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造假者风险代价极小,投资人身处(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雷区”危机四伏
策划人:中国股市的投资人最害怕的是上市公司弄虚作假,虚报业绩,在一个半透明的社会环境里,投资人无法按正常思维去预测上市公司的未来,这是投资人对股市望而生畏的根本原因。
作 者:中国股市上市公司虚报业绩,弄虚作假,已经成为一种高发病,甚至成了一种风气,一种“资本经营”的手段,实属家常便饭。连那些曾经被捧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的天子脚下的东方电子,蓝筹公司TCL、格力电器等也曾涉嫌虚报业绩造假。假作真时真亦假。如今股市的投资人,买谁的股票都会提心吊胆,因为你不知道他们的财务报表上有哪一项是真的。这就像身处“地雷阵”的心境。我曾经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去过老山,体味过这种心境。那时候,老山周围就埋有30多万颗地雷,第一次上老山,脚不知该往哪儿下,每一步都心惊胆战——即使是别人踩过的脚印也未必是安全的,因为炮弹爆炸会把旁边的地雷连土带泥“搬”到已排过雷的小路上来。想到此,腿就会打哆嗦。
今天的中国股民,就像置身“雷区”,眼见着周围一个接一个的“地雷”炸响,投资人血流如注,防不胜防。上市公司造假成风,还互相学着攀比着造假。造假已经成了一种市场运动。
从原野、琼民源、郑百文、中科创业、银广夏、红光、啤酒花、麦科特、托普、诚成文化、亿安科技、蓝田股份、ST南华、珠峰摩托,到TCL、达尔曼、东方电子、科龙电器、海虹控股……上市公司谎报业绩一茬比一茬大胆,一个比一个恶劣,一家比一家疯狂,肆无忌惮。银广夏累计虚报业绩745亿元。在消息披露后这个昔日的神话“牛股”轰然倒塌,投资人遭遇12个连续跌停,根本没有逃生的机会。接踵而至的啤酒花,跨得更惨。股市里不仅到处是“地雷”,而且重磅“巨雷”越来越多,爆炸声此起彼伏,投资人早已是一朝被“雷”惊,10年怕股市,最大胆的也只敢短炒,不敢长期持有某只股票,生怕“金蛋”哪一天一下变成地雷。中国股市的诚信、信心,就是这样被毁了的。
策划人:像琼民源、银广夏、蓝田股份、啤酒花、山东巨力、开开实业等作弊造假的公司,作案多年,手段也并不高明,为什么都能频频得手。
作 者:中国股市就像中国的商品市场一样,是制造假冒伪劣的天堂,监管部门未能防患于未然,对违规者未能实施及时有效监控,原因不外乎是:
第一,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中的腐败官员对违规上市公司及高管的偏袒庇护。一方面,上市公司高管在争取公司上市过程中,要用金钱打通无数关节,包括当地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的要害人物的关卡,这自然也形成一种利益共谋体,有的成了“哥儿们”。上市公司高管握着地方政府和监管机构一些官员的把柄,当然可以有恃无恐——人家要闪电般收回向权力投资的成本并得到回报,利益共谋体的官员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上市公司出了问题,证监会派驻地方的监管机构及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是“保”,是“捂”,而不愿看到疮疤完全被揭开,怕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到腐败官员自身。即便是与上市公司高管没有经济关系的主要官员,也不愿意看到当地上市公司内幕被披露被查处,因为当地上市公司出了事对当地主要官员来讲也是“负政绩”,何况上市公司也是当地经济的形象代表,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圈钱”,对当地经济也有好处,也是一种造势宣传,地方官员只认结果不计手段,默许、纵容造假行为,就像地方保护主义纵容商品造假一样。银广夏、啤酒花、红光、托普、蓝田股份等造假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难道当地政府和证监会的派驻地方机构就真的不清楚?对这些公司持续几年的造假就一点没有风闻?绝对不是。而是因为共同的利益,暗中默许甚至鼓励、帮助上市公司策划了造假。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谎报业绩没准真的能拯救公司,上市公司可以与委托理财方联手,利用公司掌握的内幕消息炒作自己公司的股票,狠赚一笔,股市上赚来的钱变作公司的“利润”,就可能成为真正的“绩优”公司,内幕交易的利润也有助于搞活企业,这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地方都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公司、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一些人还可跟着炒一把内幕题材赚大钱,皆大欢喜。亿安科技、托普、银广夏等股票在暴涨过程中都喂肥了许多从事内幕交易的公家人。托普在重组过程中,就有成百上千的公家人得知了内幕消息,包括监管部门的人。托普在造假、出问题乃至宋如华出走的相当长时间内,极少有人去过问,事发之后也没有任何人负责。如此宽松“和谐”的环境,怎能不使造假者群起效尤。
其次是监管体制问题。就算证监会派驻各省地市的监管机构实行垂直领导,也“垂直”不了。一是证监会派驻地方的监管机构,吃喝拉撒甚至“帽子”的推荐权在当地,与地方政府和上市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经济和社会联系,屁股往往会坐到地方与上市公司一边,甚至与虎为谋。二是监管机构本身失去监督制约,有权无责。监管机构官员的灰色利益来自上市公司、券商和那些排长队等待上市“圈钱”的公司,来自与上市公司和券商的灰色交易,要多捞钱就只有纵容公司的灰色行为,甚至为违规上市公司充当保护神。监管机构的这种反向错位,是股市腐败的根源。而监管机构本身失去监督,甚至成为敲竹杠的机构,则折射出社会民主法治制约机制严重缺失的制度原因。
再有,股市违规违法风险、成本非常低,导致弄虚作假有恃无恐。已经查出的那些上市公司和券商的问题,不过是冰山一角。由于制衡机制缺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失效,高管依靠背后的权力在公司内部一手遮天,结成“帮天下”、“家天下”,心腹嫡系控制各个要害部位,监事会形同虚设,董事会、股东大会走过场,加上地方的保护主义,监管部门的腐败官员的放纵庇护,造假的上市公司老总被查处的概率极低,违法风险很小。银广夏、蓝田股份、科龙电器等上市公司,都是媒体、学者先揭开其面纱,问题已经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了,有关部门才不得不去查处。而即便是查出来了,大多也是从轻发落,如隔靴搔痒,最多判处3年有期徒刑,罚款20万元。比起他们通过违规交易捞取的巨额黑钱,其违法成本低得简直就是九牛一毫。违规者通过虚报业绩,与恶庄、“黑嘴”联系,或通过亲友的账户大搞内线交易,公布一次假业绩就可赚取百万、千万乃至上亿元的暴利,并且可以通过关联交易或泄露内幕消息给亲友朋党,八方打好“窝子”,即便东窗事发“进去”一两年,有各方关照在里面也不至于吃多大苦头,“出来”后广有人缘、商源、财源,可以很快东山再起。就是出了天大的问题,把几千万、几亿元股民的血汗钱转移走了,把几亿、十几亿银行资金“砸”掉了,也大不了一走了之。他(她)掏得越狠越多,就有足够的资源把方方面面摆平,于是有了一个潜规则:大贪安全,小贪玩完。宋如华、刘波事先转移到海外的资产,多达数以亿计。可他们一点事儿也没有。刘波还在日本撰文反驳国内媒体对他出走日本的报道。宋如华也只是接到一个请他回国协查托普问题的通知,他尽可跷起二郎腿不屑一顾,从此没了下文。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