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未曾出远门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春节后我发表的《火车票价还不够高》,激起雪片般的批评,而最早一封信是我父亲写来的:“表面上,只要火车票价足够高,就不会有炒票现象;而羊胎素也如是,幸好它的价格不像雪花膏,否则也会发生排长队挤伤人的事故。但细想却不然:没有羊胎素,社会不会动乱;而回家过年,百万民工可没有选择余地!所以,羊胎素的贵与火车票的贵看来就有质的不同……”
后来接到的来信,大半都是这种“实在需要”论。我给父亲回信说:“什么是生活必需品,那是很主观的定义。康德(Immanuel Kant)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可他从未离开过家乡那方圆几里地;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把阿尔卑斯山描绘得有如仙境,可他从未去过;硅谷是美国高科技工业的心脏,可那里因为缺乏电力要歇业;非洲无数儿童患上艾滋病,但如果强迫西方的药商降价,就会打击他们继续研究的热情。”
这个世界“实在需要”的东西太多,每个人的要求都是那么有理,那么迫切,甚至催人泪下。现实可能不受欢迎,甚至令人憎恶,但经济评论的任务,应该是客观地解释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给读者发送歪曲的信息,流于用一厢情愿的愿望来博取读者的欢心。而现在的现实是:就算把票价压得再低,也不能增加哪怕一张火车票!父亲,您的好心,并不能做成好事。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世界上的经济物品永远都是稀缺的。这是世界的基本现实!何止火车票,还有纯净水、住宅小区、心脏搭桥手术、上网电脑和电影明星,都是稀缺的。
虽然如此,但只有当商品的定价失当时,才会——而且必定会——引起危机。很多人认为“短缺危机”的原因是商品供应不足。错了!商品从来未曾充足过。不过,危机倒也不是总在发生。只有当商品的定价过低时,才会发生“短缺危机”。价格一旦调高,“短缺危机”就马上消失。宝马轿车和帕瓦罗蒂演唱会就是这样。
同样,商品的“过剩危机”,也不是由于商品供应过多造成的。除非商品的定价过高,否则不会发生“过剩危机”,因为经济物品永远是多多益善的。只要价格适当回落,“过剩危机”就会烟消云散。例如近来的飞机票和彩电。
另外部分来信认为,打破铁路部门的垄断,从而增加运输服务的供应,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这个观点正确,但它离题了。那是“如何增加火车票”的问题;而我们原来的问题是“如何分配有限的火车票”。不管铁路是垄断经营还是开放竞争,都不得不面临“如何分配”的问题,因为经济物品始终是稀缺的。
中山大学的王则柯教授主张用“火车票实名制”来遏止黄牛党,那他实际上是主张严格执行“先到先得”的标准了。这个办法好,因为有时间亲自提前几天排队的人会赞成。
但别的标准,也都能找到大批拥护者,那些标准包括按年龄辈分、按职务高低、按离开老家的时间长短、按文凭证书的多寡等等。有闲人士喜欢排队,年纪大的喜欢论辈分,官职高的喜欢比贡献,学历高的喜欢讲尊重知识,无非是这样。争论哪一种标准更“公平”,那是永远没有结果的。
竞争标准一旦确定,就有某种人要胜出,某种人要落败。此事古难全。而且无论采用哪种标准,都要浪费一定的竞争成本。若要排队,则浪费了时间;若以年龄、职务、学历为标准,则不仅要浪费填写表格、弄虚作假和稽查核实的成本,还会吸引人们作无谓的努力,比如积极钻营做官,进修不必要的课程等。
在众多的竞争标准中,只有一种最有效、最不浪费,那就是“价高者得”。愿意出高价买火车票的人,他所挣得的钞票,是他在别的场合向社会其他人提供服务换来的。也就是说,他为争夺火车票而作出的努力,已经得到了社会其他人的认可。与此对照,“排队”和“写证明”之类的努力,却无法使别人受益。
分配有限的商品(如火车票)时,若要论“公平”,那么有几万种竞争标准,而经济学没有资格说哪一种较好。尽管经济学家们众说纷纭,但他们的言论只代表自己,不代表经济学。不过,若要论“效率”,那么经济学证明,只有“价高者得”的竞争规则,才能减少浪费和刺激生产,从而创造更多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