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人是需要精神的(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小王京倔强地爬起来,扶起自行车向我走过来。我说:“没事吧?重来。”这一次我扶着车,王京双手把住车把,左脚踏上脚蹬,右脚往下一蹬,自行车向前滑去,我扶了两个来回,就松开了手,让他自己试着遛。一骑上车子,东倒西歪,蹬了不到几米就摔倒了。这一次摔得重,膝盖摔破了皮,出了血。他摸了一下:“没事。”伤口包都没包,又跨上了自行车。
烈日当头,连一丝风都没有,天气闷热极了。小村的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小王京热得汗流浃背,手甩着头上的汗,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爸爸,去给我买创可贴就行了。我自己包扎。”说完又骑上车,摇摇晃晃地走了。当我把创可贴递给他,准备用双氧水给他清洗、杀菌时,他已经把几块创可贴粘在了伤口上。我知道拗不过他,也只好作罢。以至于到现在膝盖处的表皮下面还保留了一个沙粒,作为那时的纪念。
“非学会了不可。”汗不停地从脸上往下流,摔了一跤又一跤……“终于学会了!”他高兴极了,在大街上就喊了起来,然后一直骑到院子里,朝着正在做饭的妈妈喊道:“我会骑自行车啦!”
看着他高兴的样子,我既心疼又兴奋。
“爸爸,我会骑自行车啦!”他的神情带着骄傲。
我故意装作不屑一顾的样子:“是吗?你没学会!你忘了,会的概念是什么?”
“啊!对了,爸爸,我还没有学会呢。”他知道我话的含义,马上改口道。
在王京的概念里,学习要做到“滚瓜烂熟”才叫会。
为“滚瓜烂熟”我们打了一个比喻。一个小学生刚学会背乘法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九九八十一。他说我已经会背了,但如果从后往前背就难为他了。比喻虽不恰当,但这是每个孩子曾有过的体验。我用这个例子告诉儿子记忆的结构。学习中我们把瞬时记忆化成短时记忆,再变成长时记忆,这样才能把学过的内容永远地保存在头脑中。
看着临考的儿子,我提醒着他:“用不了几天就中考了。你要记住:你努力做了不一定成功;但如果你不做就一定不会成功。你付出了,才无愧于自己!”我掏出笔,在他的日记本扉页上写下了“自古英雄出少年”几个字,让理想与现实中的英雄激励他,鼓舞他,把珍藏的最美好的少年梦化作一道人生最亮丽的风景。
他在日记中写道:“强者是在逆境中磨炼出来的,虽然我的体育成绩几乎是空白,但我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在中考的数理化英语中拿回高分,让不好的体育成绩变成我最大的财富,因为我相信我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和向着目标不屈不挠奋斗的精神。”
人是需要精神的!
英雄主义是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因为它是人生的钙质。
——鲁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