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残月还可以变圆(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来到一中的门口,老师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用惋惜的语气重复着昨天的疑问:怎么不让王京去清华呀?原子能专业多好啊!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啊!明年考不上怎么办啊!我无言以对。刹时我找到了几天前王京来复读时,在学校和我同样的感觉。
从新的班主任田卫东口中得知王京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都很好,我才感到一丝欣慰。
“爸爸!”王京从宿舍跑了出来,脸上挂这一丝忧郁,我心猛一颤,开门见山地问:“怎么了,后悔了?”
“ 没有。”几天来的各种滋味只有他最清楚,但他还是倔强地这么说,在我面前强作欢颜。我一阵酸楚,心里说着:“难为你了,儿子,这都是爸爸的责任,爸爸对不起你。当时如果我站起来说一声,现在你早就在清华的物理系大楼上课了,何须再承受这一年的等待?而这种等待的后果是一个未知数,曾经放弃的是一个能够看见的光明前途,而再次追求得到的,或许比它更加美好,或许只是一个相反的令人不堪回首的悲惨结局,谁又能说得清!想到还需要漫长的一年寒窗、三天的考场搏杀才能验证,同时还要失去奥赛加10分的机会,这需要何等的意志、毅力、信心和勇气啊,你幼嫩的心理能承受吗?
想到这,我心疼地看着王京:“爸知道学校里都议论你拒绝清华的事,你既然这样决定了,就不要后悔,要为自己的决定,为自己的理想负责,把这作为迎接人生挑战的第一关。其实你正在谱写人生最美的乐章,去实现青春的抱负。拿出英雄气吞山河的豪气,面对此刻尴尬的处境,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
“爸爸,我有一个同学也来复读,听说他也只填报了复旦大学,可惜距录取线仅差1分。”
“他叫什么名字?”我赶忙问。
“于蓝。”
“于蓝。”我喃喃自语,努力搜寻着记忆中的某个角落。
“他年龄多大了,怕有20岁了吧?他也够勇敢的,他的心理压力一定很大。”我嘴上说着,心里想这个同学的到来无疑在很大程度上能稳定王京的情绪,因为我听说过这个同学的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但我还是故意问:“他平时成绩排名如何?”
“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是我们学校的尖子生。”
王京眨了眨眼睛看着我。其实我这样问的意思是提醒王京:高分复读者大有人在。
比较中我马上意识到王京年龄上的优势:“你的年龄只有15岁,就算重新回到高中一年级也还是班里的小弟弟,而你的那位同学可就没有优势喽。”他思忖着:“也是呀!也难为他了,何苦来哉!”说完摇了摇头,眉头稍稍舒展了。
“人各有志嘛!他也是一个勇敢者。”我知道我的话产生了效果。
他抬起头来,脸上的曙光尽管不是那么灿烂,但我能找到昔日的智慧、果断、勇敢。也许此刻他感到踽踽而行中,孤寂坎坷的路上多了个同行者,他们可以彼此汲取力量。
在日记中他写下了这样的话:
蓦然回首,漫漫求学路上近十载,天缘巧合,正所谓“十年磨一剑”,也许这把剑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倚天剑,让我笑傲江湖。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一句话:“生活赋予我们的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信心的青春”。我感谢青春,感谢青春无极限。
在昌黎那个安静的农家小院里,我们见到了王京。他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穿着红色的T恤,没有戴眼镜,身上有一股健康的活力。他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便很出众的人,聪明劲儿一股一股往外冒。他站在那里,言语不多,一种内敛的气质使他有一种不易被人察觉的成熟。
以为他少年得志,一路春风,性格中必有某种张狂。其实了解多了才知道,任何人的得志都不是外表所见到的那样简单,相反,得志的人承受着比常人更多的重负,因而他们更具有一种韧性,一种内在的丰富。
——编者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