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自信与自满的区别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人不自信,孰能信之
在职场中,总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不够好,这些人虽然聪明、有历练,但是一旦被提拔,反而毫无自信,觉得自己不胜任。此外也没有往上爬的野心,总觉得自己的职位已经太高,或许低一两级可能还比较适合。这种自我贬低与自我限制的行为,有时候是无意识的。但是身为职场中人,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却会让自己付出很大的代价。
尼采曾说过:“聪明的人只要能认识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
有这样一个青年,在听了一次成功心理课之后,颇受启发和鼓舞,心情为之振奋。他在课堂上的当众讲演培训中说:“所有的成功者,尽管职业、经历、学历、境遇和个性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自信,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今后,我一定要自信!”大家对他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又变得情绪低落了。原来他所在的单位,其他人都比他学历高,不是博士就是硕士,只有他一个人是本科。他不明白为什么上课的时候信心十足,可一回到单位就变得不自信了。由此看来,自信的道理不难领会,但要真正拥有自信意识,就不那么简 单了。
自信还是自卑,是与其他人比较出来的吗?是由学历、职务和业绩的高低所决定的吗?上述那位本科毕业的年轻人若成为硕士、博士就能拥有自信了吗?恐怕不行,因为硕士、博士之外还有研究员和院士!如果真的这样比下去的话,恐怕即使当上了国家总统也难以自信,因为一个穷国的总统见到富国的总统便又会不自信了……显然,一个人要真正地拥有自信,首先要突破“狭隘比较”的心理障碍。
那么一个人凭什么拥有自信呢?有人说,自信来源于成功的暗示,也就是说,某项重任或创新一旦成功了,这个人就会自信。此话虽不无道理,却仍未道出自信的根本依据。一个人在做某件事,尤其是在担当重任或大胆创新的时候,开始的时候就需要自信,也应当自信,而非在成功之后才能有了自信。
每个人都应该充分相信自己就是一座金矿,如果自己觉得不够聪明、能干和美丽,往往是因为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的缘故,或者是把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相比较的结果。人们常常看到的是别人怎么美好和幸运,总希望那些美好和幸运能被自己所拥有,却很少想到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聪明、能干和美丽,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
“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戴尔菲城神庙里惟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突破性的新阶段。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目标,并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成功。身为职场中人,切忌害怕在必要的时候做领导者,比如一个好同事退休了,组织一个告别派对;有同事被提升,张罗个祝贺会。自告奋勇,也许别人马上会喜欢上自己。
认识自我,是每个人自信的基础与依据。即使处境不利,遇事不顺,但只要赖以自信的巨大潜能和独特个性及优势依然存在,就可以坚信:我能行!我能成功!
一个人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伟大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意识究竟如何,取决于是否能够拥有真正的自信。拥有自信、自主、自爱,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展现出应有的风采。
当然自信不等于自满,在上司面前,切忌吹牛皮,编瞎话,谎报军情,上司若觉得自己被欺骗,被当成傻瓜、笨蛋、糊涂虫,当成不可讲真话的人,不信任他,将格外恼火,而且会在极大程度上伤了上司的自尊心。通过欺骗上司而暂时得到的好感和荣誉,是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的,弄虚作假者,最终将失信于人。当然,诚实有诚实的艺术,一般要考虑时机、场合、上司心情、客观环境等因素,否则,诚实也会犯错误,遭致上司的反感和不满。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