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要总是想提问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作为听者,就不太注意,在听对方说话的态度上,会有冒犯对方的时候。这就是常会去插对方话的态度。言语间有一点不正经,我把它称为听者的“色心”。对于专业顾问来说,如果有这种“色心”,还是别做这类职业吧。
人为什么老爱打听呢?我想,首先是为了确认事实的需要吧。这是老师、父母对孩子经常做的事。如果是刑事警察或搜查检查官,为了搜查犯人,而有必要确认事实。即便如此,常常以报复为中心,而发生冤案。因此,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不是坦白事实,而是确认证据。
不过,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教育者为了事实确认而去询问对方是没有必要的。如果硬要去争论,也没有必要去确认是否是事实。因为教师为了纠正孩子的不正当行为和问题行为,有必要进行教育。但是,不知不觉就很容易把是否是事实做为问题,变成与警察一样的态度进行询问。孩子的问题被别人指出,这会被父母看在眼里。
可能会想,不能确定是否是事实,如何去进行对孩子的教育呢。但反过来说,就算确认了事实,就能进行教育吗?确认了事实,而本人如果知道确实是不法行为,那不就能让他受惩罚了吗?但如果父母和老师让孩子受到惩罚,就一定能纠正他们的行为吗?惩罚为的是社会正义,那也要必要的,不是吗?父母和教师是教授社会正义,因此,也是形成社会良心的人。良心是从被爱的体验中产生的。
“社会的良心”,在专业技术语中,就是要超越自我,但这是要靠父母才能培养起来。那就是“要听所爱的人说的话”。你不会想让所爱的人讨厌自己吧!为了所爱的人,不用我说,难道就不想让这个人开心吗?孩子们听父母的话,就是不想让所爱的人伤心,难过。不想被所爱的,不是靠爱,而是用惩罚来让人听话,那就变成滥施权力了。
看到巡逻的交警就放慢速度,并不是因为喜欢交警。那是因为怕被开罚单。因此,一有巡逻车开过来,就回到了原来正常的行驶速度,想要释放因为巡逻车带来的紧张状态,可能还会提高点车速。如果车上做的是所爱的人或是重要的人,就不会去控制车速了吗?
孩子的教育很重要。父母不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而是去爱孩子,从孩子的立场去考虑,这是教育的基本法则。没有得到过爱的孩子,日后很容易走上不健康的道路。
当然,有必要告诉一件你们不懂的事。事实确认,是对已经犯下的不正当行为是否是事实进行确认。父母和老师该注意的是,不是看过去,而是应该看到眼前现在的这个孩子。发现孩子在不知所为的情况下犯了错,如果温柔地教育孩子“那样做是不对的。应该这样做……”,孩子们就会老老实实地听话,这个时候,如果孩子不听话的话,那就重新认识对孩子们的态度,这才是捷径。因为孩子们不相信父母所说的话,而是要通过父母的行为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不能向父母和老师打开的话题,而向心理医生讲述的孩子也很多。心理顾问如果与只想打探事实的老师态度一样,孩子们是绝不会开口的。即便不是心理医生,而是认为爱自己,重视自己,是自己朋友的老师,孩子们才会主动承认自己的不正当行为。
想打听的第二个理由,就是作为听者本人喜欢打听的这种爱好。说话者偏偏不想说,而听者非要问不可。这和某种“窥探狂”的行为十分相似。开头所说的“色心”正是这样的。对说话人所说的话感兴趣,这一重要性已经阐述过了。兴趣与站在说话人的立场上,对他所说的话感到厌烦,却仍要持有的兴趣是完全不同的。
说到不正经,“痴汉和恋人,看似行为相似,但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可能可以对比。专业的心理医生,对于不想说的是不会去打听的,也不会想去让他说出来,只会认真地听对方想说的话。这样一来,来访者与心理医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此产生,这个人会认为或许他是值得我向他倾诉对谁也不能说的秘密,就会变得想说了起来。秘密是说出来就会风化的东西。迄今为止,在心中混乱地生存下去的东西,就此风化了,回到自然中去,自然也全变得和平常一样了。
前一节“很长的开场白”中,说到了听到这种无法进入正题的听者,说者说到自己不想说的话题,不仅仅是开场白很长。“离题”,“把情节微妙地错开”,“前后矛盾的话”,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况。这些话,都有可能包含说话者,有意无意地不想说的心态,被老年人们看作是“不听在不适当的场合里讲的话”也就是所谓的“选择性听力衰减”的现象固然存在,但这仅仅是听,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了说。
对于听者来说,听话的时候,在不懂的情况下,要有逻辑的态度。逻辑地疏通情节去听对方所说的。这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是十分自然的。因此十分可行,并不代表说话人所说的话没有逻辑性。关系很好的朋友同事,便不是逻辑了,而是感情优先了。即便是有感情的言语,但也想说一些逻辑性的话,而在听者看来便会感到逻辑的飞跃和言语情节的飞跃。因此,听者便会不知不觉地询问听不懂的地方,话一离题就会指出来,从听的一方来看,自然而然地会感到这种态度,而说话的一方又有难以启齿的原因。
“离题的话”就是说话者跳过的时候所听到的。一旦不停地问起话来,就会更加的离题,“现在都在说什么呢”这样的人也有。这个时候,最后返回到刚听到的话,话题便又回来了。
直到最后,话还在离题的人口中,对听者来说,即便是听到这些离题的话自己的脑海里也会有一个说话的条理。就这样不停地重复着交谈,渐渐地又可以看到话的条理性了。那个人本身也能看到话的条理性,于是他便觉得理解谈话的内容并没有那么难。“没有说到重点的话”,就只有等到它出现为止。其实认真地去听,很多时候便会发现话中已经隐藏了这些关键。像某个上司一样,事实,事实,无论哪里,都拘泥于此,反而不会发现所隐藏的事实。
“不合常理的话”,如果受到责备的话,对方只有把话停下来。“嗯,于是就,于是就。”说话变得吞吞吐吐,说话者自己也发现了话中的矛盾,从而来补充自己的理论。
即便如此,不合常理的话仅仅是说话者希望听到自己的心声。关于这一点已经阐述过了。“话里没有具体性的内容”,较之具体的话的内容,在希望听到自己心声的时候,这与说不合常理的话时是一样的,但比起说话不合常理的时候,说话者的心情更加浮动。实际上,可以说对抗的情绪降低了。
在这个时候,想要听到具体的话,说话者还是会把话停下来,一旦心浮气燥,没有精力,就请接受这种状态,就这样听下去。听是对这种状态的人最佳的良药。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