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破译中国股市病灶DNA(7)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崇尚狼性狼道不是市场文明
策划人:你们一再提到抑“狼市”,要治住“狼”。但弱肉强食是一种正淘汰的市场哲学,国外股市不也是弱肉强食的屠场,巴菲特、索罗斯辈不也是靠吃掉大量赔钱者的血本才成为大资本鳄的吗?丛林哲学正在被成功人士和媒体大声推崇。某房产及资本大鳄就公开讲:“做吃人的狼,不做吃草的羊。”
作 者:不能这样讲。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乃至在封建社会,也极少有人公开宣示要纵容“狼”去吃人,甚至鼓励人们学“狼”做“狼”吃人。在今天的文明社会,尤其是扛着“主义”的中国社会,就更不应该去鼓励人们去学“狼”做“狼”吃人。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残酷与黑暗,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尖锐批判中有所警醒,自身也在调整,更加趋于人性化和注重公平。从北欧的高福利制度,到美、加的社会保险政策和法律注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倡导民权人权等等,说明西方社会也在进步,更加文明,其中还吸收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
人家也早已在构建和谐社会,不然,那近50个发达和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怎么会成为世界上最稳定的国家?二战以后这些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出现大的动乱,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的人民能够感受到公民的权利得到尊重和社会相对公平,认同所在国的制度和政策。在人文精神方面,平等、自由、友爱、环保等理念日益深入社会心灵。慈善事业网络遍布世界。美国社会一年的慈善捐赠达上千亿美元,富人们也能够平等地看待和尊重穷人,穷人也能认同富人并与之和睦相处,没有我们这儿这么强烈的仇富心态。
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在我们社会主义中国,媒体和出版界竟然会争相拔高推崇“狼道”!“大腕”们还以“狼”自喻,并且成为一种引领思想潮流的时尚。宣扬“狼”,鼓励人们学“狼”做“狼”,业已成为当今最“前卫”最受推崇的“观念更新”!呜呼!这些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乃至封建社会都不敢高扬的“崇狼吃人”、“助狼吃人”的思想旗帜,在当今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却被一些“成功人士”和文化人高高举起,迎风飘扬。我们难道真的不明白,这究竟是一种“思想解放”的时髦,还是精神文化的返祖堕落?
从拜金主义,到拜狼哲学;从骂狼批狼,到崇狼吃人,助狼吃人;从笑贫不笑娼,到厌贫不厌贪……一些中国人的思想终于毕露赤裸的狰狞:一个肉食者和掠夺者可以一手打着胜利者的手势一手拍着胸脯自豪地大声说一声“老子就是狼!谁让你们不‘狼’!被吃活该!”马上就有一群记者文人去记下这段伟大的醒世“语录”,并把它的经济意义、人生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挖掘张扬得淋漓尽致。于是,狼道成了一种比“主义”还时髦的思想哲学。
在这种狼性思想哲学的催化下,中国尚不完全的市场经济里弥漫着一股“狼骚气”:从产品市场里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到股市里的欺诈掠夺、群“狼”乱舞;再到房市里的霸王条款,哄抬房价……一切都演绎着狼的食性与狂性。一种类似股市操盘手的暴富心态支配着社会,人人都希望一夜之间暴富而又不需要太多的劳动付出,这就需要不择手段不要规矩,对狼性的崇拜也就油然而生。
在这种社会文化和心态的支配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走入一个狭窄的荒漠地带。一些产生于社会存在的世纪病语正在充斥传媒乃至政府文件。比如,在当今中国人口头讲得最多、传媒上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是“成功”与“失败”两个词儿。中国人讲“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呢?无非是当“大腕”、“大款”,做大官。可是,任何社会里大腕、大款和大官也只是极少数,绝对占不到人口的5%呀!只把这些人定义为“成功人士”,难道另外那几亿、十几亿人都是“失败者”?把“成功”的范围搞得如此窄,又简单地以“成功”和“失败”两个截然对立的标准去划分社会,使主流社会群体都有了失败感,这个社会能和谐吗?
我们还有一个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就是“赢”和“输”。人类追求的目标极其丰富多彩,各有自己的归属感,岂能用不是“赢”就是“输”这样简单又对立的概念来界定人生?这样去界定人生,只会诱发、形成剑拔弩张的社会氛围,人也会活得很累。这有点像“文革”推崇的“斗争哲学”,只不过现在讲的不是政治斗争,而是商场里的角逐。为了“赢”,就可以“狼”,并以“狼”为荣,以助“狼”食人为时髦。
反观曾经被我们批判得体无完肤的西方社会,反而呈现出温情脉脉的一面。你看,人家绝对不会嘲笑“羊们”被吃活该,不会去公开张扬“狼性”,更没有哪个敢去说拥护“助狼吃人”的话,因为这样说了他(她)马上会遭到社会的唾弃,也许有人说那是虚伪。但我们得承认,人家比我们的一些人要坦诚得多。西方人并不简单以“成功”和“失败”去定义人生,也不以“成功者”和“失败者”去划分人群。而且,他们的“成功”的定义也比我们的成功观要宽泛得多。一个人去做他(她)自己想做的事,并从中享受到快乐,虽然他(她)没有成为大款、大腕、大官,也会自认为是成功的。比如,中国人是“望子成龙”,西方人是“望子快乐”。假如孩子将来长大了想做户外工作当农民,与他将来想竞选总统是一回事,因为在他们看来,农民与总统并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是平等的。只要他(她)喜欢,快乐就行。在他们看来,快乐、满足就是成功的人生。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主张以“成功”和“失败”去区分人生。更不主张以“赢”和“输”去论事论人。且不说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做每一件事的过程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万千层次,人的一生更不可能用“赢”与“输”去界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