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勤奋的另一层含义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树根理论告诉我们,如果将一个企业比作一棵大树,学习力就是大树的根,也就是企业的生命之根。生命之树常青,全在于根系的发达。
树根理论还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企业在本质上是否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企业取得了多少成果,获得了多少收益,而要看这个企业有多强的学习力。就像我们观察一棵大树的生长情况一样,不能只看到大树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的美好外表,因为无论有多么美的外表,如果大树的根已经烂掉,那么眼前的这些繁荣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所以,一个企业短暂的辉煌并不能说明其有足以制胜的竞争力,反而会让人心生悲哀。学习力才是企业的生命之根,为精心培植自己的根,让自己的根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坚强,许多企业致力于打造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可能遭遇的种种风雨中挺立不倒。对员工而言,只有摆正了学习态度,只有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才可能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才可能获得成功。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使组织内的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的组织,这就是学习型组织的第一个真谛。学习型组织着重强调的就是一种学习力。
学习力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学习的动力体现了学习的目标;学习的毅力反映了学习者的意志;学习的能力则来源于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
一个人、一个组织是否有很强的学习力,完全取决于这个人、这个组织是否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意志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
当你有了努力的目标,你只是具备了“应学”的动力;当你具备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你仅仅具有了“能学”的力量;而当你学习的意志很坚定的时候,你不过是有了“能学”的可能性。只有将三者合而为一,将三者集于一身,你才真正地拥有学习力。
在现代社会,人才是有时间性的。你只能保证自己今天是人才,却无法保证明天的你依然是一个人才。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提出,今天的大学生从大学毕业刚走出校门的那一天起,他四年来所学的知识已经有50%老化掉了。当今世界,知识老化的速度和世界变化的速度一样越来越快。所以,为了使你在明天依然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人才,一定要有学习力作为你的后盾。
每一个员工都需要有很强的学习力作为支撑物。如果你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地通过勤奋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那你很可能从一个“人才”变成企业乃至社会的包袱。人才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永恒的。它需要不断地晋级,不断地发展,只有学习力不断地加强,不断地提高,才能保证人才的新鲜,这样的人才才是信息时代的人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所以,有人说人才竞争实际上就是学习力的竞争。对企业来说,是制度与企业、文化的竞争;对员工个人而言,是学习能力的竞争,是勤奋程度的竞争。企业一定要努力建立自己的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的组织才能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员工个人则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素质,勤奋学习,努力修炼,成为一个与企业共同成长和进步的人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为适应企业的发展,一个优秀的员工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主动学习、学以致用:注重个人学习,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并学以致用,主动提高个人的工作技能。
建立成功思维,与企业共发展:以公司价值观为导向,建立成功的思维模式,将个人发展融入企业的发展中。
积极的进步是不需要老板监督的。作为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习对每个员工的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个意义正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而日益凸显。学习是保持知识更新、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必须通过持续的努力追求进步,追求卓越。要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如一日三餐般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如果说技术知识是一本书,那么花在这本书的读书时间就是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的积累有两种途径:一是专门的学习,这要花自己很多学费和机会成本;二是组织机构在工作岗位上提供的学习机会,包括“干中学”,这是不用付费的“搭便车”,是免费的午餐!关键在于谁能够抓住这种搭便车的机会,谁更用心,谁更勤奋。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是公司组织的培训还是员工自己有意识地汲取知识,都要通过严格的自律和勤奋的努力来实现,与老板无关。
古语称赞一个人进步迅速时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但不会趁老板不在的时候松懈下来,而是把老板不在当作提高自我的有利时机,
思考题:
1.你怎样认识自己的工作,在你看来,上司的监督对你是压力还是动力?
2.你是否有坚持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