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重视口碑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位领导干部在位的时候,也会有人说三道四,但总体还是唱颂歌的多,恭维的多。一旦退休离开领导岗位,或者工作调转离开这个地方,情形就不同了。到那时,对这位领导干部评头品足的人没了顾忌,说的是真心话,评价就比较客观公正。
当然,在一段时间里,不同层面评价会略有差别,侧重点也会不一样。领导层议论焦点是用人,一般干部关注点是做了哪些事,而广大群众则比较重视廉政形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层面的评论会逐渐靠拢,到了那个时候,对这位领导干部就有了大体一致的看法,有了定评,于是就形成了对他的“口碑”。
口碑不是无字碑,却是任由刀削斧劈也抹不掉字迹的碑。口碑很厉害,“众口铄金”,它根植在人们的心中,可以长久不灭,传之久远。
领导干部重视口碑,希望留下好的口碑,但口碑不是嘴巴说出来的,也不是媒体宣传出来的,而是用领导干部本人的实际行动书写出来的。
有的人千方百计要给自己树碑立传,到头来却事与愿违。有的人无意“苦争春”,只想上不负组织,下不负百姓,真心真意,尽心尽力,并不想留下太多的痕迹,历史偏偏忘不了他们,百姓偏偏记着他们。
有位老领导离开工作岗位十几年了,他的廉政形象却根植在干部和群众心中。他要求自己严格,用人坚持标准,谁想用不正当方法撬开他这把锁,都休想。即使上级组织从这个市选拔干部,他认为不够标准也绝不迁就 。他用人从不讲亲疏,同他完全不相识的人,经人推荐,并经组织考核认为是人才,也会执意提拔,因为某种原因一时提不了,他也记挂在心,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他要求自己严,要求身边人员和机关干部也严。有的领导夫人拟提拔使用,他听到了不同反映,在市委常委会上坚持自己意见,不怕得罪人。
那个时候,每逢春节前夕,基层单位都要争先恐后往机关送土特产品。八十年代中期还没有完全结束物质匮乏的局面,机关干部都很清苦,很看重这件事,他却坚决反对,专门发出通知予以制止。
现在有的领导在廉政问题上往往是上面没说先不干,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他却有超前意识,十几年前就管了后来明确应管的事。
比如小轿车的增编问题,当时机关车队要求购进一批进口小轿车,报到他那里,坚决予以否定。他的理由是:百废待兴,百端待奉,不能“房子越住越大,汽车越坐越小,”屁股底下一座楼,这样脱离群众。
有些看似很小的错事,他发现了也绝不放过。有一次上厕所,他发现有人用公文纸当手纸。他把脏纸带回办公室,将办公厅几位负责人找来开现场会,从浪费现象讲到机关作风问题。
更可贵的是,由于年龄关系,在他即将退出领导岗位之际,仍然一如既往,严格要求,给以后几届班子树立了榜样。尽管对其他方面也许还褒贬不一,但在严于律己、严格执纪方面,确是有口皆碑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