乐,引车卖浆者不一定比高官厚禄者不快乐。
在大众文化中,享乐主义又常常表现为物质主义,当代的享乐主义和物质主义又表现为极度的消费。很多人认为物欲的满足就是快乐,大量消费就是快乐。
难道这真的是快乐的唯一必经之路吗?
美国心理学家经过长达十年时间,对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人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快乐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感受,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它与种族、年龄、职业、地位和个人占有的财富等等没有多少内在联系。
对于快乐由什么构成,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定之规,也没有定义任何一种“绝对的快乐”。
按照美国某大学对“快乐”的研究课题报告,快乐的定义是:“主观的感到适意的程度”,具体地说是“对自己生活感到有意义、满意和舒适的一种积极的状态”。这种感觉应当具备独特性和持续性。
因此,春风入手,乐事自应随处有。我们没有好车就别去揣摩开奔驰的快乐,不妨去体味风清月白、胸无宿虑的快乐。所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就是这个意思。
前些时间火爆荧屏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主人公张大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一家三口没有房子住,只得住在中间长有一棵树的简易棚里,下岗了没有工作只好四处推销热水瓶。
在艰难的生活中,他仍不改爱穷逗的性格,没事时常常偷着乐。张大民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无论身处什么境遇都乐观向上的精神。像张大民那样尚且能没事偷着乐,快乐离我们又能远到哪里去呢?
追求众乐而不得,独乐也不错。其实快乐的价格并不高,是自己定的追求高。既然“清风朗月不要一钱买”,何苦不接纳它,并享受它。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1.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2.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要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从第一个答案中,我们知道必须工作,有工作,就会使人快乐。
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记报酬的爱。
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只有这样的人,世人才会给他最美妙的报偿,正所谓予人快乐予己快乐。
也许,对于在这个世界上踽踽而行的我们来说,只有快乐的能力,才是贫者之宝,暗室之灯,饥者之食和久旱之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