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6章 找到生命的使命(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令你的生活有意义
使你满怀一种使命感
假如你的工作满足不了以上条件,你应该想想:
什么情况下你高兴付出
什么情况下你觉得自己被需要,自己的存在有价值
然后,在你开始注意到自己有最细微的进步时,用下面这条永恒的智慧箴言来指导你以后的步伐:
趁热打铁!
当你知道自己偏离了正路时
找到并追随自己的使命是容易的,确定自己是否偏离了正路一样容易。现在,我就向你提供免费的社区服务,告诉你什么样的工作不是你的使命:
让你痛苦付出的工作
令你窒息的苦活儿
降低你身份的程序般的工作
单调、枯燥、丑陋的日复一日的劳动
没有成就感、不具挑战性、没有启发性的工作
劳累、费劲、冗长的闷活儿
压得你直不起腰的苦差
毫无意义的劳动
做你不愿做的事情
认为人必须凭劳动来获得成功
遗憾的是,许多人永远都找不到自己的使命,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打算去找过。他们已泥足深陷,总是努力工作,做别人认为该做的事,以至于他们从未停下来考虑是否有更好的选择。这些人追逐金钱,因而注定一辈子都要辛苦劳作,遭受挫折,自我实现也非常有限。这是极其可悲的,因为他们想要拥有的一切其实很容易得到。只要他们遵循自己的福祗,就能展现出自己的丰采,为全人类做出杰出贡献,轻松地实现辉煌的成功,并且永远都不用再劳作。
但丁的《神曲》
“站在我生命旅途的中央,我发现自己走进了黑森林,迷失了方向。”
13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在这里用迷失在森林里来比喻自己的中年危机,他描述有三头垂涎三尺的野兽正在紧紧地追逐他,要把他变成自己的盘中餐。这三头野兽分别是狮子(野心)、山猫(欲望),还有母狼(贪婪)。
为了逃命,他爬上了一座山坡,但野兽还是追上来了。走投无路之下,但丁开始企求神的佑助。他的祈祷得到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魂魄的回应。维吉尔早在一千年以前就已逝去,但是但丁非常膜拜他的诗文。
“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维吉尔的魂魄说,“好消息是有逃生的路。坏消息是这条路要经过地狱。”
经过各重地狱时,他们先是目睹了那些生时没有找到生活目标的鬼魂受苦的惨状。更惨的是那些活着时制造混乱的人,他们给世界带来更多疾病、犯罪和苦难,而这些正是最大的罪恶。
再论罪恶
若你不能实现自己的最大潜力,你就是在欺骗上帝。
—— 美国雕塑家路易斯·内维尔森(1899-1988)
警 言
你的使命不属于别人,只属于你自己。你可以从别人的使命中得到启发,却不能去追随别人的使命。假如你应该做厨师,就不要去想成为什么画家。
奠定美国心理学基石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说过:“一流的汤比二流的画更有价值。”
古印度文学更强调人要追随自己的“dharma”,也即个人独有的使命。若人真心追随自己的“dharma”,物质财富和精神自由都可得到提高,并且保有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追随自己使命的行为则受劝止:
因为人可以实现自己的dharma,故自己的dharma即使看起来比别人的低微,也比追随别人的dharma好。人宁可死于自己的dharma,因为别人的dharma会带来危险。
—— 5000年前的梵文《巴格瓦德·吉塔》第3章第35节
我们的目标 —— 健康和长寿
上帝希望我们找到和追随自己的生命的另外一个证据就是:有研究表明,生活没有目标的人老得更快。这些研究还发现延缓衰老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快乐。
假如你快乐,你就会年轻。假如你生活有目标,你就会长寿。造物主定是以这种温和的方式来告诉你:若你不做自己分内的事情(那就是,追随你的使命并因此而获得幸福和成功),那你就没有必要死乞白赖地活下去。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